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39261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10119427.9
申请日:2006-12-11
Applicant: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河道雨污排放口生物包治理方法,是利用复合酶—生物膜—水生生物的组合技术、在河道雨污排放口设置生物包,在生物包内放置对恢复水生生物有利的复合填料,采用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来激活和促进生物包内土著微生物,增强微生物在生物包内人工载体上的附着性,强化生物包对污水的降解和转化能力,提高生物包内水体的自然复氧能力,实现对河道雨污排放口无序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冲刷物进行原位生物处理后再排入河道的治理目的。本发明能维持河道的自净能力,保持城市河道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又不影响河道防洪泄洪功能和生态景观,是一种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节约治理成本的水环境治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058455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10119426.4
申请日:2006-12-11
Applicant: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强化生物治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是在生活污水治理的生物处理单元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激活和修复生活污水中的土著微生物,使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乳化、降解或分解,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转化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复合酶生物促进剂直接投加在生活污水治理的进水管路中,投加量为0.5~15毫克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升废水,利用水力自然混合。本发明适用于活性污泥法处理单元、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处理单元以及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处理单元;其优点是,排除了由于引入工程菌种可能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激活生活污水中土著微生物的效果好,去污能力强,而且投加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降低了生活污水治理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974436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19430.0
申请日:2006-12-11
Applicant: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生物修复的方法,根据污水库容量和污染物总量以及外源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确定复合酶生物促进剂的投加剂量和投加方式,其工作流程包括:考察污染水体、分析污水库容量和污染物总量、制定修复计划、建立操作平台、修复强化期、修复巩固期和修复维护期。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来治理污水,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由于复合酶生物促进剂不含微生物,对水体无毒,因而生态风险低;修复中无需人工曝气,无需再调配修复剂,现场操作简单,无需复杂昂贵的仪器;综合治理费用低,适合于城市缓流型、封闭型黑臭河道或富营养化河道、以及大面积受污染水域的环境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0534929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10119430.0
申请日:2006-12-11
Applicant: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生物修复的方法,根据污水库容量和污染物总量以及外源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确定复合酶生物促进剂的投加剂量和投加方式,其工作流程包括:考察污染水体、分析污水库容量和污染物总量、制定修复计划、建立操作平台、修复强化期、修复巩固期和修复维护期。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来治理污水,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由于复合酶生物促进剂不含微生物,对水体无毒,因而生态风险低;修复中无需人工曝气,无需再调配修复剂,现场操作简单,无需复杂昂贵的仪器;综合治理费用低,适合于城市缓流型、封闭型黑臭河道或富营养化河道、以及大面积受污染水域的环境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058456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10119429.8
申请日:2006-12-11
Applicant: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强化生物治理工业废水的方法,是在工业废水治理的生物处理单元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它可以激活和修复工业废水中的土著微生物,使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乳化、降解或分解,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转化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复合酶生物促进剂直接投加在工业废水治理的进水管路中,投加量为0.5~30毫克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升废水,利用水力自然混合。本发明适用于一般活性污泥法处理单元、A/O生物处理系统、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处理单元以及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处理单元;其优点是,排除了由于引入工程菌种可能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激活工业废水中土著微生物活性的效果好,去污能力强,而且投加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降低了工业废水治理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974435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19427.9
申请日:2006-12-11
Applicant: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河道雨污排放口生物包治理方法,是利用复合酶——生物膜——水生生物的组合技术、在河道雨污排放口设置生物包,在生物包内放置对恢复水生生物有利的复合填料,采用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来激活和促进生物包内土著微生物,增强微生物在生物包内人工载体上的附着性,强化生物包对污水的降解和转化能力,提高生物包内水体的自然复氧能力,实现对河道雨污排放口无序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冲刷物进行原位生物处理后再排入河道的治理目的。本发明能维持河道的自净能力,保持城市河道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又不影响河道防洪泄洪功能和生态景观,是一种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节约治理成本的水环境治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927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349650.3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福州光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水体底泥复氧型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污染水体底泥复氧型修复剂由过氧化钙、活性炭和聚乙烯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所述修复剂能持续、稳定、缓慢地释放出氧气。通过将修复剂直接投加到底泥表面,随着氧气长时间有效地释放,底泥表层逐渐由厌氧转变为好氧状态,促进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强化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同时控制底泥中营养物质N、P的释放,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使水体逐渐恢复良性的生态环境。此外,底泥表层氧化还原电位的提高,以及底泥表层pH值的相应改变,还将显著降低底泥中重金属的析出速率,减少对上覆水体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92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110349650.3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福州光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水体底泥复氧型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污染水体底泥复氧型修复剂由过氧化钙、活性炭和聚乙烯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所述修复剂能持续、稳定、缓慢地释放出氧气。通过将修复剂直接投加到底泥表面,随着氧气长时间有效地释放,底泥表层逐渐由厌氧转变为好氧状态,促进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强化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同时控制底泥中营养物质N、P的释放,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使水体逐渐恢复良性的生态环境。此外,底泥表层氧化还原电位的提高,以及底泥表层pH值的相应改变,还将显著降低底泥中重金属的析出速率,减少对上覆水体的污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