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34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73133.7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上海浦兴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曙东 , 闫国杰 , 李军代 , 罗芳艳 , 王晓杰 , 刘钢 , 陈韬 , 余乃宗 , 邓国民 , 许严 , 马广文 , 郁志刚 , 范翔 , 邱轶 , 姚凯 , 张玮 , 李江峰 , 姚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18 , G01B5/0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传感器及监测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变的方法,其中,外置传感器包括:一对固定件,固定件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第二部分伸出混凝土结构;记忆合金传感丝,设置在一对固定件之间且处于张紧状态,其两端分别与一对固定件的第二部分连接,且位于混凝土结构外部;一对导线,均与记忆合金传感丝连接,且分别位于记忆合金传感丝的两端,用于与监测器连接。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变化时,记忆合金传感丝变形,记忆合金传感丝的阻值发生变化,一对导线将记忆合金传感丝的阻值变化传输至监测器。本发明的外置传感器结构简单,可以对水中或酸碱复杂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较长周期内的损伤情况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482629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072846.1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兴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曙东 , 闫国杰 , 李军代 , 罗芳艳 , 王晓杰 , 刘钢 , 陈韬 , 余乃宗 , 邓国民 , 许严 , 马广文 , 郁志刚 , 范翔 , 邱轶 , 姚凯 , 张玮 , 李江峰 , 姚远
IPC: G01B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传感器及监测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变的方法,其中,内置传感器包括:一对固定件,固定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中;记忆合金传感丝,设置在一对所述固定件之间且处于张紧状态,其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固定件连接,位于所述混凝土结构中;一对导线,一对所述导线均与所述记忆合金传感丝连接,且一对所述导线分别位于所述记忆合金传感丝的两端,所述导线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混凝土结构中,第二部分伸出所述混凝土结构,所述导线的第二部分用于与监测器连接。本发明的内置传感器结构简单,监测方法步骤少,易操作,可以在较长周期内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应变的有效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06248026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21309014.2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上海浦兴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曙东 , 闫国杰 , 李军代 , 罗芳艳 , 王晓杰 , 刘钢 , 陈韬 , 余乃宗 , 邓国民 , 许严 , 马广文 , 郁志刚 , 范翔 , 邱轶 , 姚凯 , 张玮 , 李江峰 , 姚远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置传感器,包括:一对固定件,固定件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第二部分伸出混凝土结构;记忆合金传感丝,设置在一对固定件之间且处于张紧状态,其两端分别与一对固定件的第二部分连接,且位于混凝土结构外部;一对导线,均与记忆合金传感丝连接,且分别位于记忆合金传感丝的两端,用于与监测器连接。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变化时,记忆合金传感丝变形,记忆合金传感丝的阻值发生变化,一对导线将记忆合金传感丝的阻值变化传输至监测器。本实用新型的外置传感器结构简单,可以对水中或酸碱复杂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较长周期内的损伤情况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06248025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21291871.4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兴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曙东 , 闫国杰 , 李军代 , 罗芳艳 , 王晓杰 , 刘钢 , 陈韬 , 余乃宗 , 邓国民 , 许严 , 马广文 , 郁志刚 , 范翔 , 邱轶 , 姚凯 , 张玮 , 李江峰 , 姚远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传感器,包括:一对固定件,固定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中;记忆合金传感丝,设置在一对所述固定件之间且处于张紧状态,其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固定件连接,位于所述混凝土结构中;一对导线,一对所述导线均与所述记忆合金传感丝连接,且一对所述导线分别位于所述记忆合金传感丝的两端,所述导线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混凝土结构中,第二部分伸出所述混凝土结构,所述导线的第二部分用于与监测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内置传感器结构简单,监测方法步骤少,易操作,可以在较长周期内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应变的有效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15942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137457.2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具体为主要运用于市政道路,一种以建筑装潢垃圾生产的机制砂部分替代天然砂的混凝土。将建筑装潢垃圾通过给料、破碎、筛分、水洗后,生成机制砂;将所生成的机制砂与水、天然砂、粗骨料和水泥进行搅拌,制成建筑装潢垃圾机制砂混凝土;上述各原料的加入量(以重量份计算)为:水:150~177份;机制砂:250~262份;天然砂:250~262份;粗骨料:1010~1035份;水泥:310~325份。利用建筑装潢垃圾机制砂混凝土用于市政工程时成本低廉,一方面经济的解决了日益缺乏的天然砂资源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得建筑装潢垃圾再利用,减少城市建筑装潢垃圾,提高其利用价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