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用的空气包气囊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211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546862.4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往复式活塞隔膜泵排出空气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用的空气包气囊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与隔膜泵出口管连接的壳体,壳体的顶盖上设置有护套,护套上设置有气囊行程检测机构,本发明中,当护套上部磁传感器探测到导杆上的磁铁时,将检测到信号传送给PLC主控单元,经程序处理后,以声、光形式显示,此时说明空气包发生泄漏现象,需进行检查,在排除泄漏原因后,再对空气包进行充气;当护套下部磁传感器探测到导杆上的磁铁时,提示空气包气囊可能发生破损,待合适时机进行更换;通过设置这套检测机构,可将从外部无法观察气囊的运动状态,通过该检测机构间接获得,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一种高温泵的暖泵方法及暖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35440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810204602.3

    申请日:2008-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泵的暖泵方法,包括向泵内的热媒介管路注入热媒介,关闭高温泵的进出口阀门,打开热媒介管路阀门,设置暖泵参数,开始暖泵;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暖泵装置,包括热媒介管路、热媒介管路阀门、温度传感器、电机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的热媒介管路设于泵的进出口之间,所述的热媒介管路阀门与热媒介管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于泵内,所述的电机与泵传动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与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可自动调节转速,自动化程度高,整个暖泵过程由程序控制,可精确确定暖泵完成时间。

    一种新型流体机械叶轮

    公开(公告)号:CN104329289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34614.8

    申请日:2014-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24 F04D2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流体机械叶轮,可应用于产生压力及回收压力的流体机械中,其主要特征包括,后盖板、前盖板及叶片,后盖板在叶片入口处呈圆柱形结构,并且与离心泵的轴向平行,后盖板与叶片入口圆滑连接,与叶片配合处呈凹形结构向叶轮中心部凹陷;前盖板处的叶片入口边与轴向方向垂直,后盖板与前盖板在叶片入口处通过圆弧状平滑曲线连接形成叶轮入口;叶片为设置在叶片入口与叶片出口之间的光滑曲面,对于叶轮的过流断面流出出口面积与流入入口面积比是0.75~0.95之间,设有2.3片,各叶片之间的重迭角度在5°以内,叶片的出口角度大于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提升吸入性能、通过提高转速来提升能量回收效率、在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时减少内部磨损。

    一种流体机械叶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2928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534614.8

    申请日:2014-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流体机械叶轮,可应用于产生压力及回收压力的流体机械中,其主要特征包括,后盖板、前盖板及叶片,后盖板在叶片入口处呈圆柱形结构,并且与离心泵的轴向平行,后盖板与叶片入口圆滑连接,与叶片配合处呈凹形结构向叶轮中心部凹陷;前盖板处的叶片入口边与轴向方向垂直,后盖板与前盖板在叶片入口处通过圆弧状平滑曲线连接形成叶轮入口;叶片为设置在叶片入口与叶片出口之间的光滑曲面,对于叶轮的过流断面流出出口面积与流入入口面积比是0.75~0.95之间,设有2.3片,各叶片之间的重迭角度在5°以内,叶片的出口角度大于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提升吸入性能、通过提高转速来提升能量回收效率、在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时减少内部磨损。

    工业循环水余压智能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5409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110048888.2

    申请日:2011-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循环水余压智能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工业循环水余压智能回收装置,包括冷却塔塔体(1)、风筒(2)、风机(3)、水池(4)、填料(5)、布水器(6)、除水器(7)、水轮机(8)和循环总管(9),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个涡轮机(11),涡轮机(11)进水口连接循环总管(9),涡轮机(11)出水口连接布水器(6)第二进水口(62),水轮机(8)进水口和布水器(6)第二进水口(62)之间还通过串联水管(12)连接,串联水管(12)上串联有串联阀(121)。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容易,控制精确,能源利用率高,适用范围广。

    循环流体余压智能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54096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110048887.8

    申请日:2011-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流体余压智能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循环流体余压智能利用装置,包括冷却塔塔体(1)、风筒(2)、风机(3)、水池(4)、填料(5)、布水器(6)、除水器(7)、风机驱动电动机(81)和循环总管(9),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个涡轮机(11),涡轮机(11)的进水口通过串联有涡轮机进水阀(111)的水管连接循环总管(9),涡轮机(11)的出水口通过串联有涡轮机出水阀(112)的水管连接布水器进水口(61)。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容易,控制精确,能源利用率高,适用范围广。

    余压利用回收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1980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72640.X

    申请日:2014-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 H02K7/1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余压利用回收装置,包括工艺管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涡轮机、异步电动机、并网控制柜和供电电缆;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涡轮机设置在工艺管道上,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设置在涡轮机的两端,第一阀门为电动控制阀,第二阀门为手动调节阀;涡轮机连接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与并网控制柜电连接,并网控制柜连接供电电缆。在事故状态下,通过失电制动器和第一阀门的双重保护,有效提高余压利用回收装置安全性能。

    一种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用的空气包气囊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21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46862.4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往复式活塞隔膜泵排出空气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往复式活塞隔膜泵用的空气包气囊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与隔膜泵出口管连接的壳体,壳体的顶盖上设置有护套,护套上设置有气囊行程检测机构,本发明中,当护套上部磁传感器探测到导杆上的磁铁时,将检测到信号传送给PLC主控单元,经程序处理后,以声、光形式显示,此时说明空气包发生泄漏现象,需进行检查,在排除泄漏原因后,再对空气包进行充气;当护套下部磁传感器探测到导杆上的磁铁时,提示空气包气囊可能发生破损,待合适时机进行更换;通过设置这套检测机构,可将从外部无法观察气囊的运动状态,通过该检测机构间接获得,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一种轴承置于双端面机械密封中的泵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55442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39645.0

    申请日:201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34 F16J15/3452 F16J15/3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置于双端面机械密封中的泵密封结构,包括大气端机械密封和介质端机械密封,机械密封设置在泵轴和泵体之间,包括套设在泵轴或轴套上且与泵轴或轴套固定相连的动环,套设在泵体端盖上的静环,还包括设在泵体端盖上的弹簧座以及位于静环和弹簧座之间的压缩弹簧;静环经压缩弹簧压在动环的端盖上,还包括内置轴承,内置轴承置于大气端机械密封和介质端机械密封之间,并分别与大气端机械密封和介质端机械密封相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了的泵密封结构,将轴承置于双端面机械密封中,给泵的总体设计加大了泵的二个轴承支点距离,比起外置轴承更减少泵在机械密封处的径向跳动量,更有利于机械密封可靠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