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7351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012014.0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降防异物燃料组件下管座,其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方的下管座格板;所述的下管座格板包括两层板,其中一层板为大孔板,另一层为设置在大孔板上方或下方的栅格板;所述的栅格板为垂直薄片构成的网状栅格结构;所述的大孔板为与栅格板尺寸相吻合的平板结构,大孔板上均匀排列多行多列大小流水孔;在俯视投影上每个大圆流水孔都被栅格板的栅格划分为多份,每个大圆流水孔位置设置避开燃料棒的投影位置。本发明所述的燃料组件下管座通过大孔板和栅格板的配合,具有均匀的流量分配功能,同时实现下管座强度、压降和防异物功能的平衡。栅格板结构确保了孔径增大后依然有充足的异物过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24735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012014.0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降防异物燃料组件下管座,其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方的下管座格板;所述的下管座格板包括两层板,其中一层板为大孔板,另一层为设置在大孔板上方或下方的栅格板;所述的栅格板为垂直薄片构成的网状栅格结构;所述的大孔板为与栅格板尺寸相吻合的平板结构,大孔板上均匀排列多行多列大小流水孔;在俯视投影上每个大圆流水孔都被栅格板的栅格划分为多份,每个大圆流水孔位置设置避开燃料棒的投影位置。本发明所述的燃料组件下管座通过大孔板和栅格板的配合,具有均匀的流量分配功能,同时实现下管座强度、压降和防异物功能的平衡。栅格板结构确保了孔径增大后依然有充足的异物过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177777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13006.8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刚度减小勾挂风险的燃料组件栅格,其由若干金属条带相互正交配插构成方形栅格结构,并且在交叉位置处焊接固定;位于栅格外围的条带为外条带,位于栅格内部的条带为内条带;所述的外条带的上、下两端均连续设置有向内折弯的导向翼;其所述的每个导向翼的内部进行压印,在压印形成的压痕中间开有插槽;所述的内条带的上下两端布置加强翼,加强翼分别插入对应的导向翼的插槽内,通过焊接方式将加强翼与导向翼固为一体结构。本发明通过在内条带的两端设置加强翼,并与压印处理过的外条带导向翼配插、焊接后固为一体,从而达到提高栅格刚度、强化导向翼抗弯曲的能力,以及防止导向翼损伤、减小勾挂风险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8710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011973.0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增强型混合叶片的核燃料组件栅格,在每个栅格条带的侧壁上均设有上下两个刚凸,以及位于两个刚凸之间的一个弹簧,以对燃料棒进行夹持;其在每个栅格条带的下方或上方开有槽,相邻栅格条带通过槽上下交叉连接;在栅格条带交叉点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增强型混合叶片,以对流过的流体进行搅混;所述的增强型混合叶片为封闭结构;在栅格条带交叉点下方1~20mm范围内的中轴线上设置有腔室,通过在腔室处进行焊接实现栅格条带之间固定。本发明增强型混合叶片与条带交叉处形成封闭区域,显著提高了混合叶片对流体的搅混扰动。通过在混合叶片下方设置焊接腔室,确保搅混格架的整体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7777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13006.8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刚度减小勾挂风险的燃料组件栅格,其由若干金属条带相互正交配插构成方形栅格结构,并且在交叉位置处焊接固定;位于栅格外围的条带为外条带,位于栅格内部的条带为内条带;所述的外条带的上、下两端均连续设置有向内折弯的导向翼;其所述的每个导向翼的内部进行压印,在压印形成的压痕中间开有插槽;所述的内条带的上下两端布置加强翼,加强翼分别插入对应的导向翼的插槽内,通过焊接方式将加强翼与导向翼固为一体结构。本发明通过在内条带的两端设置加强翼,并与压印处理过的外条带导向翼配插、焊接后固为一体,从而达到提高栅格刚度、强化导向翼抗弯曲的能力,以及防止导向翼损伤、减小勾挂风险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87107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11973.0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增强型混合叶片的核燃料组件栅格,在每个栅格条带的侧壁上均设有上下两个刚凸,以及位于两个刚凸之间的一个弹簧,以对燃料棒进行夹持;其在每个栅格条带的下方或上方开有槽,相邻栅格条带通过槽上下交叉连接;在栅格条带交叉点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增强型混合叶片,以对流过的流体进行搅混;所述的增强型混合叶片为封闭结构;在栅格条带交叉点下方1~20mm范围内的中轴线上设置有腔室,通过在腔室处进行焊接实现栅格条带之间固定。本发明增强型混合叶片与条带交叉处形成封闭区域,显著提高了混合叶片对流体的搅混扰动。通过在混合叶片下方设置焊接腔室,确保搅混格架的整体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134386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20018916.0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刚度减小勾挂风险的燃料组件栅格,其由若干金属条带相互正交配插构成方形栅格结构,并且在交叉位置处焊接固定;位于栅格外围的条带为外条带,位于栅格内部的条带为内条带;所述的外条带的上、下两端均连续设置有向内折弯的导向翼;其所述的每个导向翼的内部进行压印,在压印形成的压痕中间开有插槽;所述的内条带的上下两端布置加强翼,加强翼分别插入对应的导向翼的插槽内,通过焊接方式将加强翼与导向翼固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条带的两端设置加强翼,并与压印处理过的外条带导向翼配插、焊接后固为一体,从而达到提高栅格刚度、强化导向翼抗弯曲的能力,以及防止导向翼损伤、减小勾挂风险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3070777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16864.3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降防异物燃料组件下管座,其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方的下管座格板;所述的下管座格板包括两层板,其中一层板为大孔板,另一层为设置在大孔板上方或下方的栅格板;所述的栅格板为垂直薄片构成的网状栅格结构;所述的大孔板为与栅格板尺寸相吻合的平板结构,大孔板上均匀排列多行多列大小流水孔;在俯视投影上每个大圆流水孔都被栅格板的栅格划分为多份,每个大圆流水孔位置设置避开燃料棒的投影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料组件下管座通过大孔板和栅格板的配合,具有均匀的流量分配功能,同时实现下管座强度、压降和防异物功能的平衡。栅格板结构确保了孔径增大后依然有充足的异物过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3070780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16813.0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增强型混合叶片的核燃料组件栅格,在每个栅格条带的侧壁上均设有上下两个刚凸,以及位于两个刚凸之间的一个弹簧,以对燃料棒进行夹持;其在每个栅格条带的下方或上方开有槽,相邻栅格条带通过槽上下交叉连接;在栅格条带交叉点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增强型混合叶片,以对流过的流体进行搅混;所述的增强型混合叶片为封闭结构;在栅格条带交叉点下方1~20mm范围内的中轴线上设置有腔室,通过在腔室处进行焊接实现栅格条带之间固定。本实用新型增强型混合叶片与条带交叉处形成封闭区域,显著提高了混合叶片对流体的搅混扰动。通过在混合叶片下方设置焊接腔室,确保搅混格架的整体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2178067U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20272439.1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IPC: G21C1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水堆乏燃料干式贮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重水堆乏燃料干式贮存模块。该模块整体为由位于上部的顶板、中部的围墙和位于下部的底板构成的长方体混凝土结构;在模块的内部设置有成矩形网格阵列排布的贮存筒,贮存筒的顶部预埋在顶板中,悬挂于顶板上,贮存筒的底部与底板之间有间隙;在每个贮存筒的顶部设置有屏蔽塞;在围墙相对两侧的墙面的顶部分别均布有若干个出气口,墙面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进气口;在每个贮存筒的底部分别有约束键预埋在底板中,约束键上端位于贮存筒内;在每个贮存筒的底部还分别有通风管和排水管向下以倾斜的方式引出到模块外面。该模块取消了隔热板,既节约了建造成本,又缩短了建造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