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384010.4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工程设计领域,提供了基于SysML活动图的核工程设计功能分配方法及系统,首先,对手动/自动判别问题进行分类分层处理,规范问题,利用活动图表征分配判别问题,自动生成可复用的活动图;通过运行活动图,开始启发式分配逻辑决策过程;最后,记录决策过程中的活动环节,形成核工程设计中组件功能分配设计依据。为核工程设计中结构组件应实现的系统功能进行手动/自动实现方式判别时提供自动化辅助工具,有利于降低功能的手动/自动功能分配的错误率,提高分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38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469005.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40/177 , G06F16/11 , G06F16/906 , G06F16/2455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管道自动化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获取管道包编号;S102,将管道包快照表与固化表分类对比,并将差异项信息记录在差异项表格中;S103,存在差异项时,从快照表中生成设计输入,并创建最新版本分析任务;S104,按差异化流程执行分析任务,监听进展情况;S105,任务完成后,将快照表信息更新到固化表内,同时触发下游物项分析流程。本发明打破了管道分析过程专业接口,可以使设计人员免除如确定标的、获取输入、常规管系分析、判断受影响物项这种机械式工作,实现人尽其用,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08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48415.0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时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F18/2431 , G06F16/245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网故障检测及维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供热网中各供热管道及供热设备的位置信息和实时运行数据;根据获取的实时运行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的对比进行故障分析,评估安全系数等级,根据位置信息、故障分析结果和安全系数等级,匹配最适合的运维人员,并下发预警信息;在完成供热网故障维修后,根据实时运行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再次对比,判断故障是否解决,若否,则更新安全系数等级,重新匹配运维人员,直至故障解决。本发明实现了对供热网的实时监测与故障检测,并能够对故障进行及时响应与预警,提高维修效率,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261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648179.2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时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热量表数据采集器、远程抄表系统及方法,包括有主控模块、时钟模块、存储模块、用于通信连接远程抄表服务器的通讯模块、M‑Bus信号收发模块、M‑Bus通道切换模块和多个用于物理对接支持M‑Bus协议的热量表的M‑Bus接口,其中,主控模块用于通过定时唤醒、醒后主动抄表检查、通道切换抄表、抄后主动上传检查和自动上传数据等流程环节,实现热量表数据的超低功耗采集并转发上传,解决了热量表抄收数据存在供电困难和功耗高的问题,提高热量表数据抄收成功率和热量表数据响应速度,使得远程抄表网络可更加快速及灵活,使采集器支持热量表数量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4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092541.0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时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板换电动调节阀的智能PID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阀门的实际输出值;将实际输出值重新输入PID调节器中,通过鹈鹕优化算法对PID调节器中的PID调节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优PID调节参数;利用最优PID调节参数对阀门进行PID控制。通过鹈鹕优化算法确定最优PID调节参数,当通过最优PID调节参数进行阀门的PID控制时,完成PID控制的时间最短。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08327.1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壳外表面水膜流动性能模拟的耦合仿真方法及系统,通过CFD仿真软件,导入安全壳几何模型,并生成网格并进行CFD计算,本发明利用参数模型替代了水分配装置局部结构的CFD仿真,避免了精细网格的生成和CFD求解的困难,可大幅缩减网格数量,节省计算成本和人力资源,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206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28520.0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时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供热场景的服务器混合部署方法及系统,涉及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将本地供热子系统的监控数据采集功能部署在边缘计算端,采集本地供热子系统的监控数据上传给本地服务端;本地服务端对数据进行筛选,将具备大数据分析应用价值的监控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将供热应用服务程序分布式部署在两个不同的云服务器,进行实时双机热备,而且对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制定运行控制指令,通过本地服务器下发到供热子系统的动作设备,控制供热子系统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基于云端热备、本地备份,通过采用混合部署的技术,实现云服务的实时热备,还利用云服务和边缘计算能力的互为备用的方式,有效缓解云计算带来的潜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784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34811.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10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厂功能模型的关键重要设备及部件识别方法及系统,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关键重要设备造成的电厂最终影响的完整模型;步骤2、筛选造成电厂最终影响的关键电厂功能;步骤3、基于关键电厂功能筛选支持电厂功能的关键功能分组;步骤4、分析关键功能分组的关键重要设备,并筛选目标关键重要设备及对应的故障模式;步骤5、分析目标关键重要设备中影响故障模式的部件,并分析得到关键重要部件。上述基于电厂功能模型的关键重要设备及部件识别方法,采用多层级影响评估及传递,逐层识别关键重要设备,并结合PSA的分析经验,能够从上至下功能传递和从下至上故障模式分析迭代,既能够保证不遗漏,也可以尽可能缩小关键重要设备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267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27726.0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F04D29/041 , F04D29/046 , F04D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向力平衡装置及化容上充泵,轴向力平衡装置包括平衡盘、平衡套、推力轴承及轴承座,平衡盘和平衡套套设于转轴外侧并安装于介质侧,平衡盘和平衡套之间沿转轴轴向具有第一间隙;推力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转轴上还套设有非驱动端轴承体和非驱动端轴承压盖,轴承座一端与非驱动端轴承压盖相抵接,另一端与非驱动端轴承体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其中,第二间隙内设有至少一个弹性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且两端分别与轴承座和非驱动端轴承体相抵接。上述平衡装置,在第二间隙内设置弹性件,实现轴向力由平衡盘全部承担,推力轴承不承担泵的轴向力,只承担弹性件的弹力,如此实现第一间隙的自动调节,使轴向力始终达到动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58891.8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23213 , G06F18/10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核电系统运行异常根因定位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采集的数据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系数矩阵;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系数较大的聚簇的临界值作为特征阈值;采用LightGBM算法对实时数据进行异常识别,并得到异常测点序列;基于特征阈值和相关系数矩阵,得出异常测点序列的影响序列,计算相关系数权重并得出最终根因测点位置。上述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核电系统运行异常根因定位方法,基于相关性分析能够自适应系统工况的变化情况,自动定位根因测点,可以表征系统运行异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