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轨道的受控漂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5353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287401.0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归轨道的受控漂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确定标称的回归轨道,包括确定回归轨道的高度和回归轨道的倾角;确定任务流程,其中任务流程包含多个任务;参数计算:根据当前任务的星下点漂移量,计算目标轨道与回归轨道之间的高度差和倾角差;轨道调整:根据目标轨道与回归轨道之间的高度差和倾角差,调整卫星运行轨道,使卫星运行在目标轨道上;当执行下一个任务时,再次进行参数计算和轨道调整。本发明针对任务流程中不同遥感任务的任务需求,动态调整卫星运行轨道,实现任务流程的轨道性能优化,满足多任务多载荷的应用需求。

    基于多约束限制的全电推椭圆轨道转移工程化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2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65012.8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约束限制的全电推椭圆轨道工程化变轨方法。结合卫星轨道摄动方程、整星能源平衡约束、轨道转移时长等约束限制,结合电推进推力参数确定轨道转移控制策略,得到轨道转移控制模型;最终完成多约束限制的椭圆轨道转移控制及工程化应用方法。基于霍尔电推长时间变轨时动力学无闭合解析解的特点,在评估初始轨道高度及目标轨道高度差异(主要为远地点、近地点高度)的基础上,结合整星能源平衡及电池放电深度及卫星轨道周期,光照及地影时长,分析每次变轨的电推工作时长;最终结合卫星轨道动力学,基于电推进在近地点附近施加连续推力或在远地点附近施加连续推力实现轨道转移。

    一种基于四元数差值融合星敏感器数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585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33721.X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元数差值融合星敏感器数据的方法,包括:确定两个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动态跟踪角速率,其中所述两个星敏感器的视轴彼此平行,基于由两个星敏感器输出的姿态四元数计算误差四元数以确定误差空间轴及空间角;根据所述两个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动态跟踪角速率确定两个星敏感器的数据融合的权重比例系数,并且在此基础上确定融合空间角并得到融合差值四元数;以及根据融合差值四元数及两个星敏感器的输出四元数确定所述两个星敏感器的星敏感器数据融合四元数。通过该方法,可以进行满足视轴安装方向相同的两个星敏感器的数据融合,从而有效提高定姿精度。

    回归轨道的受控漂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5353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87401.0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归轨道的受控漂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确定标称的回归轨道,包括确定回归轨道的高度和回归轨道的倾角;确定任务流程,其中任务流程包含多个任务;参数计算:根据当前任务的星下点漂移量,计算目标轨道与回归轨道之间的高度差和倾角差;轨道调整:根据目标轨道与回归轨道之间的高度差和倾角差,调整卫星运行轨道,使卫星运行在目标轨道上;当执行下一个任务时,再次进行参数计算和轨道调整。本发明针对任务流程中不同遥感任务的任务需求,动态调整卫星运行轨道,实现任务流程的轨道性能优化,满足多任务多载荷的应用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