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0740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972472.7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虹吸破坏试验研究系统,其包括:台架主体,上水箱,下水箱,试验管路,回水管路,溢流排污管路,仪表及控制系统;试验时由于虹吸作用,所述上水箱的水流至所述下水箱,当液位下降到虹吸破坏孔以下时,空气被吸入所述试验管路,随着所述上水箱液位不断下降,吸入的空气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直至虹吸现象结束,试验结束;其间,各压力信息、液位信息和流量信息被记入到采集系统内。本发明提供的虹吸破坏试验研究系统,采用了符合工程实际的1:1试验,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虹吸破坏现象的各种因素,台架回路设计合理,并采用了可视化观察的方式,试验研究系统将理论研究和工程验证相结合,适用性较广,可靠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207318261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1344070.4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虹吸破坏试验研究系统,其包括:台架主体,上水箱,下水箱,试验管路,回水管路,溢流排污管路,仪表及控制系统;试验时由于虹吸作用,所述上水箱的水流至所述下水箱,当液位下降到虹吸破坏孔以下时,空气被吸入所述试验管路,随着所述上水箱液位不断下降,吸入的空气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直至虹吸现象结束,试验结束;其间,各压力信息、液位信息和流量信息被记入到采集系统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虹吸破坏试验研究系统,采用了符合工程实际的1:1试验,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虹吸破坏现象的各种因素,台架回路设计合理,并采用了可视化观察的方式,试验研究系统将理论研究和工程验证相结合,适用性较广,可靠性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20575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85431.2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F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5/10
Abstract: 一种乏燃料储运容器,包括:外屏蔽保护壳、冷凝热管和用于放置乏燃料的容器主体,其中:容器主体内充有冷却介质且设置于外屏蔽保护壳中,容器主体顶部设有伸入容器主体内部的上升热管和下降热管,冷凝热管两端分别与上升热管和下降热管相连,上升热管另一端位于冷却介质的液面上方,下降热管的另一端位于冷却介质中。本发明实现了乏燃料从卸出反应堆到最终后处理厂的一站式模块化综合管理,大大节省了乏燃料存储、运输和管理的费用,提高了乏燃料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具有小型化,轻型化,模块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6093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0182134.9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9K5/14 , C01B32/205
Abstract: 一种强化临界热流密度的石墨膜及其制备方法,根据实际功率情况将石墨膜裁剪成所需要的形状,然后将裁剪好的石墨膜两端分别与电极固定后置于沸水中通电或者通电升温后直接在石墨膜上喷射液滴,进行沸腾传热,得到表面均匀多孔的石墨膜。本发明通过沸腾方法制得了临界热流密度强化的石墨膜,临界热流密度值得到大幅提升;无需其他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表面处理手段,降低了成本,扩大了石墨膜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86093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82134.9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14
Abstract: 一种强化临界热流密度的石墨膜及其制备方法,根据实际功率情况将石墨膜裁剪成所需要的形状,然后将裁剪好的石墨膜两端分别与电极固定后置于沸水中通电或者通电升温后直接在石墨膜上喷射液滴,进行沸腾传热,得到表面均匀多孔的石墨膜。本发明通过沸腾方法制得了临界热流密度强化的石墨膜,临界热流密度值得到大幅提升;无需其他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表面处理手段,降低了成本,扩大了石墨膜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06040222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1016379.6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F5/10
Abstract: 一种乏燃料储运容器,包括:外屏蔽保护壳、冷凝热管和用于放置乏燃料的容器主体,其中:容器主体内充有冷却介质且设置于外屏蔽保护壳中,容器主体顶部设有伸入容器主体内部的上升热管和下降热管,冷凝热管两端分别与上升热管和下降热管相连,上升热管另一端位于冷却介质的液面上方,下降热管的另一端位于冷却介质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乏燃料从卸出反应堆到最终后处理厂的一站式模块化综合管理,大大节省了乏燃料存储、运输和管理的费用,提高了乏燃料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具有小型化,轻型化,模块化的特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