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7174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011104264.3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模块化光伏发电装置进行一体化充放电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主控制器模块执行预设的控制逻辑,配合上位机进行充放电操作;继电器开关模块是主控制器模块控制继电器开关模块,实现充放电线路开与关;可编程直流电源模块是主控制器模块控制可编程直流电源模块,实现在进行充电操作过程中模拟光伏发电特性作为直流输入;功率分析及并网测试模块是主控制器模块控制功率分析及并网测试模块,实现在进行放电操作过程中模拟测试逆变交流输出电能质量、电网各类运行工况和负载特性;主控机具有一体化平台的监控、操作及显示功能。本发明通过模拟最真实工况去进行光储充装置的可靠稳定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9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263536.9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参数及开路电压辨识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通过传感器感知电池的量测数据,根据量测数据建立戴维南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得到端电压方程;对相邻时刻端电压方程做差,得到不包含开路电压的参数辨识递推式,对传递函数进行双线性变换,得到包含开路电压的参数辨识递推式;基于不包含开路电压的参数辨识递推式进行参数辨识,得到电池的参数辨识值;基于电池的参数辨识值,代入包含开路电压的参数辨识递推式,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开路电压辨识。本申请利用双重带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对锂离子电池的参数和开路电压分别进行辨识,具有较好的实效性和数值稳定性,解决了传统辨识方法数值发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2597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07579.0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洋 , 黄军 , 许东 , 郭文涛 , 闵凡奇 , 刘新伟 , 安石峰 , 王亮 , 黄家俊 , 熊文波 , 韩修远 , 黄嘉烨 , 王德佳 , 罗伟林 , 黄玉良 , 郭之泓 , 万烨 , 袁百玲 , 邵雷军 , 刘辉
IPC: H02J7/00 , H01M10/44 , H01M1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储能短时功率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储能电池系统、高压控制系统和集成控制系统;所述高压控制系统包括高压充电机、BMS主控单元;高压充电机的水冷回路与储能电池系统相连,通过高压充电机直接对储能电池系统进行充电;BMS主控单元从集成控制系统取电,通过CAN通讯对储能电池系统进行供电及管理。本发明通过采用高功率电池体系,经过散热设计、绝缘设计、力学设计,实现了可靠性高功率特性输出;将储能电池系统、高压控制系统、集成控制系统经模块化设计、集成化组装,实现了模块化可扩展集成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359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89544.6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状态评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电池实际工况的开路电压获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电池的工作过程,建立其对应的物理模型;步骤二:建立自适应优化算法,建立模型中包含开路电压在内的多个参数的在线辨识方法;步骤三:利用所得方法处理电池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得到过程中电池的开路电压曲线。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电池工作过程分析建立其物理模型,结合自适应优化算法,建立模型中包含开路电压在内的多个参数的在线辨识方法。无需长期搁置,利用所得方法处理电池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即可直接得到过程中电池的开路电压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1653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49180.4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2/10 ,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联式千伏级锂离子电池组装置及电池簇绝缘构造方法,包括:锂离子电池组、电池管理硬件部件;所述锂离子电池组的电压为5kV~30kV;所述锂离子电池组包括:电池簇;所述电池簇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1kV;所述电池簇串联成锂离子电池组;所述电池管理硬件部件与锂离子电池组相连。本发明将当前锂离子电池组应用的电压等级由1500V提升到了几十千伏(5kV~30kV),拓展了高能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893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87345.8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27
Abstract: 本发明是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的一种描述与评价方法,特别涉及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评价的一组特征参数。传统方法都是使用电池容量、内阻等外部性能参数描述电池的健康状态,只是从某个单一角度描述电池性能变化的外部结果。本发明从电池内部物理化学过程角度出发,得到一组评价电池健康状态的内部特征参数,这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描述电池内部材料的多少以及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可以完备地描述电池的综合性能健康状态,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电池健康状态的描述与评价方法。本发明得到了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评价的一组内部性能状态特征参数,可用于不同电池个体的性能评价对比,也可用于同一电池个体的性能衰退规律描述与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71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1005565.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50 , H01M4/505 , H01M4/52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包括内核高电压本体材料和外壳掺杂氟化碳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源溶解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应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高电压本体材料,控制反应液温度和时间,离心洗涤得到具有均匀有机框架材料包覆层的中间相Ⅰ;再将中间相Ⅰ在氮气中高温碳化,冷至室温,得到多孔碳层包覆的高电压本体材料;随后置于反应釜中干燥,通入氟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氟化反应,真空干燥后即可。本发明利用氟化碳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嵌锂反应,从而生成导电性碳和氟化锂,导电性碳的生成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29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280140.4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间接预测方法,包括:采集锂离子电池监测数据,归一化电池容量序列和等时间电压差序列;相关性分析,提取健康因子;构建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模型;构建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健康因子预测模型,计算出未来循环周期的健康因子;计算未来循环周期容量的真实值,完成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的预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间接预测装置,该装置以及上述预测方法能够实现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的在线预测,在剩余寿命达到失效之前进行及时更换与维修,从而保证锂离子电池的正常运行,提升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7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05565.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50 , H01M4/505 , H01M4/52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材料包括内核高电压本体材料和外壳掺杂氟化碳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源溶解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应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高电压本体材料,控制反应液温度和时间,离心洗涤得到具有均匀有机框架材料包覆层的中间相Ⅰ;再将中间相Ⅰ在氮气中高温碳化,冷至室温,得到多孔碳层包覆的高电压本体材料;随后置于反应釜中干燥,通入氟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氟化反应,真空干燥后即可。本发明利用氟化碳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嵌锂反应,从而生成导电性碳和氟化锂,导电性碳的生成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58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261777.5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际局部数据的锂离子电池容量估算方法及系统,包含:步骤一、建立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步骤二、基于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利用锂离子电池实际工作数据,对模型中的OCV、R0、R1、C1进行辨识,步骤三、基于电池开路电压模型拟合电池的SOC‑OCV方程。步骤四、利用电池的实际数据辨识局部过程中的OCV变化,根据SOC‑OCV方程估算电池局部过程中的SOC变化。步骤五、根据局部过程中的SOC变化及其对应的容量变化,估计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本发明基于实际局部数据的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进行估算,解决了实际过程中较少通过全充放对电池容量进行校准的问题,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精准管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