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1044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19353.8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复合核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芯块以UO2单晶为燃料颗粒,将SiC及金刚石粉体作为所述UO2单晶燃料颗粒间的连接介质,在混合后的所述燃料颗粒和所述连接介质外包裹外表面保留无燃料区。本发明所研发的新型UO2单晶/金刚石复合燃料将采用少量的第二相SiC对UO2单晶进行黏合,用UO2-高热导金刚石/SiC相-UO2的结合方式替代传统的UO2-UO2晶界的结合方式,有效的抵消了由于UO2导热方向性带来的自我阻碍和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7104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519353.8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复合核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芯块以UO2单晶为燃料颗粒,将SiC及金刚石粉体作为所述UO2单晶燃料颗粒间的连接介质,在混合后的所述燃料颗粒和所述连接介质外包裹外表面保留无燃料区。本发明所研发的新型UO2单晶/金刚石复合燃料将采用少量的第二相SiC对UO2单晶进行黏合,用UO2‑高热导金刚石/SiC相‑UO2的结合方式替代传统的UO2‑UO2晶界的结合方式,有效的抵消了由于UO2导热方向性带来的自我阻碍和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4300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32404.6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入口管道(2)、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入口隔离阀(3)、热交换器(4)、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出口管道(5)、汽动泵(6)、汽动泵出口隔离阀(7)、汽动泵出口管道(8)、汽动泵旁路管道(9)、汽动泵旁路隔离阀(10)、汽动泵蒸汽入口管道(11)、汽动泵入口隔离阀(12)、水箱(13)及蒸汽发生器(14);该系统利用汽化及冷凝的方式,依靠密度差驱动流体在系统内形成自然循环,带出堆芯余热带出堆芯余热。
-
公开(公告)号:CN212847699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0643220.7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入口管道(2)、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入口隔离阀(3)、热交换器(4)、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出口管道(5)、汽动泵(6)、汽动泵出口隔离阀(7)、汽动泵出口管道(8)、汽动泵旁路管道(9)、汽动泵旁路隔离阀(10)、汽动泵蒸汽入口管道(11)、汽动泵入口隔离阀(12)、水箱(13)及蒸汽发生器(14);该系统利用汽化及冷凝的方式,依靠密度差驱动流体在系统内形成自然循环,带出堆芯余热带出堆芯余热。
-
公开(公告)号:CN207909507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21426372.6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其由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及水箱、稳压装置以及相应的管道和阀门组成,所述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包括压力容器侧换热器和水箱侧换热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针对一体化全自然循环小型堆,采用非能动的设计理念,利用系统环路内流体的汽化及冷凝带出堆芯余热,并将电厂带至安全状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