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植物冬季移栽存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00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10489881.0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植物冬季移栽存活率的方法,包括在种植穴内依次铺设的底土层、第一湿垃圾层、珍珠岩层、绿化种植土层和第二湿垃圾层,其中第一湿垃圾层和第二湿垃圾层至少有一层为湿垃圾一次发酵物;移栽植物根部的土球位于珍珠岩层上方的绿化种植土层内。优选第一湿垃圾层为湿垃圾一次发酵物,第二湿垃圾层为湿垃圾颗粒剂。湿垃圾一次发酵物是湿垃圾粉碎后发酵10‑15天得到的,粒径<1cm;湿垃圾颗粒剂是湿垃圾经二次发酵后脱水烘干再压缩制得的颗粒。通过利用湿垃圾,可提高土壤内部温度,保护植物根系,且降解后可成为移植树木的缓释肥料,提高植物冬季移栽存活率。

    一种在搬迁地原位土壤改良与乔木种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0917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1385590.3

    申请日:2019-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搬迁地原位土壤改良与乔木种植的方法,包括一个挖掘树穴的步骤,然后利用现场建筑垃圾及碎石粉碎筛选后,铺设大粒径渗水层;将筛选出的小粒径铺设小颗粒渗水层;再铺设吸附层;在吸附层上铺设原土层;在原土层上铺设阻泥层;再植树;在土球边上回填改良土;最后铺设观察井管。本发明因地制宜的选用搬迁地常见的建筑垃圾及碎石铺设渗水层,同时针对搬迁地可能存在的污染,铺设吸附层。施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效果好,便于推广。

    一种采用海滨吹填土制备配生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397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5617.2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滨吹填土制作为配生土的方法,包括将自然风干吹填土与糠醛渣、活性绿化植物废弃物按50-60:20-25:20-25的体积比混合,混合均匀后在每立方土中添加脱硫石膏、高吸水性树脂,微生物粉剂,土壤粘合剂,再次混合,将二次混合的混合物进行边搅拌边淋洒木醋液稀释液后,然后调整配生土的含水量为60-65%,获得改良后的配生土。本发明的配生土弥补了吹填土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的缺陷,土壤养分俱全且适中,对于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本发明将糠醛渣、绿化植物废弃物等废物利用,能够快速的将滨海吹填土制备成配生土,可实现“土壤质量提升+废物利用”的双赢效果。

    一种在搬迁地原位土壤改良与乔木种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0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85590.3

    申请日:2019-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搬迁地原位土壤改良与乔木种植的方法,包括一个挖掘树穴的步骤,然后利用现场建筑垃圾及碎石粉碎筛选后,铺设大粒径渗水层;将筛选出的小粒径铺设小颗粒渗水层;再铺设吸附层;在吸附层上铺设原土层;在原土层上铺设阻泥层;再植树;在土球边上回填改良土;最后铺设观察井管。本发明因地制宜的选用搬迁地常见的建筑垃圾及碎石铺设渗水层,同时针对搬迁地可能存在的污染,铺设吸附层。施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效果好,便于推广。

    一种利用生物炭制备高吸附性陶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674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89815.5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炭制备高吸附性陶粒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质废弃物经干燥、粉碎后,在200~600℃限氧热解1~5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生物炭,将生物炭与沼渣粉、高岭土粉,伊利石,绿泥石,白云石粉,沼渣粉,蒙脱石,膨润土粉,硅藻土粉,珍珠岩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充分混合,搅拌,造粒后,在500~1200℃焙烧0.1~3h,冷却后破碎,筛分,得到高吸附性陶粒。本发明将生物炭与高岭土等混合烧结,可获得化学性质稳定的高吸附性多孔生物炭陶粒。本发明优化了普通陶粒的孔隙结构,提升了离子交换能力,增强了常规陶粒的吸附性,可以更为高效的用于污水处理、土壤改良和环境修复等领域。

    一种盐碱地的隔盐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8401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790987.4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地双层隔盐技术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盐碱地上挖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铺设沸石、碎石、活性炭第一层隔盐层;采用芦苇秸秆铺设第二层隔盐层,铺设厚度为10-20cm;第二层隔盐层的中间埋入环形的PVC透气/滴灌管,PVC透气管的管壁用无纺布包裹;改良盐碱土,将湿垃圾堆肥产物、脱硫石膏、粉煤灰、高吸水树脂与原土混合,放入种植区;种植植物。本发明通过双层隔盐措施,并辅以环形的PVC透气/滴灌管,抑制地下水中盐分的上升,降低植物根系附近的盐分,促使隔盐层中盐分淋洗下降。湿垃圾堆肥产物、脱硫石膏、粉煤灰、高吸水树脂等材料的使用,不仅可做到废物再利用,还能改良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提升养分,改良盐碱土土壤结构。

    提高植物冬季移栽存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008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89881.0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植物冬季移栽存活率的方法,包括在种植穴内依次铺设的底土层、第一湿垃圾层、珍珠岩层、绿化种植土层和第二湿垃圾层,其中第一湿垃圾层和第二湿垃圾层至少有一层为湿垃圾一次发酵物;移栽植物根部的土球位于珍珠岩层上方的绿化种植土层内。优选第一湿垃圾层为湿垃圾一次发酵物,第二湿垃圾层为湿垃圾颗粒剂。湿垃圾一次发酵物是湿垃圾粉碎后发酵10-15天得到的,粒径<1cm;湿垃圾颗粒剂是湿垃圾经二次发酵后脱水烘干再压缩制得的颗粒。通过利用湿垃圾,可提高土壤内部温度,保护植物根系,且降解后可成为移植树木的缓释肥料,提高植物冬季移栽存活率。

    一种湿垃圾结合蚯蚓改良城市土壤结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8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89073.7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垃圾结合蚯蚓改良城市土壤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湿垃圾、畜禽粪便经过腐熟得到湿垃圾堆肥产品,利用湿垃圾堆肥产品喂食蚯蚓,促进湿垃圾的快速分解,并在土壤中添加10%~20%腐熟的豆饼粉,提高蚯蚓在土壤中新陈代谢活动,产生的蚯蚓粪形成良好的有机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腐殖酸,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同时蚯蚓在活动中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孔隙度。本发明是根据城市土壤特性和蚯蚓生长发育规律,并结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城市湿垃圾的处置寻找一条新的途径,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同时对城市土壤结构改良明显,有效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的合理分布,提高城市土壤质量。

    一种有机湿垃圾配制的配生土

    公开(公告)号:CN1098198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09196.8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湿垃圾配制配生土,基本上由如下组分混合而成,以体积计:土壤30~40份、有机湿垃圾堆肥30~40份和硅藻土20~40份,其中对应每立方米土壤添加20-50 g氨基酸、300-600g沸石粉、400-500g聚乙烯醇等。任选地,所述组分混合过程中添加适量水以促进各组分间的吸附和产品的均质化。本发明的配生土具有较佳的广谱性,适用于大部分园林植物种植,且具有较佳的疏水性、保水性和保肥性,养分全面比例适中,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在植物长势、花期、植物抗逆性、根系等方面都比传统的基质和种植土有明显的改善。

    一种利用石油烃污染土壤制备配生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450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90417.1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石油烃污染土壤制备配生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石油烃污染土壤经干燥、粉碎后,200~400℃限氧热解1~5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含有大量炭类物质的类生物炭质土壤热解产物;将草炭,腐殖酸,蛭石,有机湿垃圾堆肥,珍珠岩,膨润土,麦饭石,微生物复合菌剂与之混合,充分搅拌,即可得到配生土。本发明就地取材,利用低温限氧热解技术,去除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保留了大部分的土壤有机炭和营养成分,并且在土壤表面增加了炭状物质包裹,提升了土壤肥力。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投入大,耗时长,见效慢等特点,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