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3952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173420.9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2F11/0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疏浚底泥中Cd、Zn、Cu复合污染的植物修复方法,该植物修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播种前,洒水将底泥表层淋湿,对表层土进行充分的翻耕;步骤二、植物的选择:选取颗粒饱满、大小基本一致的金盏菊、披碱草、水稗草植物种子均匀洒在相应试验箱内,随后覆盖过筛底泥分别进行单种;将大吴风草、八宝景天分别均匀移植至试验箱内;本发明选择金盏菊、披碱草、水稗草、八宝景天、大吴风草单种对河道疏浚底泥中重金属Cd、Zn、Cu复合污染的修复效果好,其中披碱草、水稗草的根部长度分别为20-25cm、25-29cm,可以修复深度0-30cm的重金属污染底泥。
-
公开(公告)号:CN115041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478788.1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螯合剂强化龙葵修复镉芘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受镉芘复合污染土壤中种植催发处理后的龙葵种子,6~8周后加入螯合剂,所述螯合剂为可降解螯合剂;所述受镉芘复合污染土壤的镉浓度为25.1mg/kg,芘浓度为161.5mg/kg;所述PASP溶液浓度为4g/L,PASP的添加量为1g/kg所述受镉芘复合污染土壤;本发明利用龙葵对镉的高富集量特性,利用茎和叶富集镉并配合添加聚天冬氨酸后,实现对受镉芘复合污染土壤进行镉修复及芘修复,不但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还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土壤有效氮磷、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和芘降解相关细菌的丰富度,利于土壤的二次利用或者后续植物的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