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接诊分诊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62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0806.1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接诊分诊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获取患者的患者信息;区块链,所述区块链连接多个所述信息获取模块,所述区块链接收并存储所述患者信息;推送模块,所述推送模块连接所述区块链,所述推送模块依照所述患者信息和预先配置的智能合约向医院推送所述患者信息。有益效果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接诊分诊过程主要依赖人工,在记录过程中可能存在有信息缺失的问题,本方案在采用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到患者信息后,通过区块链进行存证,避免了信息丢失的问题,同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对患者的分配、推送过程,实现了对多方医院的接入、分诊。

    一种基于私有云的急救平台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53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70442.2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私有云的急救平台,包括:采集模块,采集模块设置在救护车上,采集模块用于对患者采集患者信息;急救云,急救云连接多个采集模块,急救云接收并存储患者信息;接诊模块,接诊模块连接急救云,接诊模块接收急救云分配的患者信息,并与采集模块建立实时连接以获取患者的实时状态并反馈急救建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构建上述的急救平台,在救护车接到患者后,通过采集模块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并转送至医院中的接诊模块,使得急救人员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医生的急救建议;并且,能够根据急救过程中采集到的患者信息和实时状态直接进行急救工作,减少了重新进行检查的时间,提高了急救效率。

    一种基于5G专网的远程影像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1963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48169.4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远程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5G专网的远程影像处理系统,包括:采集装置,用于对患者采集信号序列数据;处理装置,对信号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扫描影像随后反馈至采集装置;专网管理系统,专网管理系统分别连接至多个基站设备并选择于采集装置连接的第一基站和处理装置连接的第二基站之间建立专网连接。有益效果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依托于有线网络环境构建的远程诊断系统,其实施过程相对复杂不能很好地符合移动医疗的需求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采集装置和处理装置中依托5G网络设备构建用于承载数据的专网,从而在实现可靠连接的同时,使得采集装置具有了一定的可移动性,可靠前部署,实现了较好的远程医疗效果。

    一种复温装置
    5.
    发明公开
    一种复温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9831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97966.6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温装置,包含上躯干复温单元和下躯干复温单元;其中,上躯干复温单元和下躯干复温单元,均内置有加热机构;上躯干复温单元,包含上躯干主体、臂部、头部和腹部;下躯干复温单元,包含下躯干主体、臀部、腿部和足部;该设备能够用于对患者体表全部的或局部的进行加温。

    一种检测脓毒症病原体的微流控芯片及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162873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50690.0

    申请日:2023-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提供一种检测脓毒症病原体的微流控芯片及试剂盒;包括:进样孔以及若干反应检测孔;若干反应检测孔内预埋有脓毒症病原体的引物和探针;其中,脓毒症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链球菌、肠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球菌、念珠菌、曲霉菌、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本发明将多种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及真菌所对应的探针集合在同一块微流控芯片上,可以同时全面检测多种脓毒症常见病原体,节省了培养时间以及成本,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人体交界部位气囊止血带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849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38303.5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交界部位气囊止血带,其包括捆扎结构和压迫结构;捆扎结构包括带卡扣、张紧带和气囊固定卡扣,带卡扣分为公插和母插两个部分,张紧带的一端与公插连接,另一端与母插连接,公插与母插插接构成完整带卡扣时张紧带及带卡扣形成环带,气囊固定卡扣设置在张紧带上;压迫结构包括压迫气囊,压迫气囊与外接气源连接。本发明具有通过张紧带的设置将气囊固定在患者躯体上,并且通过压迫气囊直接压迫伤患处进行止血,从而解决了对人体交界部位受伤而普通止血带无法及时有效止血的问题的效果。

    一种急救机器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30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31189.7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急救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本体,装载有多种急救设备;在机器人本体行走过程中持续搜寻周边区域的伤员,并在搜寻到伤员时获取伤员的当前位置,随后控制机器人本体行驶至当前位置;采集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根据生命体征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急救列表,急救列表中包含需要向伤员施加的急救设备以及各急救设备的施加顺序;根据施加顺序控制机器人本体依次拿取急救列表中的各急救设备对伤员进行急救。有益效果是能够深入任何区域进行伤员搜寻,并能够在搜寻到伤员后对其进行实时生命体征监测,进而基于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采用相应的急救设备实施急救,尤其适用于战场前沿或核辐射隔离区或灾害无人区域等危象环境。

    人体交界部位气囊止血带

    公开(公告)号:CN220632159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1370998.5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交界部位气囊止血带,其包括捆扎结构和压迫结构;捆扎结构包括带卡扣、张紧带和气囊固定卡扣,带卡扣分为公插和母插两个部分,张紧带的一端与公插连接,另一端与母插连接,公插与母插插接构成完整带卡扣时张紧带及带卡扣形成环带,气囊固定卡扣设置在张紧带上;压迫结构包括压迫气囊,压迫气囊与外接气源连接。本发明具有通过张紧带的设置将气囊固定在患者躯体上,并且通过压迫气囊直接压迫伤患处进行止血,从而解决了对人体交界部位受伤而普通止血带无法及时有效止血的问题的效果。

    一种急诊用具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21181U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20519630.5

    申请日:2021-03-11

    Inventor: 朱妍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诊用具,包括:箱体以及与箱体上端面铰接的密封盖;其中,箱体于A侧外壁上设有若干连接柱,箱体于A'侧外壁上开设有与连接柱相匹配的连接槽;箱体内底部设有减震部件;其中,密封盖于上端面A'侧设有安装盒,密封盖于上端面A侧开设有与安装盒相匹配的插槽;其中,A侧与A'侧为相对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便于若干所述急诊用具间的装配,从而避免在运输时因晃动而互相碰撞;可有效避免所述急诊用具内的医疗器具因运输时的晃动而损坏,还避免了医疗器具对所述急症用具内壁的碰撞,从而提高了所述急诊用具的使用年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