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36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5783.5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天红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21C17/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物理数值计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跟随控制棒移动燃料组件的燃耗计算方法及系统,首先在轴向材料分段的分界面位置划分轴向网格,与初始网格合并,得到控制棒棒位改变前网格;然后,确定轴向材料分段分界面位置划分轴向网格,与初始网格合并,得到控制棒棒位改变后网格;对控制棒棒位改变后网格进行偏移,得到偏移后网格;最后,计算控制棒棒位改变前网格中每个网格,对偏移后网格中每个网格的燃耗权重;根据燃耗权重,以及控制棒棒位改变前网格中每个网格的燃耗值,计算得到偏移后网格中每个网格的燃耗值;能够保证燃耗计算网格和中子学计算网格的匹配,在不减小计算网格的基础上提高了对燃耗的计算精度,保证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61524.9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天红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晶硅中子匀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单晶硅中子匀照装置包括结构体、涂层吸收体、多个水槽和多个吊装组件,涂层吸收体涂覆在结构体的外壁面的中间区域,水槽开设在结构体的外壁面上,且分别位于对应涂层吸收体的两端,吊装组件分别安装在结构体的顶部,用于和外部驱动机构连接,实现结构体上下移动;涂层吸收体、水槽和结构体分别具有不同的中子吸收截面的材料,使得涂层吸收体、水槽和结构体具有轴向不同的中子吸收能力。本发明通过上下移动占用空间小、重量轻的中子屏,有效控制大尺寸中子辐照掺杂单晶硅在核反应堆整个运行寿期内电阻率轴向均匀度,避免了对尺寸大、重量大的硅锭的翻转或移动倒立操作,降低单晶硅破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9690.X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天红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钒自给能探测器的单晶硅中子辐照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核工程领域。其中,基于钒自给能探测器的单晶硅中子辐照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得到燃耗深度与燃料组件核素成分的对应关系和燃料组件的轴向燃耗分布与燃料循环、燃耗深度的对应关系,进而计算得到辐照孔道热中子注量率与燃耗循环、燃耗深度的对应关系;以与辐照孔道热中子注量率不超过给定阈值的位置作为探测器安装区域,利用活化箔标定安装在探测器安装区域的钒自给能探测器信号与辐照孔道热中子注量率的对应关系,从而利用钒自给能探测器对单晶硅热中子注量率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3013.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7/36 , G21C17/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核电源启动系统及方法以及核反应堆,其中,核电源启动系统适用于启动核反应堆,核反应堆包括堆芯,其中堆芯包括转鼓和基体,核电源启动系统包括:测量单元,测量单元包括多个堆外探测器,堆外探测器用于探测核反应堆的多个堆芯信号;智能监测单元,智能监测单元接收并分析多个堆芯信号,并根据堆芯信号获取堆芯的多个堆芯参数;控制单元,智能监测单元根据多个堆芯参数对控制单元发送控制转鼓的控制指令,控制单元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转鼓的转动角度以及转动速率。本申请提供的核电源启动系统及方法以及核反应堆能够根据反应堆的实时状态控制转鼓以实现自动调整优化启堆过程,进一步保证核反应堆的启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51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0142925.X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裂变型核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重水堆中生产钼‑99同位素的含支撑棒的辐照靶件,包括燃料棒束;燃料棒束包括若干根燃料元件、焊接在若干根燃料元件两端的端板;至少有一根所述燃料元件包括内部至少含有两个通孔的支撑棒、嵌设在支撑棒的通孔内的浓铀芯子,浓铀芯子为235U富集度在15.0wt%~20.0wt%的浓铀材料,所述通孔沿支撑棒的轴向布置。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利用重水堆不停堆换料的特点,可以利用现有反应堆不间断的生产短半衰期的99Mo,不必专门建设新的辐照设施,使用浓缩铀生产99Mo效率高、品质好,即比活度高,使用本发明涉及的辐照靶件生产99Mo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核电厂发电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4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15184.7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子探测器灵敏度的标定装置和标定方法,标定装置包括:设于堆芯活性区的支座组件,设有第二孔道和第一孔道;用于连接待测探测器的传输系统;信号采集装置,用于连接标准探测器和待测探测器;其中,第二孔道用于容纳标准探测器;传输系统用于将待测探测器转运至第一孔道;信号采集装置用于获取处于第二孔道的标准探测器的电流值、以及处于第一孔道的待测探测器的电流值。本申请的标定装置为自供电类型无需外部供电,同时本申请的标定试验过程中,不需要起停堆,可以在不影响反应堆其他运行任务的情况下完成标定试验,标定过程无需等待,从而显著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4935.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微堆的堆芯功率监测系统,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热管微堆的堆芯功率监测系统包括用于获取堆外探测器信号和堆芯状态信息的数据采集单元,以及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连接的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功率水平监测单元和功率分布监测单元,其中,所述功率水平监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堆外探测器信号和所述堆芯状态信息得到堆芯功率水平,所述功率分布监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堆外探测器信号和所述堆芯状态信息得到堆芯功率分布。基于该堆芯功率监测系统可实现快速、准确地监测热管微堆的堆芯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4034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0413679.7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重水堆生产C‑14同位素的靶件,包括连接棒和端板,围绕所述连接棒设置有靶筒组件或吸收棒组件,并通过在靶筒组件或吸收棒组件的排列位置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所述端板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棒与上方定位机构相连接并对靶件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靶件放置于重水堆堆芯内,利用热中子的辐照生成C‑14同位素,可实现C‑14同位素的工业化生产,有助于解决C‑14的生产能力,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取得国际同位素交易市场话语权,促进国内生物医药、环保、同位素标记检测等行业的发展,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14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1503388.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32 , G21C5/02 , G21C5/06 , G21C15/257
Abstract: 一种展平温度的堆芯结构,包括燃料组件,燃料组件包括基体、燃料棒和热管。其中,基体的轴截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基体轴向延伸的安装孔,安装孔沿第一方向排布为平行的多列,与第一方向成60°夹角的第二方向上安装孔也排布成列,沿基体边缘排布的安装孔与边缘具有相同的最小距离。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每两条热管之间设置有两条燃料棒;沿基体边缘排布的燃料棒中,相邻两条燃料棒中的一条替换为空位。多个燃料组件密铺排布形成堆芯结构。该堆芯结构能够有效实现温度展平,避免局部过热,从而提高热管微堆的效率与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管微堆。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989729.0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伴随体的辐照靶组件,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生产领域,包括:包括辐照靶和伴随体,所述伴随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辐照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靶的外侧包裹有靶件外壳,所述辐照靶的内部包裹有待辐照材料,所述伴随体的外侧设置有壳体,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子吸收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端板。本发明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子吸收体,利用中子吸收体抵消辐照靶移动对反应堆核特性的影响实现不停堆的辐照靶装卸操作,提高反应堆开展辐照试验过程的运行稳定性,避免因短周期、连续性辐照操作导致的反应堆频繁停堆与启动,减轻反应堆运行工作压力,提升反应堆运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