一种用于诊断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血清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46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0080708.2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试剂或诊断工具以及miRNA在制备所述诊断试剂或诊断工具中的应用。所述诊断工具包括用于检测miRNA表达量的所述诊断试剂,所述miRNA选自miRNA‑194、miRNA‑515、miRNA‑138、miRNA‑146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第一次发现了对椎间盘退行性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生物标记物miRNA‑194、miRNA‑515、miRNA‑138、miRNA‑146;通过miRNA血清标志物诊断试剂及诊断工具的制备,有助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早期筛查,为临床早期诊断、提高疗效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甲双胍接枝聚己内酯纳米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79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63946.4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双胍接枝聚己内酯纳米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在弱碱性Tri‑HCl缓冲液中表面包覆一层聚多巴胺后,在弱碱性Tri‑HCl缓冲液中与二甲双胍共混并37℃摇床孵育,产物经洗涤冻干后得到二甲双胍接枝的聚己内酯纳米支架。本发明开发的METG‑PCLN,可使MET持续释放到感觉神经元和EF中的纤维化微环境中。体外细胞实验及动物模型实验均证明了METG‑PCLN通过精细调节感觉神经CGRP释放来显著减缓EF的发展。因此,本发明针对EF的潜在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概念验证,并显示出相当大的转化价值。

    硫酸软骨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33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84946.5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硫酸软骨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用于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的药物组合物。能显著增加椎间盘含水量和/或抑制椎间隙高度下降,从而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特别适用于未达到手术指征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孔镜技术去除突出椎间盘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及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去除突出椎间盘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利于缓解椎间盘退变,减轻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背痛,也可以促进孔镜、单纯髓核摘除术后残留髓核的恢复。

    一种肌肉保护功能的倒计时单齿拉钩

    公开(公告)号:CN111466970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438718.4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肉保护功能的倒计时单齿拉钩,包括左钩体和右钩体左钩体和右钩体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左钩体底部固定铰接限位齿条的一端,限位齿条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右钩体底部对应的限位孔,限位孔内通过轴体转动安装棘齿,棘齿的一端卡接在限位齿条上的任意一个卡齿上;右钩体的底部还包括一个沿着限位齿条长度方向贯穿右钩体的腔体,腔体内安装定时装置,定时装置上设有定时向棘齿的另一端运动的推动齿,推动齿推动棘齿使其与限位齿条脱离卡合。在现有的单齿拉钩基础上增加了机械的定时装置,能够按照一定时间内对单齿拉钩的夹紧部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松开,避免长时间夹紧肌肉造成肌肉坏死,从而促进手术后切口快速恢复。

    一种用于诊断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血清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468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80708.2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试剂或诊断工具以及miRNA在制备所述诊断试剂或诊断工具中的应用。所述诊断工具包括用于检测miRNA表达量的所述诊断试剂,所述miRNA选自miRNA‑194、miRNA‑515、miRNA‑138、miRNA‑146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第一次发现了对椎间盘退行性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生物标记物miRNA‑194、miRNA‑515、miRNA‑138、miRNA‑146;通过miRNA血清标志物诊断试剂及诊断工具的制备,有助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早期筛查,为临床早期诊断、提高疗效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种设置有颈部创面压迫器的颈托

    公开(公告)号:CN215459089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786123.8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颈部创面压迫器的颈托,包括颈托和创面压迫器;颈托上设置有一通孔,创面压迫器固定于通孔内;创面压迫器包括:固定部件,固定于通孔内,包括固定端和固定杆;固定端固定于通孔内,固定杆位于颈托外;压迫部件,穿过固定端,可相对于固定端移动;压迫部件的一部分位于颈托内,压迫颈部创面;另一部分位于颈托外;和加压部件,设置于固定杆上,位于颈托外,可相对于固定杆移动,接触并对压迫部件施加压力,使压迫部件向颈托内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置有颈部创面压迫器的颈托,对颈部局部创面的压迫效果更为精准,加压部件使压迫效果稳定,且不会压迫患者的气管或食道导致出现呼吸困难等问题。

    一种设置有局部创面气囊式压迫器的颈托

    公开(公告)号:CN215459088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783941.2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局部创面气囊式压迫器的颈托,包括颈托和气囊式压迫器;颈托包括前托和后托,前托设置于人体颈部前方;后托设置于人体颈部的后方,与前托通过固定带连接固定;功能开口设置于前托上,正对人体颈部前路的位置;气囊式压迫器可拆卸地设置于前托靠近人体颈部的内表面上,包括:压迫气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固定于前托上,第二端贴合人体颈部;充气组件,连接压迫气囊,使压迫气囊充气或放气;和压力检测组件,设置于压迫气囊上,用以检测并显示压迫气囊对人体颈部的压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托内的气囊式压迫器可对患者颈部的局部创面进行稳定压迫,且压力可调,压力较为平均,不影响患者的气管和食道。

    一种肌肉保护功能的倒计时单齿拉钩

    公开(公告)号:CN212630819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0868446.7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肌肉保护功能的倒计时单齿拉钩,包括左钩体和右钩体左钩体和右钩体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左钩体底部固定铰接限位齿条的一端,限位齿条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右钩体底部对应的限位孔,限位孔内通过轴体转动安装棘齿,棘齿的一端卡接在限位齿条上的任意一个卡齿上;右钩体的底部还包括一个沿着限位齿条长度方向贯穿右钩体的腔体,腔体内安装定时装置,定时装置上设有定时向棘齿的另一端运动的推动齿,推动齿推动棘齿使其与限位齿条脱离卡合。在现有的单齿拉钩基础上增加了机械的定时装置,能够按照一定时间内对单齿拉钩的夹紧部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松开,避免长时间夹紧肌肉造成肌肉坏死,从而促进手术后切口快速恢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微创腰椎间孔镜下测量椎间盘内压力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236868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0506886.1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用于微创腰椎间孔镜下测量椎间盘内压力的装置包括:注射器的注射针头插设至接头一端,接头另一端通过第一导管与液体三通管的第一端口相通连接,液体三通管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导管一端相通连接,第二导管另一端插设穿刺针,穿刺针穿刺于椎间盘内腔内,液体压力传感器旋合在液体三通管的第三端口,液体压力传感器、显示器和报警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液体压力传感器可检测椎间盘内腔的压力,当压力峰值过高,则表明未完成充分的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复发概率较大,此时通过语音报警器报警,操作人员应继续进行减压或相应其他治疗措施以使得椎间盘内的压力减压至合适压力范围。

    一种颈椎前路手术钛板精准测量器

    公开(公告)号:CN212630917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0658892.5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手术钛板精准测量器,包括由基础板、中间板和加长板组成的测量板本体,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置在基础板靠近其左侧的底部,且基础板通过定位组件定位在椎间隙内或椎体上,转后即锁组件,转后即锁组件为两个,且基础板右侧与中间板左侧通过转后即锁组件相连接,中间板的右侧与加长板的左右也通过转后即锁组件相连接,基础板、中间板和加长板均呈上下中空的框体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其独特的设计,能较为精确测量出需要放置的颈椎钛板长度和曲度,提高手术精确度。同时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步骤,减少术中测量钛板时对于手术切口的反复牵拉形成不必要的损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