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380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454795.3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高压爆破阀流阻模拟装置件标定测试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按照工程实际系统管道布置配置1:1的管道结构、尺寸、管件的爆破阀流阻模拟件标定工装,实现高压爆破阀流阻模拟件在应用于工程系统调试前性能测试,通过该标定工装实现高压爆破阀流阻模拟件的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真实精度准确测量、实现爆破阀流阻模拟件本体流阻的准确计算分析、实现爆破阀流阻模拟件测量能力验证,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5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291807.0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 G21C15/02 , G21C15/14 , G21C15/24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流阻试验临措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连接水源至用户箱体之间的供水管线、提供动力的给水泵组、从用户箱体至排水地坑的排水管线、阀门、仪表和管件等附件,根据不同的阀门在线控制不同用户箱体的补水路径,并通过排放管线上设置的流量计进行数据采集,进而达到数据分析及试验结果评估的目的。本发明整合度高、可移植性强,可整体拆卸直接用于相同堆型核电厂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流阻试验,或以方案为指导用于后续相似AP/CAP堆型核电厂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系统调试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462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0397965.4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水下快速隔离的装置,包括分瓣锁紧装置组件(A)、一体式过渡件组件(B)、气动隔离组件(C)、升降式门型支撑装置(D)、气动隔离装置控制单元(F)、IRWST水箱安注管线(G)和应急供气单元(N);应急供气气源或不间断供电电源均自动切换投用,保证气动隔离装置在水下运行期间安全、可靠,防止试验期间因气源、电源丧失导致气动隔离装置异常开启。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1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0427181.1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32 , F16M1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水下动压传感器安装装置,它包括安装基座、中空套管支撑和T型套管,安装基座焊接于IRWST水箱的内表面上,中空套管支撑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安装基座上,中空套管支撑的顶部垂直固定有T型套管的迎流面,中空套管支撑中设置有动压传感器的本体,动压传感器的感压膜片设置在T型套管的迎流面上,动压传感器的电缆从中空套管支撑中引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根据具体安装载体进行适用性调整,有效地减少临时装置安装对机组正式设备造成的影响,减小动压传感器迎流面与IRWST水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确保动压传感器所测数据与IRWST水箱内壁面平行度一致,实现传感器所测数据与IRWST水箱内壁面动态冲击载荷一致,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208859.6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3/4038 , G06T7/80 , G06V10/74 , G06V1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传感器数据的安全壳表面区域鲁棒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传感器数据的预拼接;S1.1、像素偏移;S1.2、角度偏移;S1.3、刚体变换矩阵;S2、图像细节锐化;S3、基于视觉特征的精拼接;S4、拼接图像融合。本发明首先利用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匹配,快速划定下一帧图像的拼接位置;然后利用视觉特征在小范围内进行精匹配,降低了匹配搜索区域,提高了拼接算法的效率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82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204465.3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1/43 , G21C17/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检测爬壁机器人的行进轨迹控制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对传感器进行配置;步骤2、约束测算;步骤3、开启方向角测量;步骤4、机器人方向角初对准;步骤5、保持机器人方向行进;步骤6、机器人转向。本发明行进方向控制和倾覆检测采用同一套传感器,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同时降低了研制成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