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队卫星绕飞自主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293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1910777740.9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队卫星绕飞自主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获得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速度;b、建立太阳矢量在追踪星轨道坐标系下的面内角θ;c、建立绕飞控制时刻△t与太阳面内角θ的关系;d、建立绕飞控制速度脉冲与相对运动状态的关系;e、设计绕飞过程星上自主控制方法;f、建立面外多角度成像控制脉冲与轨道面内绕飞尺度的关系。通过给出了绕飞形成时刻的表达式,再建立单脉冲控制与相对运动状态的关系式,然后在合适时机调整Y振幅实现Y方向与轨道面角度的变换,实现对目标的多角度成像。不改变两星相对运动的稳定性,安全性强,还可以多方位对目标成像,并且自主控制过程中不需要地面控制,节约人力物力,降低成本。

    姿轨控分系统健康预警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983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348783.9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姿轨控分系统健康预警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姿轨控分系统划分为若干特征块,并设定各特征块的健康权重系数;S2、对各特征块进行健康状态实时评估,得到各特征块的实时健康状态分值及健康影响系数;S3、结合各特征块的健康权重系数、健康状态分值及健康影响系数,计算姿轨控分系统的实时健康状态;S4、根据姿轨控分系统的实时健康状态值预估系统的未来健康状态,当预估值超过警戒值时,进行健康预警。本发明可对姿轨控分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预警,实现姿轨控分系统的在轨自主健康管理。

    一种空间光学相对测量设备自主安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852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903949.8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光学相对测量设备自主安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含:S1、确定太阳在空间光学相对测量设备运行轨道面的相对位置,以太阳面内角表示;S2、计算空间光学相对测量设备的光轴与所述步骤S1中的太阳面内角之间的夹角,以太阳入射角表示;S3、根据所述太阳入射角与所述空间光学相对测量设备的太阳保护角阈值的大小关系,执行相应的模式状态。其优点是:该方法合理运用太阳面内角、太阳入射角以及太阳保护角阈值之间的关系,满足了空间相对测量设备在轨运行安全工作需求,该方法原理清晰、实现方便,便于适用于在轨工作,能够确保空间相对测量设备的工作安全。

    一种保证星地链路的卫星三轴对日定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5074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670363.5

    申请日:2016-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证星地链路的卫星三轴对日定向控制方法,包含步骤:根据卫星轨道计算得到的太阳矢量,求出太阳矢量在卫星轨道坐标系下的投影;根据卫星轨道和卫星极性定义,建立对日定向基准坐标系,并计算对日定向基准坐标系相对卫星轨道坐标系的姿态四元数;计算星体相对卫星轨道坐标系的姿态四元数与对日定向基准坐标系相对卫星轨道坐标系的姿态四元数之间的误差四元数;根据误差四元数的符号,进行姿态基准追踪;当连续满足误差四元数小于预设阈值,则建立星敏对日标志,使用星敏进行三轴稳定对日控制,否则继续基于太阳敏感器进行两轴对日控制。本发明能够保证帆板对日定向后的星地链路畅通,且保证对日转对地机动时具有次优机动路径。

    一种基于增益在线估计的卫星自主轨道保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5482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86520.3

    申请日:2017-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益在线估计的卫星自主轨道保持方法,其包含:S1、得到卫星轨道的平均轨道六根数;S2、当平半长轴相比参考半长轴衰减到一定阈值时,置允许轨道控制标识;S3、如果当前时刻的轨道平近点角表明卫星处于轨道的远地点时,进入轨道保持控制;S4、若是轨道保持控制的第一个控制周期,则根据当前轨道平半长轴的衰减程度计算得到需要的半长轴增量,采用可在线更新的轨道控制增益计算轨控的喷气时长;若否,判断当前轨道控制喷气时间是否达到了轨控的喷气时长,如果未达到,则继续喷气,如果已经达到,则置轨控结束标志,退出轨控;S5、计算目标半长轴改变量和实际半长轴改变量的偏差,通过轨道控制增益更新律改变轨道控制增益。

    一种陀螺仪死区的在线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919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203861.X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陀螺仪死区的在线辨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确认陀螺仪已处于在线使用的状态;根据卫星运行轨道可选用利用轨道角速度或利用卫星在单陀螺基准下的运动特性去辨识出陀螺仪的死区;其中,所述利用轨道角速度辨识出陀螺仪的死区,是通过姿态偏置,让轨道角速度在陀螺仪IRA上产生一个分量,不断增大卫星与待测轴的偏置角度,直至陀螺仪敏感出轨道角速度;所述利用卫星在单陀螺基准下的运动特性辨识出陀螺仪的死区,是在单陀螺基准下,使用陀螺积分算法进行姿态控制。本发明可以不借助测试转台,对在轨卫星的陀螺仪死区进行辨识,具有技术优势和推广价值。

    一种折射率模型畸变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8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212224.0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射率模型畸变修正方法,包括:通过数学建模,获取若干个样本点,每一所述样本点包括太阳光斑质心在探测器二维直角坐标系下的折射值和理论值;计算得每一所述样本点的折射模值和理论模值,对所有样本点的折射模值和理论模值进行拟合,得到从折射模值到理论模值的一维拟合曲线;根据所述一维拟合曲线和任意实测点模值,计算得到修正后模值信息;结合所述修正后模值信息和修正前太阳光斑质心坐标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探测器二维直角坐标系下的修正后的太阳光斑质心坐标信息;根据所述修正后的太阳光斑质心坐标信息,计算得到太阳在探测器二维直角坐标系下的单位矢量。本发明具有实现简单,计算量小的优点。

    一种空间光学相对测量设备自主安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852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903949.8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光学相对测量设备自主安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含:S1、确定太阳在空间光学相对测量设备运行轨道面的相对位置,以太阳面内角表示;S2、计算空间光学相对测量设备的光轴与所述步骤S1中的太阳面内角之间的夹角,以太阳入射角表示;S3、根据所述太阳入射角与所述空间光学相对测量设备的太阳保护角阈值的大小关系,执行相应的模式状态。其优点是:该方法合理运用太阳面内角、太阳入射角以及太阳保护角阈值之间的关系,满足了空间相对测量设备在轨运行安全工作需求,该方法原理清晰、实现方便,便于适用于在轨工作,能够确保空间相对测量设备的工作安全。

    一种卫星GNC半物理仿真系统的电缆网快速通用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5763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611031139.8

    申请日:2016-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GNC半物理仿真系统的电缆网快速通用化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对卫星GNC半物理仿真系统中的各单机及测试设备的电接口,按照信号类型进行分类,对同一信号类型的电接口,采用相同的接插件;对接插件的接点进行定义,并将接插件连接的电缆的长度制作成预设长度,完成对电缆网的设计。本发明将卫星GNC半物理仿真系统各单机不统一的接口,按照信号类型进行统一设计,提高电缆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卫星GNC系统单机接入半物理系统电缆网的灵活性,缩短电缆网的研制周期,降低电缆网的研制成本,更加便于日后的维护、使用。

    一种磁阻尼重捕地球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9464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1020755.3

    申请日:2016-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阻尼重捕地球控制方法,包含:采用磁阻尼控制方法设置俯仰飞轮转速保持在偏置动量目标转速,磁阻尼控制完成后,星体俯仰角速度跟随地磁场变化;采用飞轮PI控制方法,飞轮转速指令中设置俯仰飞轮转速偏置量,在磁阻尼和重捕地球过程中,俯仰飞轮转速偏置量保持在偏置动量中心转速;磁阻尼控制完成,当地平仪姿态可用且控制用姿态不超过预设阈值,直接由磁阻尼控制转入偏置动量飞轮对地控制。本发明基于磁轮联控模式下俯仰轴运动规律,利用地平仪弦宽信息,在磁阻尼控制基础上自主建立偏置动量对地定向控制,避免了偏置动量飞轮消旋控制,因此该方法简洁,易于工程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