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178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1910465366.9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中性线重叠时间可调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主操作机构(7)、备用操作机构(8)、中性极触头(6,6’)、锁定机构(1,1’)和解锁机构(2,2’),所述主操作机构(7)和备用操作机构(8)通过相应的锁定机构(1,1’)和解锁机构(2,2’)的联动实现对相应的中性极触头(6,6’)的分、合闸的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操作机构(7)和备用操作机构(8)与相应的中性极触头(6,6’)之间的联动尺寸可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性线重叠时间可调的自动转换开关,可以在电源切换过程中提供高质量的持续电压,其中性线重叠的时间可以依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动态的安装调整,在不变更任何零部件的情况下,即可满足不同重叠时间与逻辑的要求,甚至可以实现无重叠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3975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228919.9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转动操作构造,它包括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能够通过换向离合机构(2)带动换向板(3)和传动板(4)一起运动,所述换向板(3)连接有换向异形双扭簧(5),所述传动板(4)上装有轴承(10),轴承(10)与操作扭簧(6)连接,所述转轴(1)带动换向板(3)和传动板(4)一起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换向离合机构(2)能够使所述换向板(3)和传动板(4)与所述转轴(1)脱离。本转动操作构造能够保证转轴在转动合闸或分闸过程中在转轴通过受力死点后,即使操作者动作延迟,隔离开关也能可靠合分闸。同时在转轴转动到底时,通过换向离合机构实现自动换向进行反向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13358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1910556168.3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开关的触头配合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上设置有弧触点和主触点,弧触点位于动触头的外端,静触头与动触头在分闸状态下相互靠近的一侧边缘之间具有夹角,以使合闸过程中弧触点先于主触点接触静触头。本发明的动触头的弧触点在合闸时和静触头先接触,分闸时最后断开,使大部分烧损集中在弧触点,有效控制动触头烧蚀点位置;静触头凹坑设计,增大了弧触头的熔渣堆积超过主触点高度的安全余量,增加合闸可靠性;不占用动触头运动方向的空间,使动触头运动方向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增大了设计开距,提升了产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397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0228919.9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转动操作构造,它包括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能够通过换向离合机构(2)带动换向板(3)和传动板(4)一起运动,所述换向板(3)连接有换向异形双扭簧(5),所述传动板(4)上装有轴承(10),轴承(10)与操作扭簧(6)连接,所述转轴(1)带动换向板(3)和传动板(4)一起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换向离合机构(2)能够使所述换向板(3)和传动板(4)与所述转轴(1)脱离。本转动操作构造能够保证转轴在转动合闸或分闸过程中在转轴通过受力死点后,即使操作者动作延迟,隔离开关也能可靠合分闸。同时在转轴转动到底时,通过换向离合机构实现自动换向进行反向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13358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556168.3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开关的触头配合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上设置有弧触点和主触点,弧触点位于动触头的外端,静触头与动触头在分闸状态下相互靠近的一侧边缘之间具有夹角,以使合闸过程中弧触点先于主触点接触静触头。本发明的动触头的弧触点在合闸时和静触头先接触,分闸时最后断开,使大部分烧损集中在弧触点,有效控制动触头烧蚀点位置;静触头凹坑设计,增大了弧触头的熔渣堆积超过主触点高度的安全余量,增加合闸可靠性;不占用动触头运动方向的空间,使动触头运动方向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增大了设计开距,提升了产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178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65366.9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中性线重叠时间可调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主操作机构(7)、备用操作机构(8)、中性极触头(6,6’)、锁定机构(1,1’)和解锁机构(2,2’),所述主操作机构(7)和备用操作机构(8)通过相应的锁定机构(1,1’)和解锁机构(2,2’)的联动实现对相应的中性极触头(6,6’)的分、合闸的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操作机构(7)和备用操作机构(8)与相应的中性极触头(6,6’)之间的联动尺寸可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性线重叠时间可调的自动转换开关,可以在电源切换过程中提供高质量的持续电压,其中性线重叠的时间可以依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动态的安装调整,在不变更任何零部件的情况下,即可满足不同重叠时间与逻辑的要求,甚至可以实现无重叠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0110576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806369.X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中性线重叠时间可调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主操作机构(7)、备用操作机构(8)、中性极触头(6,6’)、锁定机构(1,1’)和解锁机构(2,2’),所述主操作机构(7)和备用操作机构(8)通过相应的锁定机构(1,1’)和解锁机构(2,2’)的联动实现对相应的中性极触头(6,6’)的分、合闸的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操作机构(7)和备用操作机构(8)与相应的中性极触头(6,6’)之间的联动尺寸可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性线重叠时间可调的自动转换开关,可以在电源切换过程中提供高质量的持续电压,其中性线重叠的时间可以依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动态的安装调整,在不变更任何零部件的情况下,即可满足不同重叠时间与逻辑的要求,甚至可以实现无重叠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367055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419116.X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3/32
Abstract: 一种开关操作装置,包括滑板、传动转轴和联动转轮,滑板、传动转轴和联动转轮设置在基座中,传动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凸轮型转盘,转盘的基圆圆周中连续设置有主曲线和空程曲线,转盘的端面中设置有传动转轴柱,滑板上侧面中设置有滑板耳台,下侧面中设置有滑板导向槽、滑板限位槽和滑板柱,传动转轴的轴向与滑板的平面垂直,传动转轴从滑板的长圆形孔中穿过,滑板位于转盘的上侧面上,滑板柱与转盘的外轮廓相邻配合,联动转轮的外轮廓与滑板耳台相邻配合。滑板耳台与联动转轮配合,联动转轮与开关的子极联动,运行前半段时,输出端为传动转轴,运行后半段时,储能释放,联动转轮成为输出端,传动转轴来回切换实现了开关操作装置与子极的分断与闭合。
-
公开(公告)号:CN210110622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967349.0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开关的触头配合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上设置有弧触点和主触点,弧触点位于动触头的外端,静触头与动触头在分闸状态下相互靠近的一侧边缘之间具有夹角,以使合闸过程中弧触点先于主触点接触静触头。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的弧触点在合闸时和静触头先接触,分闸时最后断开,使大部分烧损集中在弧触点,有效控制动触头烧蚀点位置;静触头凹坑设计,增大了弧触头的熔渣堆积超过主触点高度的安全余量,增加合闸可靠性;不占用动触头运动方向的空间,使动触头运动方向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增大了设计开距,提升了产品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962934U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20383962.8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转动操作构造,它包括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能够通过换向离合机构(2)带动换向板(3)和传动板(4)一起运动,所述换向板(3)连接有换向异形双扭簧(5),所述传动板(4)上装有轴承(10),轴承(10)与操作扭簧(6)连接,所述转轴(1)带动换向板(3)和传动板(4)一起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换向离合机构(2)能够使所述换向板(3)和传动板(4)与所述转轴(1)脱离。本转动操作构造能够保证转轴在转动合闸或分闸过程中在转轴通过受力死点后,即使操作者动作延迟,隔离开关也能可靠合分闸。同时在转轴转动到底时,通过换向离合机构实现自动换向进行反向操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