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4996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1231754.4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IPC: C12N5/078 , C12N5/0783 ,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自然杀伤细胞纯度的方法和系统,所述预测自然杀伤细胞纯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外周血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基于所述自然杀伤细胞纯度与所述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之间的预测关系,确定所述自然杀伤细胞纯度。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对于目标对象进行自然杀伤细胞体外培养的细胞纯度,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其结果能够用于判断NK细胞纯度高低,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0847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74697.2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盆底肌肉定量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超声成像技术的女性盆底肌肉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超声采集体和压力采集器同步采集肌肉整个收缩和松弛过程中连续变化的肌力数据和超声视频数据;S2,对获取的超声视频数据通过弹性成像算法进行位移追踪;S3,通过数据处理提取位移参数和肌肉厚度参数,实现对盆底肌的力学属性进行定量评估,并得到女性盆底肌肉量。本方法简单易操作,通过同步采集被试在肛提肌收缩运动时的肌肉超声视频数据和肌力数据,结合测得的肌力数据,能够对盆底肌肉弹性属性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6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79641.9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AI图像识别的卵巢癌早期诊断装置通过核磁共振成像仪获取患者盆腔图像并勾画出病灶组织轮廓,将病灶组织轮廓的圆形相似程度值写入辅助诊断结论输出,以辅助医生对患者当前的癌症状态进行判断。卵巢癌Ⅰ期状态下的病灶组织生长缓慢,且通常局限于卵巢内,更加接近于球形,而卵巢癌Ⅱ期以后的病灶组织具备较高度的侵犯性,生长迅速,逐渐开始演变为分叶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因此,上述装置还包括卵巢癌分期模块,在根据圆形相似程度值判断病灶组织轮廓接近圆形的情况下,判断患者处于卵巢癌Ⅰ期。解决了卵巢癌早期病灶组织生长缓慢、轮廓变化不明显,难以通过肉眼观察进行状态判断的问题,避免了医生的误诊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3684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32233.X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妇科检查评估装置,包括杆单元、抵触单元、刻度单元和指腹套单元,抵触单元设置于单元的第一端,刻度单元设置于杆单元的表面,指腹套单元与杆单元或抵触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优点在于,将杆单元与刻度单元进行结合,可辅助医生对患者静息状态下,对阴道前壁Aa点、后壁Ba、C点及D点进行测量并定位,以完成POP‑Q评分;抵触单元呈圆钝形处理,可避免对患者的阴道以及宫颈划伤;患者屏气用力时,通过薄层的指腹套单元,可将杆单元与阴道壁需测量的位置固定,防止杆单元发生与测量位置的相对位移,提高测量准确性;在进行盆底重建术、尿失禁手术或生殖整复手术时,用设置杆单元的刻度单元进行穿刺部位的测量和手术切口的精确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96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31754.4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IPC: C12N5/078 , C12N5/0783 ,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自然杀伤细胞纯度的方法和系统,所述预测自然杀伤细胞纯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外周血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基于所述自然杀伤细胞纯度与所述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之间的预测关系,确定所述自然杀伤细胞纯度。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对于目标对象进行自然杀伤细胞体外培养的细胞纯度,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其结果能够用于判断NK细胞纯度高低,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6570048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2075928.4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IPC: A61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压缩的切口牵开固定器,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包括外环单元、筒薄膜单元、内环单元、轨道单元、第一限位单元以及第二限位单元;其中,筒薄膜单元的第一端的周壁与外环单元的周壁密封连接;内环单元的周壁与筒薄膜单元的第二端周壁密封连接,且内环单元的第一端和内环单元的第二端滑动连接;轨道单元沿内环单元的周向开设于内环单元的内周壁;第一限位单元设置于轨道单元的第一端;第二限位单元设置于内环单元的第二端的外周壁,并分别与第一限位单元、轨道单元相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术者因内环直径过大而难以将切口牵开固定器的内环放置入手术切口内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