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拆式电力载波模块的智能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54608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637606.6

    申请日:2021-06-08

    Inventor: 范琨 眭皓 王玉合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快拆式电力载波模块的智能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和电力载波模块,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电路板,以及上下结构的外壳和底座,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外壳内,外壳的顶部设有安装腔体,在安装腔体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电路板的插针穿过孔通,所述电力载波模块设置在安装腔体内,该电力载波模块的底部设有插槽用于对接插针,所述安装腔体的开口处覆盖有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等优点。

    一种断路器的防回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81897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399319.5

    申请日:2016-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的防回弹装置,该防回弹装置包括主轴(11)、焊接在主轴(11)上的悬臂(1)、设置在主轴下方用于限定悬臂转动位置的限位杆a(6)以及通过转轴b(7)与悬臂(1)连接的挂板(8),防回弹装置还包括助力板(4),该助力板(4)为弯折板,包括侧板a和侧板b,助力板(4)通过转轴a(5)与所述悬臂连接;初始状态时,侧板a位于悬臂(1)侧翼的前方;分闸状态时,挂板(8)的一端与悬臂(1)连接,挂板(8)的另一端与限位杆a(6)相切并压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防回的作用更加明显,起到防回弹减少回弹的作用,使得动触头在分闸的过程中回弹减少防止电弧的重燃,保护整个电路的烧毁。

    一种低压断路器的二次接插端子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6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098707.X

    申请日:2023-02-10

    Inventor: 范琨 王玉合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断路器的二次接插端子,包括动端子(1),支架(2),静端子(4)以及接触片(5),所述静端子(4)安装于抽屉座上,静端子(4)与动端子(1)互相插接配合,所述动端子(1)通过方螺母(3)固定于支架(2)上,所述接触片(5)固定于所述动端子(1)的接插柱上组合安装为可拆卸式的接触组,所述接触组依次并排可拆卸式地安装于支架(2)上构成模块化组合式二次接线端子。本发明对二次接线端子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支架上可以安装三个接触组,根据用户需求可以自由选择,达到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个性化配置端子组合,且多种产品通用,拆卸更换方便的目的。

    一种断路器分闸防弹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8190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398887.3

    申请日:2016-06-07

    Inventor: 眭皓 范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分闸防弹跳装置,包括主轴、锁紧件、悬臂、档杆、拉簧及副轴,悬臂焊接在主轴上,锁紧件连接在悬臂上,档杆位于悬臂下方,拉簧一端挂在副轴上,另一端挂在悬臂上,其中,锁紧件为钩状锁紧件,其前端开设有钩状结构,钩状结构的形状满足其能挂在或钩在档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传统的锁紧件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将锁紧件的端部设置成类似钩子的形状,这样成功的改变了锁紧件的质心位置,很好的利用了惯性效应加大了锁紧件向下摆动的幅度,并且由于锁紧件设计成了钩子形状,因此,可以在锁紧件向下摆动的过程中,使得锁紧件的钩状结构能挂钩在档杆上,强行阻止断路器动触头的回跳。

    一种断路器的防回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8189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399319.5

    申请日:2016-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7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的防回弹装置,该防回弹装置包括主轴(11)、焊接在主轴(11)上的悬臂(1)、设置在主轴下方用于限定悬臂转动位置的限位杆a(6)以及通过转轴b(7)与悬臂(1)连接的挂板(8),防弹回装置还包括助力板(4),该助力板(4)为弯折板,包括侧板a和侧板b,助力板(4)通过转轴a(5)与所述悬臂连接;初始状态时,侧板a位于悬臂(1)侧翼的前方;分闸状态时,挂板(8)的一端与悬臂(1)连接,挂板(8)的另一端与限位杆a(6)相切并压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防回的作用更加明显,起到防回弹减少回弹的作用,使得动触头在分闸的过程中回弹减少防止电弧的重燃,保护整个电路的烧毁。

    一种低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7109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01234.8

    申请日:2016-12-22

    Inventor: 徐琛君 眭皓 范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7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侧板、储能杠杆、储能轴、储能凸轮、储能弹簧、主轴、悬臂及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本发明通过增加第一连杆的孔距,或增加第三连杆的孔距,或同时增加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的孔距使得悬臂从断开位置到合闸位置的旋转角度β在54°‑5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增加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的孔距之和,使得悬臂从断开位置到合闸位置的旋转角度β增加到54°‑58°,解决了行业内由于机构旋转角度不足所产生的缺陷,在不减小开距的前提下,改善了断路器合闸后动、静触头的超程,对提升极限短路分断能力,运行短路分断能力和短时短路耐受电流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一种断路器的辅助开关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81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36382.7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的辅助开关,包括可调翻板、从动翻板,通过调整可调翻板与从动翻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可调翻板的高度,从而调整断路器的主轴悬臂与辅助开关敲击点之间的间距,实现不同产品中辅助开关位置的补偿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辅助开关的驱动翻板拆分成轴向可调的可调翻板与轴向不可调的从动翻板两个零件,通过调整可调翻板与从动翻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可调翻板的高度,从而调整主轴悬臂与辅助开关敲击点之间的间距,实现不同产品中辅助开关位置的补偿功能,使得辅助开关可以适应更多系列和型号的产品,保证产品的稳定运行。

    一种框架断路器抽屉座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06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890476.7

    申请日:2021-08-04

    Inventor: 范琨 眭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断路器抽屉座,包括侧板(1)、顶盖(2)、母排(3)、基座(4)、桥型触头(6)和底板(10),所述的基座(4)上设有十字型通孔(403),母排(3)可任意翻转成水平或垂直形式插入所述十字型通孔(403)内,并固定于基座(4)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框架断路器的温升,并且在方便用户水平、垂直接线可切换的同时,还能大大的降低成本。

    一种断路器分闸防弹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81901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10398887.3

    申请日:2016-06-07

    Inventor: 眭皓 范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分闸防弹跳装置,包括主轴、锁紧件、悬臂、档杆、拉簧及副轴,悬臂焊接在主轴上,锁紧件连接在悬臂上,档杆位于悬臂下方,拉簧一端挂在副轴上,另一端挂在悬臂上,其中,锁紧件为钩状锁紧件,其前端开设有钩状结构,钩状结构的形状满足其能挂在或钩在档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传统的锁紧件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将锁紧件的端部设置成类似钩子的形状,这样成功的改变了锁紧件的质心位置,很好的利用了惯性效应加大了锁紧件向下摆动的幅度,并且由于锁紧件设计成了钩子形状,因此,可以在锁紧件向下摆动的过程中,使得锁紧件的钩状结构能挂钩在档杆上,强行阻止断路器动触头的回跳。

    一种低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710983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1201234.8

    申请日:2016-12-22

    Inventor: 徐琛君 眭皓 范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侧板、储能杠杆、储能轴、储能凸轮、储能弹簧、主轴、悬臂及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本发明通过增加第一连杆的孔距,或增加第三连杆的孔距,或同时增加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的孔距使得悬臂从断开位置到合闸位置的旋转角度β在54°‑5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增加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的孔距之和,使得悬臂从断开位置到合闸位置的旋转角度β增加到54°‑58°,解决了行业内由于机构旋转角度不足所产生的缺陷,在不减小开距的前提下,改善了断路器合闸后动、静触头的超程,对提升极限短路分断能力,运行短路分断能力和短时短路耐受电流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