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26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0391.4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丝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丝领域;该纺丝液是以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硫氰酸钠水溶液、氯化锌水溶液、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的混合物为溶剂,偶氮类化合物为引发剂,丙烯腈为第一单体,衣康酸或其衍生物为第二单体,丙烯酸或其衍生物为第三单体,在阶梯式升温的条件下,进行共聚合反应,然后经脱单、调制粘度、脱泡和过滤制成;本发明制备纺丝前驱体工艺流程不长、能耗不高、所需时间减少,减少制备碳纤维的过程中前驱体的合成占用的时间;且本发明制得的纺丝液性能更高,可使得纺丝过程更加稳定,保证纤维质量,更满足工厂生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87044.7
申请日:2023-11-09
IPC: D04H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收网帘及接收装置,属于长丝、线或类似物的生成领域;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网帘和接收网板,所述接收网板和接收网帘设置于纺丝机箱内,且接收网板的一侧正对纺丝喷嘴,其相对侧设置接收网帘,所述接收网板可拆卸式连接;接收网帘包括编织网和包覆于编织网两侧的包边,所述编织网包括基网层和分别设置于基网层两侧的均流层,所述基网层厚度为0.5mm~1.2mm,网孔目数为5~100目,所述均流层厚度不超过基网层厚度的1/2,所述均流层的网孔目数为150~230目;本发明通过改进接收网帘的结构,进而改善接收装置上纺丝的组织均匀性,使得纺丝成网更加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52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23903.5
申请日:2024-11-14
IPC: D04H1/4382 , D04H1/4258 , D04H1/435 , D04H1/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非织造布,由原料Ⅰ和原料Ⅱ混合纺制而成,沿该非织造布的厚度方向,所述原料Ⅰ和原料Ⅱ的混合比例均匀的变大。本发明通过改变原料Ⅰ和原料Ⅱ的变化规律,使原料Ⅰ和原料Ⅱ的混合比例在厚度方向上均匀的变大,达到单向导湿效果,从而实现非织造织物单向导湿功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71671.6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丝工艺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纺丝模头允许喷丝孔的排布间距最小值依然较大,最后产品的强度和过滤性能受到限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纺丝模头中喷丝孔的排布方法,若干喷丝孔的中点与模头中歧管的距离从喷丝孔在模头宽度方向中部向两端排布的过程中逐步减小。本发明将喷丝孔重新排布后,使得沿模头宽度方向分布的喷丝孔之间存在高度差,相邻纺丝模头的水平距离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情况下,相邻喷丝孔出口的距离也有所增加,避免了喷丝孔出口处纺丝液扰动对周围了影响,同时在确保无前述影响的情况下,喷丝孔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少,提高了最后产品的强度和过滤性能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7040.9
申请日:2023-11-09
IPC: D04H1/4326 , D04H1/4382 , D04H1/732 , D01D4/02 , D01F6/44 , D01F1/10 , G01N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丝工艺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液喷纺丝工艺过程中,纳米颗粒容易团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液喷纺丝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纳米颗粒加入聚合物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纺丝液;S2、将纺丝液添加到纺丝装置后,通过纺丝装置的喷丝孔喷出,进入微波加热环境,在微波加热环境中纺丝液的溶剂快速挥发,而溶质则混合着纳米颗粒一起被吹至成网帘上,相互堆叠形成纳米纤维。本发明利用微波同步实现了加热和减少纳米颗粒团聚的功能;采用PVP作为纳米颗粒的载体,同时利用PVP的分散功能,进一步减少纳米颗粒的团聚;将现有的单一空气流,改为了两种不同运动方向的空气流,并限定了空气流的具体角度和气压,增加最终湿敏纳米纤维产品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87049.X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丝微动流道结构及模头,包括接引管,上述接引管用于连接溶液输入源,上述接引管道的输出端设有测试容器,上述测试容器的内腔与接引管道相连通;上述测试容器下端设有第一接头,上述第一接头用于连接模头;上述测试容器的内壁设有弹性体,上述弹性体外侧设有软板,上述软板在测试容器中环绕设置并形成溶液通道,上述测试容器侧壁设有调节杆,上述调节杆穿过弹性体连接软板;由调节杆拉动软板形变并改变弧形流道形态;以期望通过在纳米流体通过射流进行加工试验时,获得更多的可变因素,减少重复性实验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71675.4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浴式液喷纺丝接收装置,包括:喷头、储水桶、水浴桶、滚筒、滚筒驱动组件;所述水浴桶下方设置储水桶,水浴桶与储水桶通过支撑杆连接;水浴桶与储水桶之间设置水循环组件,用于使储水桶内的水循环使用;所述水浴桶下底中心位置处开设孔洞,水流经过孔洞流入储水桶,同时水浴桶内形成漩涡;所述水浴桶正上方设置喷头,聚合物溶液从喷头内喷射出,形成纤维,进入水浴桶内的漩涡;所述储水桶旁侧设置滚筒,所述滚筒设置于滚筒驱动组件上,由滚筒驱动组件带动滚筒转动,纤维盘绕于滚筒上,由滚筒进行整理收集。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液喷纺丝收集过程中,纤维收集杂乱,后期需二次整理导致纤维易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6325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63141.4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微振辅助激光搭接焊方法,通过采用激光焊工艺,焊接过程中辅助微振,可得到成形良好的铝硅镀层热成形钢激光搭接焊缝;本发明通过控制激光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施加机械振动外场,通过调整振动参数,有效降低了溶解在焊缝中铝镀层的聚集程度,优化了焊缝组织,减少了焊接缺陷,从而获得了高质量的搭接焊接头,适用于汽车用镀铝硅热成形钢焊接;与传统激光搭接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清除热成形钢表面的铝硅镀层,简化了搭接焊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机械振动的施加,缓解了铝镀层在焊缝中的聚集程度,细化晶粒并减少了接头残余应力,从而提高了搭接焊接头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22226668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0432366.5
申请日:2024-03-06
IPC: D01D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接收装置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接收滚筒在更换滚筒时,不够省力的问题,提拱了一种纳米纤维接收滚筒,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架体、筒体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第一转轴与筒体连接,筒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架设于所述架体,第二转轴包括:外管体、弹性件和内杆体;所述内杆体内套于所述外管体并通过弹性件与外管体连接,内杆体与架体连接;该接收滚筒还包括:丝杠机构,丝杠机构的往复件与内杆体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丝杠机构与第二转轴配合,使得内杆体被推动进入外管体后可以脱离架体,自动实现筒体的拆卸;通过齿轮和驱动装置的配合,筒体的拆卸与转动共用动力来源,制造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222219306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23025713.7
申请日:2023-11-09
IPC: B01F27/921 , B01F35/71 , B01F35/9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桶体、搅拌组件、加热元件、进料管、温度传感器、排料管、控制部;所述桶体内部转动设置搅拌组件,用于对前驱体溶液进行搅拌混合;所述桶体的侧壁内设置加热元件,用于向桶体内提供热能,对前驱体溶液加热;所述桶体内底面设置温度传感器;桶体上端面设置进料管,下端面设置排料管;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进料管均与控制部通讯连接;控制部用于接收前驱体溶液温度信号并调节进料管进液流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加热搅拌装置一次性只可提供一批次前驱体溶液,每一批次之间存在间隙,当无法满足下游生产力时,延误生产效率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