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2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27919.4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上海申核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1R31/66 , G01R15/22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电接触的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与电接触部位相连接的若干个接触电压检出组件,用于实时检测电接触部位的接触电压;与每个接触电压检出组件相连接的若干个阈值判断电路,用于判断实时监测到的接触电压是否超过接触电压阈值;与每个阈值判断电路相连接的若干个光电耦合电路;至少一个与多个光电耦合电路连接的多点触发信号复合电路,用于输出综合触发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12270.0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换能器阻抗自适应电路及方法,该电路包括驱动阻抗模块、第一接收阻抗模块、第二接收阻抗模块,以及检测控制模块,其中,第一接收阻抗模块和第二接收阻抗模块的阻抗可调,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检测驱动阻抗模块、第一接收阻抗模块,及第二接收阻抗模块的阻抗,并计算驱动阻抗模块与第一接收阻抗模块之间的第一阻抗差值,以及驱动阻抗模块与第二接收阻抗模块之间的第二阻抗差值,基于计算结果生成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接收阻抗模块和第二接收阻抗模块的阻抗,从而使得驱动阻抗模块和第一接收阻抗模块的阻抗差以及驱动阻抗模块和第二接收阻抗模块的阻抗差满足预设条件,以消除超声波流量计的零漂,提升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67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48932.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热功率计算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方法包括基于二回路热平衡计算第一反应堆热功率;判断所述第一反应堆热功率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将所述第一反应堆热功率作为最终的反应堆热功率;如果不可用,则获取堆外核测功率和第一修正系数,通过所述第一修正系数对所述堆外核测功率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堆外核测功率,将所述修正后的堆外核测功率作为最终的反应堆热功率,所述第一修正系数为根据上一周期可用的第一反应堆热功率与堆外核测功率计算出来的。本发明的计算方法可获得尽量准确的反应堆热功率计算值,同时又兼顾瞬态过程中读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6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15996.4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核反应堆自然循环流量的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检测一回路在压力容器上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一回路压力,以及启动加热系统注入的质量流量;建立计算自然循环流量的第一方程;根据进口温度、出口温度、一回路压力以及启动加热系统注入的质量流量计算启动加热注入流的热功率;根据启动加热注入流的热功率等于一二回路换热组件的换热功率建立第二方程;联立第一方程和第二方程并求出自然循环流量。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和系统能够间接测量和计算启动加热稳态工况下堆内自然循环流量,有效监测堆内自然循环流量的情况,从而确认自然循环流量满足安全限值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824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42577.5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流量计的非流体延迟时间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采集测试模块、温度变送器和压强变送器,通过测量管道内的压强和温度得到声波传输时间,基于声波传输时间、同轴电缆延迟时间和驱动接收间隔时间得到换能器总响应时间,基于驱动电路延迟时间、接收电路延迟时间和换能器总响应时间得到非流体延迟时间,通过非流体延迟时间测试系统将所述非流体延迟时间发送至FPGA,以完成对非流体延迟时间的检测,从而准确得到非流体延迟时间,这样就能够了解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和速度分布,从而优化流体流动,减少流体阻力,提高流体的输送效率,进而保证流量测量高精度测量和干标定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6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10147.4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计安全密封结构,包括流量计管体和换能器,所述流量计管体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座,安装座侧壁上贯穿有换能器孔,换能器封装在所述换能器孔中;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引线通道,所述引线通道入口连通所述换能器孔,出口处设有引线电极,该引线电极与所述引线通道出口之间设置有接头密封结构,所述接头密封结构将所述引线通道封闭;所述换能器孔内设有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本发明将换能器与引线通道设置在安装座内部,并采用接头密封结构和第一、第二密封结构将易发生流体泄露的风险点密封,保证本流量计密封结构在高温高压的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不会将流体泄露到外部造成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95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171398.X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能供热机组堆跟机负荷调节方法及系统,所述核能供热机组堆跟机负荷调节方法包括:采集供热机组汽轮机第一级压力信号和抽汽供热流量信号;对采集得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基于所述与处理后的信号确定汽轮机负荷值;基于所述汽轮机负荷值对供热机组的反应堆功率进行调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常规逻辑回路在机组供热运行过程中反应堆功率与汽轮机负荷值偏差大的问题,提高了控制精准度,同时也解决了多曲线方式运行时因潜在的曲线切换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系统扰动,避免了供热负荷变化期间反应堆一回路系统运行参数的波动,提高了核能供热机组供热期间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8928.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21C17/00 , G21D3/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调频时防止反应堆热功率超限的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方法包括接收“一次调频命令”,将“一次调频命令”输到堆芯热功率预测模型,堆芯热功率预测模型输出第一堆芯热功率预测值;判断第一堆芯热功率预测值中任一时刻的堆芯热功率值是否都不超过运行限值,如果否,则对“一次调频命令”进行限幅,将限幅后的一次调频命令作为电功率调节命令;将电功率调节命令输入到核电厂被控对象,获取堆芯热功率实测值;根据堆芯热功率实测值和第一堆芯热功率预测值对堆芯热功率预测模型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堆芯热功率预测模型输出的第二堆芯热功率预测值作为下一个周期的初始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95487.X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N3/0455 , G06N3/096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传感器流量估算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核动力与无传感器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实际反应堆冷却系统常规运行过程中的非流量过程变量数据;以预处理后的非流量过程变量数据为输入数据,输入至训练完成的特征提取模型和流量预测模型中,经特征提取模型提取与领域无关的特征向量,该特征向量再经过流量预测模型,在线预测并输出实际系统的流量值;其中,在预测过程中,根据监测数据判断是否触发自适应迁移学习,并通过自适应迁移学习更新模型,并利用更新后的模型进行流量值在线预测。本发明可实现在简单或复杂等任意工况下高稳定性、高精度的流量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7246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21577.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22 , G21C17/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紧凑型小堆安全壳液位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安全壳液位测量技术领域,包括远传膜盒、毛细管和变送器本体,所述远传膜盒设置在安全壳内部,所述变送器本体设置在安全壳外部,变送器本体和远传膜盒之间通过毛细管相连;所述远传膜盒包括第一远传膜盒和第二远传膜盒,第一远传膜盒和第二远传膜盒分别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安全壳内壁上。本发明可实现一体化紧凑型小堆的液位测量,同时还可在安全壳外对液位测量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提升定期维护的便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