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3331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14581.0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G21C7/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长寿命中子吸收材料,它由名义组分为(Tbx,Dy2-x)HfO5(1.3≤x≤1.95)的分散粉体、高致密度块状或圆柱状物体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立方萤石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性能良好,辐照肿胀小。熔点高于1500℃,室温到熔化过程无相变,使用温度限值明显高于Ag-In-Cd合金(熔点800℃),热工安全裕量更大,中子吸收价值显著提升,损耗速率显著减缓,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3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714581.0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G21C7/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长寿命中子吸收材料,它由名义组分为(Tbx,Dy2‑x)HfO5(1.3≤x≤1.95)的分散粉体、高致密度块状或圆柱状物体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立方萤石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性能良好,辐照肿胀小。熔点高于1500℃,室温到熔化过程无相变,使用温度限值明显高于Ag‑In‑Cd合金(熔点800℃),热工安全裕量更大,中子吸收价值显著提升,损耗速率显著减缓,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147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50646.X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D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状态监测与分析系统,它包括至少二个监测服务器、至少二个分析服务器和至少二个显示终端,所述监测服务器与所述分析服务器之间通过网闸互相通讯连接,所述监测服务器和所述分析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显示终端互相通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的状态连续监测,可实时产生核理论数据库,在线计算获取堆芯运行状态参数,可每分钟与设计限值对比分析,从而大大增强核电厂操纵员对堆芯运行状态的监督,进一步提升核电厂的运行灵活性,保障核电厂安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87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82871.8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安全壳反应堆安全系统及反应堆系统,包括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内设有堆芯挡板,其特征在于,压力容器固定在内层安全壳内,内层安全壳顶部设有外层安全壳,内层安全壳顶部和外层安全壳均位于安全壳冷却水箱内部,且安全壳冷却水箱的箱壁上还固定有空气管道,堆芯挡板外侧的压力容器空间内设有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接入安装有阀门的余热排出循环管道中,余热排出循环管道安装有位于安全壳冷却水箱内的换热器,压力容器与安注水箱连通,压力容器还安装有第一卸压组件,堆芯挡板还具有自然循环口,自然循环口处设有旁通自然循环阀,采用本发明的安全系统结构简单,适用于小型反应堆。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7647.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型反应堆堆内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全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进出口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的内部安装有堆芯支撑下板,所述堆芯支撑下板的上方设置有反应堆堆芯;铂电阻温度计,布置在所述压力容器的肩部且远离所述反应堆堆芯处,所述铂电阻温度计能够测量所述反应堆堆芯的出口温度;K型热电偶,布置在反应堆堆芯的活性区以下和所述堆芯支撑下板以上,所述K型热电偶能够测量所述反应堆堆芯的入口温度。本发明可以准确、可靠地测量反应堆进出口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1738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910677143.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16L59/02 , G06F30/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高效气膜隔热结构,包括一良好密封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内设置有被保护物件,所述被保护物件的四周设置有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所述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层,所述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之间设置有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良好密封的金属壳体和被保护物件之间形成高热阻的聚氨酯泡沫气膜,显著地减缓热量向内层传递,同时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使得向内的导热和辐射传热进一步减缓,从而在被保护物件与外部高温之间形成高效的隔热层,大大提高重要物件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1738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677143.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高效气膜隔热结构,包括一良好密封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内设置有被保护物件,所述被保护物件的四周设置有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所述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层,所述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之间设置有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良好密封的金属壳体和被保护物件之间形成高热阻的聚氨酯泡沫气膜,显著地减缓热量向内层传递,同时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使得向内的导热和辐射传热进一步减缓,从而在被保护物件与外部高温之间形成高效的隔热层,大大提高重要物件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1719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3281.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栅格结构及定位格架,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格架栅元无法应用于细径燃料棒稠密布置的问题,保证了对燃料棒的夹持固定效果,具体方案如下:包括若干支撑栅元和固定连接单元,所述支撑栅元为异型管结构,若干异型管相互拼接排列组成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的四周固定一圈外条带,所述固定连接单元间隔设置在方形结构内;所述异型管的管壁沿其环向间隔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夹持燃料棒的夹持部,异型管的其余管壁作为连接部与邻近异型管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582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10684.2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化的高功率密度反应堆燃料排列结构,涉及反应堆燃料技术领域,包括:堆芯下板、堆芯上板和燃料棒本体,所述燃料棒本体底端内插在堆芯下板,燃料棒本体的顶端内插在堆芯上板,所述燃料棒本体采用三角形紧密排布,有利于减小压力容器尺寸,提高功率密度。所述堆芯下板与堆芯上板边缘皆均匀设置有流水孔,所述燃料棒活性区底部和顶部设置非活性区。本发明燃料棒非活性区为扭转设计,可达到搅混冷却剂的效果,使得堆芯冷却剂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取消了额外复杂的搅混部件设计,有效增加反应堆经济性,同时也取消搅混结构与燃料棒之间的应力,有效提升了反应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2876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53412.X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燃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空的十字扭转型耐高温燃料棒,包括燃料棒本体,燃料棒本体活性区底部截面为扭转“十”字形状,且燃料棒本体内部为圆形中空结构;所述燃料棒本体活性区域的外部由底部截面沿中轴线向上延伸并绕中轴线旋转,所述燃料棒本体的上下端均设有同心圆管;本发明通过燃料棒自身扭转达到搅混冷却剂作用,减少了堆芯复杂的搅混装置(如格架、绕丝等);同时燃料棒本体内部设计为中空结构,能够使冷却剂在燃料棒本体内部流动,进而可有效冷却燃料棒,保证了高功率密度反应堆以及事故期间的燃料棒安全性;燃料棒两端采用同心圆管结构,方便对燃料棒进行安装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