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可调节修复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0471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25818.8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可调节修复井系统,包括井盖、井体、可调伸缩管和高压药剂注入管;井体包括作为内壁的预制筛管和作为外壁的封孔段、过滤段;可调伸缩管竖直设置于井体内中心位置采用液压驱动,包括最少两根可伸缩管件;每一可伸缩管件的靠近下端的外壁均设有封隔器;所有封隔器均通过控制软管与外部液压控制设备连接,由外部液压控制设备驱动膨胀;高压药剂注入管下部对应每一封隔器下方的位置均设有出药口;井体底部设有潜水泵;潜水泵通过抽出管路与地面抽提泵相连。本发明的应用实现了修复药剂注入深度和注入截面的可调节,从而提高修复药剂注入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实现精准修复目标。

    可废油回收的户用隔油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39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58845.8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废油回收的户用隔油装置,包括隔油装置和二次浓缩装置,所述隔油装置依次包括进水隔室、隔油室和过滤隔室,所述进水隔室的底部设置有滤渣板,所述隔油室与所述过滤隔室之间由隔板隔开,所述隔板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隔油室的顶部设置有集油斗和排油管,所述过滤隔室内设置有过滤填料层。本发明提高了油水分离效果;减少了污水的混入,集油效率更高;确保了油污得到充分去除,避免长期运行过程中对管网的影响,降低管网运维频率和成本。

    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可调节修复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0471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625818.8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可调节修复井系统,包括井盖、井体、可调伸缩管和高压药剂注入管;井体包括作为内壁的预制筛管和作为外壁的封孔段、过滤段;可调伸缩管竖直设置于井体内中心位置采用液压驱动,包括最少两根可伸缩管件;每一可伸缩管件的靠近下端的外壁均设有封隔器;所有封隔器均通过控制软管与外部液压控制设备连接,由外部液压控制设备驱动膨胀;高压药剂注入管下部对应每一封隔器下方的位置均设有出药口;井体底部设有潜水泵;潜水泵通过抽出管路与地面抽提泵相连。本发明的应用实现了修复药剂注入深度和注入截面的可调节,从而提高修复药剂注入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实现精准修复目标。

    主动排水型组合管廊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22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88297.2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主动排水型组合管廊,所述管廊由给水仓、缆线仓和排水仓三个舱室依次设置组成,所述给水仓和所述线缆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防水盖板,所述排水仓的顶部设置有透水盖板,所述给水仓内设置有给水管;所述排水仓的内侧壁上部通过若干管道支架架设有污水管道,若干所述管道支架沿所述污水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本发明通过组合管廊的集约化建设,将无序的电力、电信等飞线一并收纳入管廊,一方面可以有效减低消防安全风险,同时有利于后期的维修养护。通过设置的雨水渠道,可有效提高雨水过流能力,避免内涝;集水槽及排水管可保证缆线仓即使有雨水进入,也能及时导排,对功能缆线起到保护作用。

    移动式集成土壤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646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0485228.7

    申请日:2019-06-05

    Inventor: 缪周伟 顾小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式集成土壤修复系统,包括箱形主体;箱形主体的底部设有平台;平台对称设有集水槽和抽曝气槽;抽曝气槽内设有穿孔花管,并设防水透气保护层;平台两端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支架;支架靠近平台的位置设有加热装置;支架的顶部设有工字钢梁;工字钢梁下面设有若干组传感器,以及轨道式移动喷淋装置;箱形主体内,位于支架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卧式桨叶型搅拌破碎机;箱形主体的顶部设有抽气系统,将箱形主体内的废气排至废气处理设施净化;集水槽将箱形主体内的废水排至污水处理设施净化。箱形主体两侧均设有上开式装料门和下开式卸料门。本发明实现污染土壤修复的快速化、装备化、技术集成和修复过程简约化。

    具有主动防水、截污和排水功能的管廊出入口

    公开(公告)号:CN1150302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701586.9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主动防水、截污和排水功能的管廊出入口,位于地面的上端的四周设有环形的雨水收集净化槽;雨水收集净化槽内,通过设置两组净化模块隔成雨水拦截仓和排水仓;排水仓在靠近市政雨水主管的侧壁中部高度位置设置外排管连接,通过外排管与市政雨水主管连通;雨水拦截仓上方开口处设有满足上部荷载要求的透水盖板,在透水盖板下方靠近雨水拦截仓上部的高度位置设有透水且呈一体式设计的滤渣斜板和集渣槽,将雨水拦截仓分成上部和下部;雨水拦截仓下部的底面呈斜坡结构,顺坡向为朝向排水仓。本发明不但能够起到防止外来径流进入管廊的效果,还可以对雨水等地表径流进行净化,防止因冲刷作用产生的泥沙进入管网。

    回转式电助污泥深度脱水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26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0196850.8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回转式电助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包括环形回转输送装置和电助压榨装置;环形回转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环形输送转盘;环形输送转盘通过设置在内孔中的机动装置驱动旋转,均布有偶数组竖直设置的柱形污泥储槽;每一柱形污泥储槽均为上方开口的箱形结构,内壁均衬有起排水作用的高强高透水土工织物,且侧壁均设有若干均布的开孔;环形输送转盘轴向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两组电助压榨装置;每一电助压榨装置均包括设置在环形输送转盘下方的基础平台,以及通过支撑柱架设在环形输送转盘上方,与基础平台中心同轴的液压推杆。本发明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助污泥脱水的快速化、装备化、技术集成化和脱水过程简约化,且设备机动性强、运行自动化程度高。

    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9594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86760.9

    申请日:2020-04-13

    Inventor: 缪周伟 顾小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包括污染阻隔、污染修复区和水处理系统。污染场地的周围设有环场沟槽,环场沟槽内设有污染阻隔和污染修复区并采用支撑板分隔;污染修复区位于环场沟槽内的内侧,包括集排水系统、修复填料层、曝气系统和过滤层;集排水系统包括集排水槽,集排水槽沿着污染修复区铺设于环场沟槽底部;集排水槽内设有潜水泵,用于将污染地下水输送至水处理系统;修复填料层设置于集排水槽的上方;曝气系统设置于修复填料层的内侧;过滤层位于曝气系统内侧并采用筛板与曝气系统分隔。本发明实现功能性阻隔修复工艺,从而提高风险管控技术的污染修复功能,实现风险管控与污染修复的协同。

    移动式集成土壤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64646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85228.7

    申请日:2019-06-05

    Inventor: 缪周伟 顾小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式集成土壤修复系统,包括箱形主体;箱形主体的底部设有平台;平台对称设有集水槽和抽曝气槽;抽曝气槽内设有穿孔花管,并设防水透气保护层;平台两端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支架;支架靠近平台的位置设有加热装置;支架的顶部设有工字钢梁;工字钢梁下面设有若干组传感器,以及轨道式移动喷淋装置;箱形主体内,位于支架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卧式桨叶型搅拌破碎机;箱形主体的顶部设有抽气系统,将箱形主体内的废气排至废气处理设施净化;集水槽将箱形主体内的废水排至污水处理设施净化。箱形主体两侧均设有上开式装料门和下开式卸料门。本发明实现污染土壤修复的快速化、装备化、技术集成和修复过程简约化。

    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95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0286760.9

    申请日:2020-04-13

    Inventor: 缪周伟 顾小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包括污染阻隔、污染修复区和水处理系统。污染场地的周围设有环场沟槽,环场沟槽内设有污染阻隔和污染修复区并采用支撑板分隔;污染修复区位于环场沟槽内的内侧,包括集排水系统、修复填料层、曝气系统和过滤层;集排水系统包括集排水槽,集排水槽沿着污染修复区铺设于环场沟槽底部;集排水槽内设有潜水泵,用于将污染地下水输送至水处理系统;修复填料层设置于集排水槽的上方;曝气系统设置于修复填料层的内侧;过滤层位于曝气系统内侧并采用筛板与曝气系统分隔。本发明实现功能性阻隔修复工艺,从而提高风险管控技术的污染修复功能,实现风险管控与污染修复的协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