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0761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295860.7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多孔结构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聚多巴胺‑还原氧化石墨烯/三维互联多孔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S1:将GO加至缓冲溶液中,超声;随后向缓冲溶液中加入PDA,超声,反应完全得到PDA‑rGO溶液;S2:将牺牲模板、CNT、SR和固化剂混合并固化,随后在去离子水中完全除去牺牲模板,得到CNT/SR三维互联多孔基体;S3:将CNT/SR三维互联多孔基体浸泡于PDA‑rGO溶液中吸附,得到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基于CNT/rGO的应变传感器具有检测力学变化的优势,将其与SR结合,由于SR透气性、稳定性好,响应明显,因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1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05065.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8L53/00 , C08K3/04 , B82Y30/00 , C08F29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GO@Py‑PMMA‑b‑PDM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1‑芘甲醇和2‑溴‑2‑甲基丙酰溴混合,反应得到Py‑Br;S2:将Py‑Br与MMA、PMDETA、CuBr2和Sn(EH)2混合并在惰性氛围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Py‑PMMA‑Br;S3:将Py‑PMMA‑Br与PMDETA、CuBr2和Sn(EH)2混合,聚合反应得到Py‑PMMA‑b‑PDMS;S4:将Py‑PMMA‑b‑PDMS与GO通过共混法制备得到GO@Py‑PMMA‑b‑PDMS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非共价功能化增强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71623.7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9J7/25 , C09J7/38 , C09J167/02 , C08G63/692 , C08G63/183 ,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可降解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先分别制备可降解胶带基层和阻燃可降解胶带粘接层,再在可降解胶带基层的表面进行阻燃可降解胶带粘接层的涂布、固化、熟化作业制得阻燃可降解胶带;可降解胶带基层是将BHBT与BHAT进行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制得可降解PBAT聚合物后,通过吹塑成型得到;阻燃可降解胶带粘接层是将BHBT、BHAT和压敏胶助剂进行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制得胶状的阻燃可降解PBAT聚合物后,通过熟化得到;制得的压敏性能优异,极限氧指数为28~45%,阻燃等级为UL94 VTM‑0;90天的生物降解率为50~90%。本发明制得的阻燃可降解胶带具有高粘着力,阻燃性能优良,原材料来自废弃的PBT塑料,同时可生物降解,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71615.2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PBT再生为可降解PBAT聚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先以废弃PBT材料作为原料进行醇解并过滤得到再生的BHBT,再将所述再生的BHBT与BHAT进行酯交换缩聚反应得到可降解PBAT聚合物;所述醇解中加入植酸、植酸钠或者植酸钾作为络合剂;制得的可降解PBAT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80000,熔点为40~125℃,在温度为190℃且负荷为2.16kg的条件下测得的熔融指数为8~50g/10min,端羧基含量为15~80mmol/t,色度的b值为5~20,特性粘度为0.5~1.6dL/g,90天的生物降解率为50~90%。本发明通过化学醇解再聚合制备得到可完全生物降解的PBAT材料,可用于包装、餐具、农用薄膜、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等众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54920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82819.8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8G63/685 , C08J5/18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隔抗菌PBAT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首先由甘露醇与精氨酸反应制得高阻隔功能单体,然后由己二酸、丁二醇和高阻隔功能单体反应制得高阻隔抗菌预聚物,接着由高阻隔抗菌预聚物与己二酸丁二醇酯化物反应制得高阻隔抗菌低聚物,最后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化物与高阻隔抗菌低聚物反应制得高阻隔抗菌PBAT聚合物;制得的高阻隔抗菌PBAT聚合物抗菌性能优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5~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70~100%;应用为:将高阻隔抗菌PBAT聚合物进行吹塑成型或者流延成型,得到抗菌PBAT阻隔膜,抗菌PBAT阻隔膜的阻隔性能优良。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制得的抗菌PBAT阻隔膜可应用于有抗菌和阻隔需求的包装、膜类、片材制品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89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1548435.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上海瞬吾商务咨询中心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23/02 , C08L67/02 , C08L67/04 , C08L71/02 , C08K13/02 , C08K5/098 , C08K3/26 , C08K3/30 , C08K3/34 , C08J5/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循环再生可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循环再生可降解复合材料中氮含量大于1000ppm,原子序数大于30的金属离子含量总量小于100ppm,60℃有氧降解时间t1与60℃无氧降解时间t2的比值t1/t2为10~25。本申请的循环再生可降解复合材料具有加工适应性强,生物降解活性高,能够辅助聚烯烃的开始降解,提高其生物降解速率,达到满足的生物降解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84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1554966.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上海瞬吾商务咨询中心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8J3/22 , C08L67/04 , C08L67/02 , C08L71/02 , C08L89/00 , C08K5/098 , C08L23/00 , C08L67/00 , C08L77/00 , B29C48/92 , B29B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可降解母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可降解母粒60℃有氧降解时间t1与60℃无氧降解时间t2的比值t1/t2为5~10,所述的可降解母粒中原子序数大于30的金属离子含量总量小于100ppm。本申请的高分子可降解母粒具有加工适应性强,生物降解活性高,能够辅助聚烯烃、聚酯和聚酰胺的开始降解,提高其生物降解速率,达到满足的生物降解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4998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356650.5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毒低烟阻燃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低毒低烟聚酯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低毒低烟阻燃聚酯纤维;低毒低烟聚酯是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高导热阻燃剂为主要原料制得的;高导热阻燃剂是将氮化硼和聚磷酸铵混合均匀,进行高速机械剥离制得的;所述氮化硼为六方氮化硼,其具有片层结构,且层数为10~50层,片层面积为0.5~5μm2。制得的低毒低烟聚酯的熔点为240~250℃,磷含量为0.15~2.5%,导热系数为2.2~3.5W/(m·K);低毒低烟阻燃聚酯纤维的LOI为28~36%,TOC≤33%.s;低毒低烟阻燃聚酯纤维中高导热阻燃剂的质量分数为3~15%。
-
公开(公告)号:CN111334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357967.0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毒低烟聚酯纤维用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先将氮化硼和聚磷酸铵混合均匀进行高速机械剥离得到高导热阻燃剂,再将高导热阻燃剂和聚酯粉末进行共混挤出制备低毒低烟聚酯纤维用阻燃母粒;所述氮化硼为六方氮化硼,其具有片层结构,且层数为10~50层,片层面积为0.5~5μm2;所述高速机械剥离通过球磨机实现,所述高速为5000r/min以上。制得的低毒低烟聚酯纤维用阻燃母粒的熔点为228~243℃,磷含量>6%,导热系数≥2.0W/(m·K),极限氧指数为40~47%,TOC含量≤36.4%.s。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有毒烟气的释放,降低聚酯燃烧释放的有毒烟气对人健康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7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066748.6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上海即索实业有限公司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原位培养的方法,在细菌纤维素培养过程中引入拉伸装置,使其原位生长时实现纤维素的定向排列;具体为向木醋杆菌生物培养液中添加可溶性聚合物,并于培养容器中放置可控伸缩的硅胶管,在细菌纤维素生物合成时向硅胶管中通氧气,调节硅胶管拉伸速度,生物合成的细菌纤维素水凝胶附着在硅胶管上沿拉伸方向形成高取向结构,同时培养液中的聚合物分子填充在细菌纤维素三维网状结构中,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力与细菌纤维素分子链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制得的高强度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拉伸杨氏模量为3.0~8.0MPa,拉伸断裂应力为3.0~7.5MPa,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0~40%。高强度细菌纤维素复合水凝胶属于高附加值生物材料,经机械和化学手段复合改性,其力学性能优于传统水凝胶,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