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353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287401.0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归轨道的受控漂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确定标称的回归轨道,包括确定回归轨道的高度和回归轨道的倾角;确定任务流程,其中任务流程包含多个任务;参数计算:根据当前任务的星下点漂移量,计算目标轨道与回归轨道之间的高度差和倾角差;轨道调整:根据目标轨道与回归轨道之间的高度差和倾角差,调整卫星运行轨道,使卫星运行在目标轨道上;当执行下一个任务时,再次进行参数计算和轨道调整。本发明针对任务流程中不同遥感任务的任务需求,动态调整卫星运行轨道,实现任务流程的轨道性能优化,满足多任务多载荷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62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65012.8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约束限制的全电推椭圆轨道工程化变轨方法。结合卫星轨道摄动方程、整星能源平衡约束、轨道转移时长等约束限制,结合电推进推力参数确定轨道转移控制策略,得到轨道转移控制模型;最终完成多约束限制的椭圆轨道转移控制及工程化应用方法。基于霍尔电推长时间变轨时动力学无闭合解析解的特点,在评估初始轨道高度及目标轨道高度差异(主要为远地点、近地点高度)的基础上,结合整星能源平衡及电池放电深度及卫星轨道周期,光照及地影时长,分析每次变轨的电推工作时长;最终结合卫星轨道动力学,基于电推进在近地点附近施加连续推力或在远地点附近施加连续推力实现轨道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1136781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80002213.6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卫星的自主任务规划方法,其在检测到卫星由阴影区切换至光照区时,触发卫星自主任务规划,包括:确定规划时间序列,其中,规划时间序列由若干个时间节点组成,然后对各个时间节点,进行星下点地面属性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设置观测弧段,最后根据观测弧段,确定载荷开关机时序。
-
公开(公告)号:CN109774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40335.3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元数的时间最优的卫星姿态快速机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初始姿态机动四元数和目标姿态机动四元数确定姿态机动空间轴和姿态机动角;根据所述姿态机动角确定角速度;以及基于所述角速度确定四元数机动轨迹。通过本发明,可以满足姿态快速机动的需求,从而尽可能快地将探测器定向到观测目标以完成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13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22177.3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掩星探测自主任务姿态导引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发射星与接收星之间进行星间数据包通信,获得双星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双星位置信息,计算掩星探测时机,将卫星机动至掩星探测指向;根据所述掩星探测指向,计算掩星探测指向姿态导引律;根据所述掩星探测指向姿态导引律,进行掩星探测自主任务姿态导引。本发明提供的掩星探测自主任务姿态导引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双星之间的轨道信息交互、在轨轨道外推与掩星交会时机自主计算、双星掩星探测自主任务姿态导引与执行以及双星高精度自主姿态导引,尤其适用于LEO‑LEO掩星探测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20977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68746.7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感卫星载荷平台标定方法及系统,包括:自标定模块,通过基于恒星探测的在轨相机模型、多参数解算模块、以及自定标时刻的姿轨控参数,结合实验室标定初始模型,进行高精度卫星自标定;互标定模块,通过载荷与姿态模块采样时刻的时统一致参数、以及安装基准的结构稳定参数,根据基于统一星表的星点/地标点提取模块,建立基于时间同步和统一星表的星点解算模型,获取载荷与姿态模块在轨高精度互标定模型,进行天基高精度互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94585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33721.X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元数差值融合星敏感器数据的方法,包括:确定两个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动态跟踪角速率,其中所述两个星敏感器的视轴彼此平行,基于由两个星敏感器输出的姿态四元数计算误差四元数以确定误差空间轴及空间角;根据所述两个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动态跟踪角速率确定两个星敏感器的数据融合的权重比例系数,并且在此基础上确定融合空间角并得到融合差值四元数;以及根据融合差值四元数及两个星敏感器的输出四元数确定所述两个星敏感器的星敏感器数据融合四元数。通过该方法,可以进行满足视轴安装方向相同的两个星敏感器的数据融合,从而有效提高定姿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83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0528.X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径向与横向推力比的全电推进椭圆轨道变轨方法,基于电推进在椭圆轨道近地点附近施加连续推力调整远地点高度以及在椭圆轨道远地点附近施加连续推力调整近地点高度的实际工程问题;根据卫星轨道高度与卫星在近地点或远地点附近变轨时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对近地点或远地点高度进行时间求导,令求导结果等于0,确保近地点或远地点高度不随时间变化,最终得到卫星的推力方向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避免了后续弥补不必要的轨道高度变化带来的二次变轨操作,减少了燃料的浪费,提高了轨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139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122177.3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掩星探测自主任务姿态导引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发射星与接收星之间进行星间数据包通信,获得双星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双星位置信息,计算掩星探测时机,将卫星机动至掩星探测指向;根据所述掩星探测指向,计算掩星探测指向姿态导引律;根据所述掩星探测指向姿态导引律,进行掩星探测自主任务姿态导引。本发明提供的掩星探测自主任务姿态导引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双星之间的轨道信息交互、在轨轨道外推与掩星交会时机自主计算、双星掩星探测自主任务姿态导引与执行以及双星高精度自主姿态导引,尤其适用于LEO‑LEO掩星探测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55353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87401.0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归轨道的受控漂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确定标称的回归轨道,包括确定回归轨道的高度和回归轨道的倾角;确定任务流程,其中任务流程包含多个任务;参数计算:根据当前任务的星下点漂移量,计算目标轨道与回归轨道之间的高度差和倾角差;轨道调整:根据目标轨道与回归轨道之间的高度差和倾角差,调整卫星运行轨道,使卫星运行在目标轨道上;当执行下一个任务时,再次进行参数计算和轨道调整。本发明针对任务流程中不同遥感任务的任务需求,动态调整卫星运行轨道,实现任务流程的轨道性能优化,满足多任务多载荷的应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