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雨污排放口生物包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9261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10119427.9

    申请日:2006-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河道雨污排放口生物包治理方法,是利用复合酶—生物膜—水生生物的组合技术、在河道雨污排放口设置生物包,在生物包内放置对恢复水生生物有利的复合填料,采用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来激活和促进生物包内土著微生物,增强微生物在生物包内人工载体上的附着性,强化生物包对污水的降解和转化能力,提高生物包内水体的自然复氧能力,实现对河道雨污排放口无序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冲刷物进行原位生物处理后再排入河道的治理目的。本发明能维持河道的自净能力,保持城市河道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又不影响河道防洪泄洪功能和生态景观,是一种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节约治理成本的水环境治理方法。

    采用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强化生物治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8455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10119426.4

    申请日:2006-12-1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强化生物治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是在生活污水治理的生物处理单元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激活和修复生活污水中的土著微生物,使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乳化、降解或分解,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转化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复合酶生物促进剂直接投加在生活污水治理的进水管路中,投加量为0.5~15毫克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升废水,利用水力自然混合。本发明适用于活性污泥法处理单元、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处理单元以及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处理单元;其优点是,排除了由于引入工程菌种可能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激活生活污水中土著微生物的效果好,去污能力强,而且投加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降低了生活污水治理的运行成本。

    采用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强化生物治理工业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8456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10119429.8

    申请日:2006-12-1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强化生物治理工业废水的方法,是在工业废水治理的生物处理单元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它可以激活和修复工业废水中的土著微生物,使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乳化、降解或分解,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转化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复合酶生物促进剂直接投加在工业废水治理的进水管路中,投加量为0.5~30毫克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升废水,利用水力自然混合。本发明适用于一般活性污泥法处理单元、A/O生物处理系统、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处理单元以及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处理单元;其优点是,排除了由于引入工程菌种可能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激活工业废水中土著微生物活性的效果好,去污能力强,而且投加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降低了工业废水治理的运行成本。

    河道雨污排放口生物包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4435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19427.9

    申请日:2006-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河道雨污排放口生物包治理方法,是利用复合酶——生物膜——水生生物的组合技术、在河道雨污排放口设置生物包,在生物包内放置对恢复水生生物有利的复合填料,采用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来激活和促进生物包内土著微生物,增强微生物在生物包内人工载体上的附着性,强化生物包对污水的降解和转化能力,提高生物包内水体的自然复氧能力,实现对河道雨污排放口无序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冲刷物进行原位生物处理后再排入河道的治理目的。本发明能维持河道的自净能力,保持城市河道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又不影响河道防洪泄洪功能和生态景观,是一种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节约治理成本的水环境治理方法。

    一种污染水体底泥复氧型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23927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349650.3

    申请日:201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水体底泥复氧型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污染水体底泥复氧型修复剂由过氧化钙、活性炭和聚乙烯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所述修复剂能持续、稳定、缓慢地释放出氧气。通过将修复剂直接投加到底泥表面,随着氧气长时间有效地释放,底泥表层逐渐由厌氧转变为好氧状态,促进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强化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同时控制底泥中营养物质N、P的释放,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使水体逐渐恢复良性的生态环境。此外,底泥表层氧化还原电位的提高,以及底泥表层pH值的相应改变,还将显著降低底泥中重金属的析出速率,减少对上覆水体的污染。

    一种污染水体底泥复氧型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2392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110349650.3

    申请日:201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水体底泥复氧型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污染水体底泥复氧型修复剂由过氧化钙、活性炭和聚乙烯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所述修复剂能持续、稳定、缓慢地释放出氧气。通过将修复剂直接投加到底泥表面,随着氧气长时间有效地释放,底泥表层逐渐由厌氧转变为好氧状态,促进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强化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同时控制底泥中营养物质N、P的释放,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使水体逐渐恢复良性的生态环境。此外,底泥表层氧化还原电位的提高,以及底泥表层pH值的相应改变,还将显著降低底泥中重金属的析出速率,减少对上覆水体的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