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直流母线的全钒液流电池光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7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444927.5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共直流母线的全钒液流电池光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供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包括光伏组件、电气设备和电池系统设备,所述电气设备和电池系统设备均设置在户外集装箱内,所述电气设备和电池设备中间设置有隔板将两个区域隔开。本发明采用集装箱布置方式,除光伏组件外光储系统设备全部集成于标准集装箱内,系统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防护等级高,适用范围广阔;光储系统采用共直流母线方案,提高系统转换效率;光储系统储能部分采用先进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更安全、环保、循环寿命更长;系统具备多种接口,具备交流市电、备用柴油发电机、交流负载、直流负载、光伏组件等接入接口,满足复杂的需求。

    一种液流电池压装保温系统及压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10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34259.3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流电池压装保温系统及压装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电堆密封方法使得电堆气密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保温系统包括待压装电堆、热风机、总热风管、正负极进出液管、保温罩、暖风机和控制系统,待压装电堆放置在保温罩内部,热风机设置在保温罩的外部一旁,总热风管的一端与热风机连接,另一端与保温罩的内部连通,暖风机设置在保温罩的侧壁上且暖风机的出风口与保温罩内部连通,正负极进出液管的一端与压装电堆的进出口连接,正负极进液管另一端伸入总热风管内,热风机和暖风机均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压装方法首先预压、然后加热保温、在进行反复压制12h,本发明电堆的气密性、库伦效率和能量效率都有较大的提升。

    一种大功率液流电池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866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91112.8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液流电池结构,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子堆A、子堆B、子堆C和子堆D,子堆A、子堆B、子堆C和子堆D下部圆孔均为进液孔,上部圆孔均为出液孔;子堆B和子堆A共用进出液孔,子堆C和子堆D共用进出液孔;子堆B与子堆C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子堆B一侧组装有子堆A,通过紧固件将子堆B和子堆A紧固连接;子堆C一侧组装有子堆D,通过紧固件将子堆C和子堆D紧固连接;子堆A和子堆D的自由端均设置有铁端板,两个铁端板通过螺杆将子堆A、子堆B、子堆C和子堆D紧固连接。本发明采用了多子堆混装结构,简化了电堆进液方式,极大的增加了电堆功率;采用较小的封装压力也可以产生很好的密封效果。

    用于检测全钒液流电池的分光光度计及电池状态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8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72100.X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全钒液流电池的分光光度计及电池状态监测方法,涉及电池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检测全钒液流电池的分光光度计,包括底板,底板上端侧表面分别安装有数据传输接口和电源接口,底板上端连接有高性能光谱仪,高性能光谱仪一侧连接有高性能光谱仪光纤接口,底板上端还安装有三组进出液口,三组进出液口一侧分别设置有电解液进液管和电解液出液管,进出液口的内侧接口分别与电解液进液管和电解液出液管固定连接,电解液进液管一端安装有比色皿。本发明用于检测全钒液流电池的分光光度计,能够支持全钒液流电池在线监测,并且实时反馈钒电池正负极电解液中离子浓度状态,同时可作为钒电池SOC和SOH状态进行监测。

    一种并行充放电的共容量全钒液流储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74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16946.7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钒液流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行充放电的共容量全钒液流储能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能量管理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电池管理单元、放电电池管理单元、并行控制单元、液流储罐、充电PCS单元、放电PCS单元、监测与保护单元和控制器。该方法包括与新能源发电系统、电网、储能放电网和电池管理模块实时通信,获取电力数据和系统状态,并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根据实际运行状态,通过充电PCS单元实现充电调节,通过放电PCS单元实现稳定的并网放电。该系统和方法实现了能量分配和充放电的优化控制,具有高效稳定的储能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领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种并行充放电的共容量全钒液流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46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08937.3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并行充放电的共容量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目的是解决现有电池系统不能实现充放电同时进行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一种并行充放电的共容量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包括风力同步发电机、充电系统、放电系统、自用电系统、正极电解液储液罐、负极电解液储液罐和电池管理系统,风力同步发电机外接新能源发电系统,且与合同电力网络连接,充放电系统中的电堆共享正负极储液罐,通过四个循环泵实现充放电的作业,自用电系统与放电系统连接,通过快速切换开关实现自用装置的供电选择,本发明采用充电、放电、自用电三种功率所需要的容量集中放置在一组电解液储液罐中,实现容量共享和容量缓存的作用,可以实现充电、放电、自用电的容量无缝互补。

    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的集中控制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47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410318.8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的集中控制方法与应用,涉及钒液流电池储能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包括BMU模块的控制、LEMS模块的控制和DTU模块的控制,所述BMU模块的控制包括以下步骤:S1、BMU通过连接电池仓的各种传感器和数据的采集汇总,以及对关键数据的校准,平滑,滤波等处理,将电池仓的数据安全可靠准确传输到BMS单元,BMS是整个液流电池的控制系统,它负责收集各BMU上传的对应电池仓的数据,汇总所有BMU的数据。本发明适用于不同级别的液流电池组接入,为大型液流储能系统的直接使用提供标准方法,采用标准的通信接口,可以方便各类品牌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直接使用,可靠性高,灵活性强。

    一种全铁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32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62783.3

    申请日:2022-12-07

    Inventor: 王晓颖 杨霖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铁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全铁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包括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所述正极电解液为铁氰酸盐、亚铁氰酸盐(铁氰化钠、铁氰化钾、铁氰化锂、亚铁氰化钠、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锂、亚铁氰化铵)中一种或多种的碱性水溶液,所述负极电解液为铁盐、亚铁盐中一种或多种与(S,S)‑乙二胺‑N,N‑二琥珀酸根络合物的碱性水溶液。本发明通过加入(S,S)‑乙二胺‑N,N‑二琥珀酸三钠作为络合剂,减轻铁离子/亚铁离子的跨膜迁移程度,增强了负极电解液的稳定性;在高pH值的条件下,能够保证正负极电解液酸碱性的匹配度;能够以较低成本有效提高全铁液流电池的循环寿命。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56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00297.X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独创的系统配置、工艺流程和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液流电池热管理耗能高、适应性差、功能单一的问题,一套热管理系统可实现自然冷却和压缩冷却双循环,一套热管理系统实现了既制冷又可制热,确保了液流电池系统运行在适宜的温度区间,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保证了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本发明具有投资运维成本低、换热效率高、运行调节方便灵活、设备集成度高、安全可靠且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少等优势,非常适合用于无人值守的大中型液流电池储能电站。

    一种以多钒酸铵为原料制备全钒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4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48078.1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多钒酸铵为原料制备全钒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提供的多钒酸铵粉末粉碎、研磨;S2:将多钒酸铵粉末转移至真空冶金炉中煅烧分解;S3:生产的块状五氧化二钒进行粉碎、研磨;S4:通过液氨分解制备氢气和氮气将五氧化二钒粉末于氢气还原炉内还原二氧化钒(VO2)和三氧化二钒(V2O3)粉末;S5:将S4制备复合粉末进行研磨,溶解于硫酸溶液;S6:对含钒母液进行测定;S7:阴极用含钒母液,阳极用硫酸溶液对其进行电解和调配,得到价态为+3.5价的全钒电解液。本发明通过采用高纯度多钒酸铵作为原料,实现了成本效益的优化;环保的尾气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一步还原技术简化了生产步骤,提高了产品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