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11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18612.5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直流汇流方式的不可控混合整流送出风机启动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提出了适用于不可控混合整流送出的海上风电风机启动控制方法,混合整流的拓扑由不可控整流单元和双向辅助器单元组成,两者在交流侧单端并联,形成了混合换流器,为了实现海上风电场的黑启动,利用M3C直流升压变压器将高压HVDC线路的电压降低,以便为不可控混合整流提供一个低压回路,从岸上交流电网向海上风电场传输黑启动能量。当风电场开始向外输出有功功率时,该拓扑电路则利用DRU、高压直流线路HVDC和主换流器MMC构成高压回路,将有功功率从海上风电场传输到岸上交流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8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18614.4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上直流汇集系统的控保架构及运行方法包括:引入控保开关,通过控保开关将两个风电场进行互联。在正常运行阶段,用于联结两直流支路的支路控制开关保持断开状态,确保风电场间输出功率的独立性和可靠性。当故障发生时,保护装置快速检测故障,发出开关动作命令,让位于故障支路两端的支路控制开关迅速断开,实现故障支路的隔离。同时,位于两直流支路间的能量转移开关闭合,实现将故障支路对应风电场的能量有效地转移至其他直流支路上,实现能量的重新分配。因此,通过在相邻风电场的直流支路间并联能量转移开关,不仅能快速检测和隔离故障,还能实现能量的快速转移,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9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18610.6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风电的交直流混合汇集型多端直流送出结构及其运行方法包括:由柔直受端换流站、柔直送端换流站及直流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端口通过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相互并联构成的多端口直流系统,其中柔直送端换流站直接连接交流汇集的风电场;直流变压器的中压直流端口连接一台或多台集中整流器,直流变压器的中压直流端口连接一个或若干个集中整流器,每一个集中整流器连接一个交流风电机群。交流风电机群是由多台交流风电机组经交流集电线路并联构成。提升了集电系统的经济性、改善了无功电压问题、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以及降低了技术实施难度和成本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1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18617.8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的新型汇集与送出架构及其运行方法包括:通过充分利用风机导管架,提出采用集中混合整流器,对一组风机组串进行集中整流,并通过直流汇集至海上换流平台,最后经高压直流送出。该方案无需对风机进行改造,采用直流汇集,降低汇集系统损耗,减少换流平台建造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8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68288.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30/28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台风场景下漂浮式风机的载荷量化方法,包括:构建环境数据模拟框架,包括外部嵌套和内部嵌套,其中,内部嵌套用于实现浪流耦合,生成浪流场景数据,外部嵌套用于进行风浪流耦合,得到漂浮式风机外部的环境数据;构建多时间尺度载荷预测框架,将环境数据输入多时间尺度载荷预测框架中,输出长时间尺度下台风对漂浮式风机的载荷分布,其中多时间尺度载荷预测框架中包括短时间尺度动态耦合分析模型和长时间尺度载荷预测模型,短时间尺度动态耦合分析模型用于得到载荷预测样本,长时间尺度载荷预测模型用于对载荷预测样本进行预测,输出长时间尺度下的载荷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环境模拟更实际、载荷预测准确高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33898.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性海上直流送出新型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结构包括: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海上风电场和陆上电网,所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由柔直受端换流站、柔直送端换流站及风电场变压器组组成,所述柔直受端换流站和柔直送端换流站都采用M3C主电路拓扑结构,柔直受端换流站和柔直送端换流站采用直流输电线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输电成本的同时提高传输电能可靠性等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