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36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511067.6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赫兹高速目标雷达成像方法,基于窄带模式雷达测量及数据存储的转动参数估计;雷达发射多通道宽窄带线性调频信号,利用去斜处理方式进行脉冲压缩,对目标进行探测和高分辨成像;对不同运动条件下回波信号进行平动补偿;非匀速转台模型自适应补偿成像。目标运动过程中,相对雷达张角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引起目标多普勒速度急剧变化,为此本发明采用转台模型进行处理。利用系统窄带工作模式测量目标距离、速度和角度信息,并估算出转台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通过对角加速度引起的非线性相位项补偿,将转台模型转换为匀速转台模型,并进一步利用常规距离‑多普勒算法获得目标高分辨雷达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805178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69803.7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光电转换实现近距模拟回波的信号源系统和方法,包含:S1、程控衰减器接收近距测距雷达系统输出的射频信号,进行定量衰减,将射频信号功率调整至光电转换器可承受的范围;S2、光电转换器将衰减后的射频信号转换至光信号并进行延时,再将延时后的光信号转换至回波射频信号;S3、程控衰减器对回波射频信号进行定量衰减,并发送至近距测距雷达系统;其中,中央处理器对光电转换器的信号转换进行切换控制,并对程控衰减器的衰减量进行定量控制。本发明可应用于各频段的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闭环测试,同时可标定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距离,并提供大带宽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目标模拟回波。
-
公开(公告)号:CN10659766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03730.X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2B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0
Abstract: 一种太赫兹收发共用双极化准光环形器,包含:发射组件,用于发射圆极化信号;第一收发共用支路,用于将发射圆极化信号分为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利用电磁波极化特性实现发射垂直极化信号,并接收水平极化信号;第二收发共用支路,利用电磁波极化特性实现发射水平极化信号,并接收垂直极化信号;发射接收组件,用于将第一收发共用支路发射的垂直极化信号和第二收发共用支路发射的水平极化信号合并为圆极化信号后作为雷达信号发射,并将接收到的雷达回波圆极化信号分为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使水平极化信号进入第一收发共用支路,使垂直极化信号进入第二收发共用支路。本发明具备收发通道隔离和同时接收双极化信息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9766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1103730.X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2B27/00
Abstract: 一种太赫兹收发共用双极化准光环形器,包含:发射组件,用于发射圆极化信号;第一收发共用支路,用于将发射圆极化信号分为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利用电磁波极化特性实现发射垂直极化信号,并接收水平极化信号;第二收发共用支路,利用电磁波极化特性实现发射水平极化信号,并接收垂直极化信号;发射接收组件,用于将第一收发共用支路发射的垂直极化信号和第二收发共用支路发射的水平极化信号合并为圆极化信号后作为雷达信号发射,并将接收到的雷达回波圆极化信号分为水平极化信号和垂直极化信号,使水平极化信号进入第一收发共用支路,使垂直极化信号进入第二收发共用支路。本发明具备收发通道隔离和同时接收双极化信息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336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11067.6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1S13/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9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赫兹高速目标雷达成像方法,基于窄带模式雷达测量及数据存储的转动参数估计;雷达发射多通道宽窄带线性调频信号,利用去斜处理方式进行脉冲压缩,对目标进行探测和高分辨成像;对不同运动条件下回波信号进行平动补偿;非匀速转台模型自适应补偿成像。目标运动过程中,相对雷达张角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引起目标多普勒速度急剧变化,为此本发明采用转台模型进行处理。利用系统窄带工作模式测量目标距离、速度和角度信息,并估算出转台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通过对角加速度引起的非线性相位项补偿,将转台模型转换为匀速转台模型,并进一步利用常规距离‑多普勒算法获得目标高分辨雷达图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