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金属材料表层晶粒微纳米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004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9714.X

    申请日:2012-01-13

    Inventor: 张可敏 邹建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金属材料表层晶粒微纳米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基体冷轧处理,表面抛光至粗糙度0.06~0.08μm,清洗;(2)将经步骤(1)处理的金属基体放入强流脉冲电子束装置中,抽真空至10-3~10-4Pa,采用能量密度为2~4J/cm2的脉冲电子束对金属基体表面进行轰击处理,每次脉冲持续0.5~1μs,轰击次数为2~30次,每次脉冲的时间间隔约为5~20s。本发明利用脉冲电子束对形变材料表面快速回火这一特性来细化金属表层晶粒,使表层晶粒尺寸降低到100~500nm,从而获得了优良的表面性能。

    一种用于气体涡流纺纱装置的纤维损伤避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931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2510.3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涡流纺纱装置的纤维损伤避免系统,集成了纤维预处理、气流控制、纤维输送、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等多种功能,旨在全面提升纺纱过程中的纤维保护能力,通过优化纤维的预处理过程,利用智能湿度控制和机械柔化技术,使纤维在进入纺纱区域之前达到最佳加工状态,减少了纤维的初始损伤,以保证纤维在纺纱过程中的受力均匀性,避免因气流波动导致的纤维损伤,并将这些数据反馈至损伤预防控制单元,自动调整纺纱参数,实现对纺纱过程的智能化、动态化优化,进一步减少纤维损伤的可能性。

    一种纯钛的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5249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329783.2

    申请日:2015-06-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工艺学领域,公开了一种纯钛TA2的表面改性方法,步骤包括:(1)将纯钛进行轧制处理2~5次至形变率为70%~85%;(2)用电子束对轧制后的纯钛处理,处理参数为:加速电压25~30KeV,5~10次脉冲。经过上述处理后,纯钛的表面抗腐蚀性能得以提高。本方法的处理工艺简单,能有效提高纯钛的抗腐蚀能力。经过处理的纯钛可适应体液环境,用作安全的生物医用材料。

    一种纯钛的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5249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29783.2

    申请日:2015-06-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工艺学领域,公开了一种纯钛TA2的表面改性方法,步骤包括:(1)将纯钛进行轧制处理2~5次至形变率为70%~85%;(2)用电子束对轧制后的纯钛处理,处理参数为:加速电压25~30KeV,5~10次脉冲。经过上述处理后,纯钛的表面抗腐蚀性能得以提高。本方法的处理工艺简单,能有效提高纯钛的抗腐蚀能力。经过处理的纯钛可适应体液环境,用作安全的生物医用材料。

    一种气流纺纱装置及系统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38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07813.1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流纺纱装置及系统监控方法,气流纺纱装置设有引导体、涡流管、锥面体、引纱管和气流纺纱主控制系统,涡流管连接有喷气管,喷气管用于向涡流管内喷射高压气体,涡流管包含耐高温材料层以及覆盖在耐高温材料层表面的外层防爆壳体,涡流管和引纱管内壁均设有纳米涂层,气流纺纱装置还包括温度压力监控系统、自动清洁系统和冗余控制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气流纺纱装置在结构上做了针对性优化,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配置有智能监控和冗余控制系统,有效保障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一种提高氮化钛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506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442378.3

    申请日:2011-12-26

    Inventor: 张可敏 邹建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氮化钛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钢基体表面抛光,放入强流脉冲电子束装置中,然后抽真空至10-3-10-4Pa;采用能量密度为2~6J/cm2的脉冲电子束对钢表面进行轰击处理,每次脉冲持续0.5~1μs,轰击次数为2~50次,每次脉冲的时间间隔为5~20秒。本发明利用脉冲电子束与钢基体相互作用生成火山坑这一特性来增加钢表面粗糙度,然后对钢的表面进行氮化钛镀膜,与未经电子束前处理的钢相比,电子束处理可使钢与氮化钛的膜基结合力显著增强。

    一种自行车踏板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01510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746901.6

    申请日:2013-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踏板,在所述踏板的枢轴部的相反端设有一弹性部,所述的枢轴部用以连接自行车曲柄。所述的弹性部由弹簧和保护块组成。所述的弹性部还包括一个保护壳,将所述弹簧和保护块置于所述的保护壳内,所述的踏板的一对踏块具有凹部,所述的保护壳用对称卡接的方式与一对踏块固接。本实用新型用一个较低成本的方案解决了自行车在摔倒时通过踏板造成的损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