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57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898886.X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徐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 G06F30/28 , G06F18/2431 , G06F17/11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外倾结构面岩石基坑侧向压力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岩石的材料特性和结构、构造特点,提出了计算搜索外倾结构面中可能存在的最不利结构面和滑移面的分布,并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和结构面强度特征推算最不利滑块的有效范围的计算方法,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支护体系水平推力。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本发明可以快速搜索最不利结构面的可能分布,满足该侧基坑支护设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0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71581.2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徐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框架桩和微型复合桩的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应用于岩石深基坑或不超过6m厚度覆土的土岩二元基坑,包括沿基坑内壁四周间隔布置的框架桩以及在相邻框架桩之间间隔布置的若干微型复合桩,框架桩和微型复合桩的顶部经冠梁连成整体,相对内壁上的框架桩之间水平架设有若干道支撑。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基坑双向整体框架结构,满足顺倾等产状的岩体沿层面、节理面等结构面发生折线、圆弧及平面滑动破坏等稳定要求;微型复合桩施工时将局部岩石滑体和不动体粘聚形成一个扩散状的复合体,从而改善了滑面处岩土体的抗滑性能,同时微型复合桩与周边松动岩土共同形成一个较坚固的抗滑整体,提高岩体边坡的侧向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71579.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9/18 , E02D29/045 , E02D19/06 ,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地下车站周围形成导水通道的方法,用于地下车站设置影响范围内的地层水平导水,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开挖地下车站的基坑四周施作围护结构,在围护结构的顶部冠梁上设置第一道支撑;继续开挖基坑,每开挖基坑至对应深度施作一道支撑,直至开挖至导水通道的设计标高处;根据透水层在基坑四周及下方的位置分布,进行导水通道的施工。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围护结构设计与导水通道结构设计相结合,消除地下车站的设置对透水地层水平渗流的影响,既可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使用,又可以兼顾导水通道的形成;适用于明挖法地下车站建设过程中,在地下车站结构周围形成竖向和水平向导水通道,保证地下水水平向渗流不被阻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1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71579.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9/18 , E02D29/045 , E02D19/06 ,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地下车站周围形成导水通道的方法,用于地下车站设置影响范围内的地层水平导水,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开挖地下车站的基坑四周施作围护结构,在围护结构的顶部冠梁上设置第一道支撑;继续开挖基坑,每开挖基坑至对应深度施作一道支撑,直至开挖至导水通道的设计标高处;根据透水层在基坑四周及下方的位置分布,进行导水通道的施工。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围护结构设计与导水通道结构设计相结合,消除地下车站的设置对透水地层水平渗流的影响,既可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使用,又可以兼顾导水通道的形成;适用于明挖法地下车站建设过程中,在地下车站结构周围形成竖向和水平向导水通道,保证地下水水平向渗流不被阻断。
-
公开(公告)号:CN21505321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524348.6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9/0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车站导水通道系统,包括第一导水通道、第二导水通道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第一导水通道连通位于所述地下车站两侧的透水层;所述第一导水通道包括两个竖向导水通道和一个水平导水通道,两所述竖向导水通道分别设于所述地下车站两侧外部,所述水平导水通道设于所述地下车站底部并且所述水平导水通道的两端分别同两所述竖向导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水通道连通位于所述地下车站下方的透水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适用于明挖法地下车站建设过程中,在地下车站结构周围形成竖向和水平向导水通道,保证地下水水平向渗流不被阻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