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5131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742920.4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IPC: A61L15/42 , A61L15/44 , A61L15/20 , A61L15/18 , A61L15/26 , A61L27/60 , A61L27/02 , A61L27/18 , A61L27/56 , A61L27/54 , D04H1/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控药物释放的取向多孔复合电纺纤维膜,以左旋聚乳酸为基质,具有单一取向结构,并且在纤维表面分布纳米孔,负载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分布在纤维内部。所述纤维膜通过混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易控。多级纳米结构与可控释放的药物以及Si离子产生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创伤区域血管新生从而加快了糖尿病伤口的愈合,可用作新型的创面修复敷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55131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42920.4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IPC: A61L15/42 , A61L15/44 , A61L15/20 , A61L15/18 , A61L15/26 , A61L27/60 , A61L27/02 , A61L27/18 , A61L27/56 , A61L27/54 , D04H1/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控药物释放的取向多孔复合电纺纤维膜,以左旋聚乳酸为基质,具有单一取向结构,并且在纤维表面分布纳米孔,负载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分布在纤维内部。所述纤维膜通过混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易控。多级纳米结构与可控释放的药物以及Si离子产生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创伤区域血管新生从而加快了糖尿病伤口的愈合,可用作新型的创面修复敷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57876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102243.4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仿生表面的取向多孔复合电纺纤维支架,由单一取向排列的表面分布有纳米孔的复合纤维构成,其内分布有介孔,所述复合纤维为以单一取向排列的表面分布有纳米孔的左旋聚乳酸电纺纤维为基体,基体表面修饰聚多巴胺,或基体表面修饰的聚多巴胺接枝促软骨修复药物。本发明复合电纺纤维支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易控。本发明复合电纺纤维支架的取向及多孔物理结构与生物活性聚多巴胺及促软骨修复药物产生协同作用,能够促进软骨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粘附、增殖、成软骨分化基因表达及软骨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加快体内软骨缺损的愈合,尤其是关节软骨缺损的愈合,可用作新型的软骨再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57876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02243.4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仿生表面的取向多孔复合电纺纤维支架,由单一取向排列的表面分布有纳米孔的复合纤维构成,其内分布有介孔,所述复合纤维为以单一取向排列的表面分布有纳米孔的左旋聚乳酸电纺纤维为基体,基体表面修饰聚多巴胺,或基体表面修饰的聚多巴胺接枝促软骨修复药物。本发明复合电纺纤维支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易控。本发明复合电纺纤维支架的取向及多孔物理结构与生物活性聚多巴胺及促软骨修复药物产生协同作用,能够促进软骨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粘附、增殖、成软骨分化基因表达及软骨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加快体内软骨缺损的愈合,尤其是关节软骨缺损的愈合,可用作新型的软骨再生材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