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多个相邻物体上RFID电子标签误读的方法及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2546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11002049.2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多个相邻物体上RFID电子标签误读的方法及系统及介质,包括如下步骤:在一群相邻物体的每个物体上安装多个RFID电子标签;对同一物体上多个RFID电子标签的RSSI值设定激活阈值;在一定区域内读取区域内所有的RFID电子标签,对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的RSSI值进行预处理;根据物体标识数据对预处理后的RSSI值进行分组,计算组内RSSI值的差值;采集一定数量的样本,将采集的RSSI值及对应的差值代入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模型来区分待识别物体。本发明通过在一个物体上设置多个RFID电子标签,并对读取RSSI值进行预处理,训练逻辑回归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模型能够在识别到的多个位置相近的物体中准确区分待识别物体。

    防止多个相邻物体上RFID电子标签误读的方法及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25466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002049.2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多个相邻物体上RFID电子标签误读的方法及系统及介质,包括如下步骤:在一群相邻物体的每个物体上安装多个RFID电子标签;对同一物体上多个RFID电子标签的RSSI值设定激活阈值;在一定区域内读取区域内所有的RFID电子标签,对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的RSSI值进行预处理;根据物体标识数据对预处理后的RSSI值进行分组,计算组内RSSI值的差值;采集一定数量的样本,将采集的RSSI值及对应的差值代入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模型来区分待识别物体。本发明通过在一个物体上设置多个RFID电子标签,并对读取RSSI值进行预处理,训练逻辑回归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模型能够在识别到的多个位置相近的物体中准确区分待识别物体。

    抗碾压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及车辆定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6074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44854.6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碾压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及车辆定位系统,包括:电子标签板3;所述电子标签板3包括:微带贴片天线31、微带馈电线32、馈电过孔33、标签芯片35和电路介质板37;所述微带贴片天线31设置于所述电路介质板37的上侧,所述标签芯片35设置于所述电路介质板37的下侧;所述馈电过孔33开设于所述电路介质板37上,连通所述电路介质板37的上下两侧,所述微带馈电线32穿过所述电路介质板37分别连接所述微带贴片天线31和所述标签芯片35。通过天线部分设置于电路介质板的上侧,馈电部分设置于电路介质板的下侧,这种分离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馈电结构的受力面积,从而实现了抗碾压的目的。

    抗碾压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及车辆定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51587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532333.6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碾压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及车辆定位系统,包括:电子标签板3;所述电子标签板3包括:微带贴片天线31、微带馈电线32、馈电过孔33、标签芯片35和电路介质板37;所述微带贴片天线31设置于所述电路介质板37的上侧,所述标签芯片35设置于所述电路介质板37的下侧;所述馈电过孔33开设于所述电路介质板37上,连通所述电路介质板37的上下两侧,所述微带馈电线32穿过所述电路介质板37分别连接所述微带贴片天线31和所述标签芯片35。通过天线部分设置于电路介质板的上侧,馈电部分设置于电路介质板的下侧,这种分离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馈电结构的受力面积,从而实现了抗碾压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