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5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16298.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18 , C01B32/354 , C12N1/1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菌丝体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其首先对黄孢原毛平革菌(U.S.A NDM3‑2)进行自固定化培养,得到菌丝球,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冷冻干燥。将干燥好的样品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预碳化,得到前体生物炭。将所得前体生物炭进行活化和二次碳化后,再进行酸化处理,水洗烘干,最终制备得到真菌菌丝体多孔碳材料。该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方法简单、环保、经济和通用;所制备的真菌菌丝体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高,以微孔和大孔为主,可用于环保、储能和催化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39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48009.0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监控系统,该系统包含中央处理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无线连接的卫星定位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无线连接的若干个湿垃圾处理监控系统,该湿垃圾处理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湿垃圾回收箱、区域湿垃圾集中回收站、湿垃圾运输站、湿垃圾运输车和湿垃圾处置厂的湿垃圾处理流程;以及,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无线连接的若干个干垃圾处理监控系统,该干垃圾处理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干垃圾回收箱、区域干垃圾集中回收站、干垃圾运输站、干垃圾运输车和干垃圾处置厂的干垃圾处理流程。本发明将干湿垃圾分开处理,减少垃圾中水分和焚烧恶臭,增加焚烧的热值,有利于能源转化,提高垃圾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238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6243.5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酶处理竹纤维强化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本发明的复合酶处理竹纤维强化再生混凝土的原料配方如下:水泥400‑500份、再生骨料1100‑1200份、水200‑250份、复合酶处理竹纤维1份~15份、河砂600‑650份和减水剂1‑3份;其中:所述再生骨料粒径为5mm‑20mm的废弃混凝土破碎而成的再生混凝土。本发明采用由废弃混凝土破碎而成的再生混凝土作为天然骨料的替代品,可有效缓解天然骨料短缺问题,制成的复合酶处理竹纤维强化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抗折强度高及节能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397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10248009.0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监控系统,该系统包含中央处理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无线连接的卫星定位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无线连接的若干个湿垃圾处理监控系统,该湿垃圾处理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湿垃圾回收箱、区域湿垃圾集中回收站、湿垃圾运输站、湿垃圾运输车和湿垃圾处置厂的湿垃圾处理流程;以及,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无线连接的若干个干垃圾处理监控系统,该干垃圾处理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干垃圾回收箱、区域干垃圾集中回收站、干垃圾运输站、干垃圾运输车和干垃圾处置厂的干垃圾处理流程。本发明将干湿垃圾分开处理,减少垃圾中水分和焚烧恶臭,增加焚烧的热值,有利于能源转化,提高垃圾的利用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