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1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11478.5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鹿芪益肾颗粒中多种成分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鹿芪益肾颗粒样品加入溶剂溶解,超声提取后离心、过滤,取续滤液,获得供试品溶液;2)将供试品溶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进行测定,确定供试品溶液中142种成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鹿芪益肾颗粒中多种成分的药材归属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鹿芪益肾颗粒中多种成分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鹿芪益肾颗粒中142种成分,为鹿芪益肾颗粒的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指导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9708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54571.9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IPC: A61K36/74 , A61K36/287 , A61P25/20 , A61P9/06 , A61P25/00 , A61P29/00 , A61P9/10 , A61K35/618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醒脑、安神、熄风镇惊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本发明所述醒脑、安神、熄风镇惊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原料:钩藤、白菊花、珍珠母、制远志、蜜麸炒白术、川芎、首乌藤、黄芪、当归、赤芍、炒土鳖虫、泽兰和炒甘草;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醒脑安神,熄风镇惊之功,对头晕/眩晕、头痛、失眠、心悸等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5876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1540125.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IPC: A61K36/8888 , A61P11/14 , A61P11/10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为:前胡4‑6份、白前4‑6份、陈皮2‑4份、桔梗2‑3份、甘草1‑3份、紫菀3‑6份、制半夏2‑4份;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前胡、陈皮加入80%‑9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2h,共提取1‑3次,得前胡、陈皮醇提物;桔梗、紫菀、制半夏加入50%‑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2h,共提取1‑3次,得桔梗、紫菀、制半夏;白前、甘草加水煎煮2‑3h,共煎煮2次,得白前、甘草水提物;将各提取物混合,即得。本发明研究了所述中药组合物及提取物的止咳、祛痰作用,证实其疗效明显,因此可用于制备治疗咳嗽和/或咳痰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7505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646005.5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IPC: A61K36/8905 , A61K36/66 , A61P29/00 , A61P19/08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外伤性胸胁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制香附1‑10重量份,醋延胡索1‑10重量份,当归1‑10重量份,赤芍1‑10重量份,桃仁1‑10重量份,杏仁1‑10重量份,炒蒺藜1‑10重量份,炙紫苑1‑10重量份,炒土鳖虫1‑10重量份,续断1‑10重量份,制没药1‑10重量份,丝瓜络1‑10重量份,炙甘草0.5‑10重量份,陈皮1‑10重量份,符合“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安全、经济、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理气止痛,疏肝止嗽之功,对胸肋外伤、肋骨骨折和胸痛咳嗽等具有显著临床疗效,适用于外伤性胸胁痛患者,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8760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40125.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IPC: A61K36/8888 , A61P11/14 , A61P11/10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为:前胡4‑6份、白前4‑6份、陈皮2‑4份、桔梗2‑3份、甘草1‑3份、紫菀3‑6份、制半夏2‑4份;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前胡、陈皮加入80%‑9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2h,共提取1‑3次,得前胡、陈皮醇提物;桔梗、紫菀、制半夏加入50%‑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2h,共提取1‑3次,得桔梗、紫菀、制半夏;白前、甘草加水煎煮2‑3h,共煎煮2次,得白前、甘草水提物;将各提取物混合,即得。本发明研究了所述中药组合物及提取物的止咳、祛痰作用,证实其疗效明显,因此可用于制备治疗咳嗽和/或咳痰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9902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592608.9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IPC: A61K36/8905 , A61P29/00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治疗急慢性腰伤痛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颗粒制剂,该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中药:当归2‑6重量份,川芎1‑3重量份,炒土鳖虫2‑6重量份,赤芍2‑6重量份,盐补骨脂2‑6重量份,续断2‑6重量份,制狗脊3‑7重量份,制香附2‑6重量份,醋延胡索1‑5重量份,防风1‑5重量份,独活1‑5重量份,盐炒牛膝2‑6重量份,槲寄生3‑7重量份,制没药1‑3重量份,炒甘草1‑3重量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颗粒制剂具有理伤、续骨、活血、健腰作用,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腰伤痛,临床推广价值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