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63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39378.1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上海竞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IPC: A61F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肌腱编织装置及编织方法,所述肌腱编织装置包括:第一组合件、第二组合件以及缝线;所述第一组合件与所述第二组合件沿各自的轴向分别具有相对的头端和尾端,所述第一组合件的尾端通过所述缝线与所述第二组合件的尾端连接;所述第一组合件与所述第二组合件用于沿相同的头尾朝向可拆卸地装配。如此配置,第一组合件和第二组合件组合装配后,一次穿过待编织的肌腱组织,仅有一个穿刺点,即可完成肌腱两侧的缝合,一方面节省了手术时间,提高了肌腱编织的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对肌腱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
公开(公告)号:CN1137498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22521.3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上海竞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IPC: A61F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肩袖假体系统及其假体防护装置,适配于充盈式肩袖球囊,所述肩袖球囊可呈经物质充盈后的膨胀状态,以及呈未经物质充盈的压缩状态,包括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具有能够容纳呈膨胀状态的肩袖球囊的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开口用于供所述肩袖球囊仅在压缩状态下进入所述内腔,所述防护壳体的外表面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肩峰或肱骨防护装置可以使肩袖球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固定,使得肩袖球囊不能够脱离防护装置的束缚。肩袖球囊在防护装置内具有相对活动空间。既保证了对肩袖球囊的固定,避免肩袖球囊脱位而造成失效;又可以使肩袖球囊在允许活动的范围内自动适应肩关节的活动,延长肩袖球囊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75517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56257.8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上海竞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肩关节的假体。该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包括限制结构以及连接于限制结构的保护结构;限制结构沿冠状面具有弧度。该假体符合人体肩关节生理结构,自限于肩峰下间隙,能够减少患者异物感、脱位、功能失效等不良事件发生。该假体符合人体肩关节生理结构,自限于肩峰下间隙,能够减少患者异物感、脱位、功能失效等不良事件发生。其中,保护结构用于支撑在人体肩关节肱骨头与肩峰之间的间隙内,实现支撑的作用,同时肩袖损伤患者的肱骨头上移,避免了组织间撞击造成的疼痛,也进而增加了三角肌施力力臂,得以即刻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限制结构用于与人体肩关节肱骨头至少部分贴合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假体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211583675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1860522.3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上海竞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肩关节的假体。该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包括限制结构以及连接于限制结构的保护结构;限制结构沿冠状面具有弧度。该假体符合人体肩关节生理结构,自限于肩峰下间隙,能够减少患者异物感、脱位、功能失效等不良事件发生。该假体符合人体肩关节生理结构,自限于肩峰下间隙,能够减少患者异物感、脱位、功能失效等不良事件发生。其中,保护结构用于支撑在人体肩关节肱骨头与肩峰之间的间隙内,实现支撑的作用,同时肩袖损伤患者的肱骨头上移,避免了组织间撞击造成的疼痛,也进而增加了三角肌施力力臂,得以即刻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限制结构用于与人体肩关节肱骨头至少部分贴合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假体移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257636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101637.8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上海竞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IPC: A61F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肩袖假体系统及其假体防护装置,适配于充盈式肩袖球囊,肩袖球囊可呈经物质充盈后的膨胀状态,以及呈未经物质充盈的压缩状态,包括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具有能够容纳呈膨胀状态的肩袖球囊的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开口用于供所述肩袖球囊仅在压缩状态下进入所述内腔,所述防护壳体的外表面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肩峰或肱骨防护装置可以使肩袖球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固定,使得肩袖球囊不能够脱离防护装置的束缚。肩袖球囊在防护装置内具有相对活动空间。既保证了对肩袖球囊的固定,避免肩袖球囊脱位而造成失效;又可以使肩袖球囊在允许活动的范围内自动适应肩关节的活动,延长肩袖球囊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494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0421753.5
申请日:2020-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结合的人工骨‑人工韧带复合移植物,其为类圆柱型结构,包括人工韧带布片和人工骨;其中,人工韧带布片为纤维网状结构;人工骨为网状结构中的基质,由骨诱导材料与高分子聚合材料混合采用可控温热压法制备而成;该高分子聚合材料选自聚乳酸、聚乳酸‑碳酸酯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高强结合的人工骨‑人工韧带复合移植物通过高强度复合和引入高分子材料作为媒介,有效地解决了植入过程活性材料剥脱和人工骨脆性脱落问题;此外,本发明制备的高强结合的人工骨‑人工韧带复合移植物具有柔韧性,不影响移植物进一步的卷曲加工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467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07312.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动之医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PC: C08G18/73 , C08G18/66 , C08G18/10 , C08G18/32 , C08G18/42 , C08G63/91 , A61K31/785 , A61P29/00 , A61P19/08 , A61P19/04 , A61L31/06 , A61L3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炎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提供一种抗炎剂,包括:聚(阿魏酸‑氨基甲酸)酯脲;本发明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聚(阿魏酸‑氨基甲酸)酯脲,并利用该种新材料构建了双层结构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并在静电纺纳米纤维膜上负载了脱细胞华通胶酶解物进而制得长效抗炎仿生纳米纤维支架;这种长效抗炎仿生纳米纤维支架可以在早期增加干细胞对支架微观结构的响应性,从而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此外,由于支架共聚了有效抗炎的小分子,可以随着支架的降解改变肩袖损伤发生后微环境的炎症状态,从而起到有效抗炎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42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1017021.0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IPC: A61L27/02 , A61L27/04 , A61L27/18 , A61L27/50 , A61L27/54 , A61L27/56 , C01B33/021 , B82Y40/00 ,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肩袖腱骨愈合和抑制肌肉脂肪浸润的电纺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电纺膜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MSNs超声分散在乙醇中,加入三乙氧基硅烷后搅拌,离心收集纳米颗粒,在硫酸中重分散,加热收集最终产物,洗涤,冷冻干燥,制得MSN‑COOH纳米颗粒;步骤二,将锂盐和MSN‑COOH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离心,去掉上清液;沉淀在真空下干燥40‑50h,得到Li+@MSNs;步骤三,将高分子材料和Li+@MSNs溶解在HFIP中,搅拌制得均一溶液,接着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成单根纤维呈“豇豆样”结构的电纺膜支架。该电纺膜支架可以促进肩袖腱骨界面的骨愈合及抑制肩袖肌肉的脂肪浸润,同时提供术后即刻力学支持作用,可为临床上修复陈旧性肩袖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826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70374.0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细胞脐带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人脐带组织制作新型脱细胞细胞外基质补片,对人脐带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再经冷冻干燥成型后制备了具有三维多孔海绵样支架的脱细胞脐带补片。本发明的脱细胞脐带补片保留了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实现完全脱细胞和保留相对完整的胶原纤维结构;脱细胞脐带补片能够避免疾病的传播,同时在脱去细胞后,残留的细胞外基质结构仍富含大量生长因子,能够有效募集周围细胞定植分化。本发明的脱细胞脐带补片呈三维多孔网状结构,孔隙分布较均匀,材料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适合作为促进慢性巨大肩袖损伤修复的新型组织工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402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64563.0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IPC: A61L27/18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50 , A61L27/58 , D06M15/03 , D06M15/53 , D06M13/432 , D01D5/00 , D04C1/06 , D06M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织增强型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该人工血管内层采用活化的H2N‑PEG‑COOH、肝素和(Mpa)‑GGGGGREDV多肽对C‑PEEUU‑NH2电纺纳米纤维管状支架进行处理得到C‑PEEUU‑PEG‑Hep/REDV管状支架,中层采用PLGA、PDO、PGA中的一种或几种母料与丝素蛋白按照质量比溶解混合后编织成的纳米纤维纱线编织增强层,外层为热致相分离制备的大孔层。本发明提供的编织增强型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人工血管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组织再生与构建,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价格低廉,制备的人工血管具有与自体血管组织匹配的回弹性、顺应性、爆破强度和生物相容性。在移植手术时对人体无超敏反应,同时与人体内的血液及周边组织具有亲和力,在心脏内外科、肾内外科和脑外科修复手术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