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494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357084.X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方法及系统,利用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烟气余热和热网蒸汽进行制热和制冷,将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余热锅炉排放的烟气送入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喷淋的中间介质吸收烟气余热,并根据制冷或制热工况温度设定值调节中间介质的出口温度;吸收烟气余热后,中间介质进入余热利用模块的吸收式热泵机组;制冷时中间介质与热网供热蒸汽在汽水混合器中进一步升温,再进入热水型吸收式溴化锂机组实现余热制冷;制热时中间介质与热网供热蒸汽一同进入蒸汽型吸收式溴化锂机组实现余热制热。本发明显著提升机组热效率同时可为用户提供冷、热空调负荷,扩展了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92824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811096020.8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燃气轮机性能劣化程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采集燃气轮机连续两次离线水洗周期内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压气机离线水洗后燃气轮机性能劣化预测模型;(2)基于燃气轮机性能劣化预测模型得到燃气轮机任意工况下因叶片积垢导致的机组性能指标随时间的劣化趋势,通过将机组清洁工况下的性能与脏污工况下的性能进行对比,定量得到机组性能的劣化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模型便捷、方法灵活等特点,避免了性能试验所需要的大量人工和设备费用,并且可用于机组的实时性能状态监测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00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0799207.2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经济性的余热利用系统,它包括一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以提高所述进口空气的温度;以及一设置在余热锅炉与所述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之间的主路烟道,所述主路烟道包括一进气烟道和一排气烟道,所述进气烟道设置在余热锅炉的低温省煤器烟气侧进口烟道与所述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进口之间将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余热传递给所述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所述排气烟道设置在所述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低温省煤器烟气侧出口烟道之间将所述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换热后的烟气传送给所述余热锅炉。本发明采用从所述余热锅炉低温省煤器进口烟气侧抽出的部分低品位烟气来加热压气机进口空气,实现余热梯级利用,可进一步降低余热锅炉排烟温度,提高余热锅炉效率,提升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0018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99207.2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经济性的余热利用系统,它包括一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以提高所述进口空气的温度;以及一设置在余热锅炉与所述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之间的主路烟道,所述主路烟道包括一进气烟道和一排气烟道,所述进气烟道设置在余热锅炉的低温省煤器烟气侧进口烟道与所述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进口之间将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余热传递给所述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所述排气烟道设置在所述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低温省煤器烟气侧出口烟道之间将所述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换热后的烟气传送给所述余热锅炉。本发明采用从所述余热锅炉低温省煤器进口烟气侧抽出的部分低品位烟气来加热压气机进口空气,实现余热梯级利用,可进一步降低余热锅炉排烟温度,提高余热锅炉效率,提升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25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198703.4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多压工业热网全工况热电负荷优化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101,建立热源机组热力性能计算模型;102,确立热源机组可变成本和生产收益计算方法,以及参与深度调峰市场产生的分摊费用计算方法,据此建立热源机组生产利润计算模型,作为热电负荷优化的目标函数;103,确立优化变量的约束条件,给出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采用设定方法对供热量与发电量之间的耦合约束,不同压力等级供热量之间的耦合约束进行解耦,确立不等式约束的数学表达式;104,通过热电负荷优化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得到生产利润最优的运行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建的方法约束条件考虑更全面,具有计算模型精度高、优化结果指导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198703.4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多压工业热网全工况热电负荷优化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101,建立热源机组热力性能计算模型;102,确立热源机组可变成本和生产收益计算方法,以及参与深度调峰市场产生的分摊费用计算方法,据此建立热源机组生产利润计算模型,作为热电负荷优化的目标函数;103,确立优化变量的约束条件,给出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采用设定方法对供热量与发电量之间的耦合约束,不同压力等级供热量之间的耦合约束进行解耦,确立不等式约束的数学表达式;104,通过热电负荷优化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得到生产利润最优的运行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建的方法约束条件考虑更全面,具有计算模型精度高、优化结果指导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2824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1096020.8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燃气轮机性能劣化程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采集燃气轮机连续两次离线水洗周期内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压气机离线水洗后燃气轮机性能劣化预测模型;(2)基于燃气轮机性能劣化预测模型得到燃气轮机任意工况下因叶片积垢导致的机组性能指标随时间的劣化趋势,通过将机组清洁工况下的性能与脏污工况下的性能进行对比,定量得到机组性能的劣化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模型便捷、方法灵活等特点,避免了性能试验所需要的大量人工和设备费用,并且可用于机组的实时性能状态监测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5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82011.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宽负荷节能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读取燃气轮机功率设定值、燃气轮机功率额定值和燃气轮机所处边界条件参数的实时值;2)根据燃气轮机功率设定值、燃气轮机功率额定值和燃气轮机所处边界条件参数的实时值,计算燃气轮机进气加热系统加热后空气的温度设定值;3)测量加热后空气温度测量值,以所述加热后空气温度测量值作为被调量进行闭环控制,得到调节热流体能量流的执行机构指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安装有进气加热系统的燃气轮机实现宽负荷节能运行,实现对加热后空气温度设定值的实时控制,同时可实现对加热后空气温度的精准快速调节,达到宽负荷经济运行、灵活调峰能力、又响应特性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56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882011.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宽负荷节能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读取燃气轮机功率设定值、燃气轮机功率额定值和燃气轮机所处边界条件参数的实时值;2)根据燃气轮机功率设定值、燃气轮机功率额定值和燃气轮机所处边界条件参数的实时值,计算燃气轮机进气加热系统加热后空气的温度设定值;3)测量加热后空气温度测量值,以所述加热后空气温度测量值作为被调量进行闭环控制,得到调节热流体能量流的执行机构指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安装有进气加热系统的燃气轮机实现宽负荷节能运行,实现对加热后空气温度设定值的实时控制,同时可实现对加热后空气温度的精准快速调节,达到宽负荷经济运行、灵活调峰能力、又响应特性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62028.6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国电投安徽生态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电机组塔筒运维的多功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风电机组包括塔筒、机舱和叶片,所述机舱和叶片设在塔筒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上导轨,设在塔筒上方;第一驱动及限位模块,安装在上导轨上,并沿塔筒圆周方向运动;下导轨,设在塔筒底部;第二驱动及限位模块,安装在下导轨上,并沿塔筒圆周方向运动;第三驱动及传动模块,安装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并沿塔筒高度方向运动;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驱动及限位模块、第二驱动及限位模块和第三驱动及传动模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解决了现有人工检测带来的效率低、周期长、安全性差的问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