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帽封材料治理受污染底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0442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610029226.X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受污染底泥就地稳定的帽封材料、使用与处理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新型帽封材料为具有三层结构形式的似球状颗粒材料,其由三部分组成,将上述帽封材料投放于需要处理的受污染底泥的表面,一定时间后,帽封材料会膨胀粘连,自形成一层阻隔吸附层,使受污染底泥和上层水体隔离,通过物理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和晶格稳定、有机物物理化学降解和催化分解、物理包裹等方式抑制污染物质的上迁。

    受污染底泥就地稳定的帽封材料与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27747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029226.X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受污染底泥就地稳定的帽封材料、使用与处理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新型帽封材料为具有三层结构形式的似球状颗粒材料,其由三部分组成:(1)内层核心层,此层采用天然无机惰性骨料(如砂石、鹅卵石、碎玻璃、陶瓷等)、反应性无机骨料(如钢渣、磷酸岩岩石、粘土、含铁矿石等)等材料作为核心骨料;其用量为帽封材料总重量的15~35%;(2)中间层密封层,为磷酸岩岩石、碳酸岩岩石、天然沸石等组成,其重量配比为60~80%;(3)外层保护层,为水泥、石灰、石膏、高分子粘结剂等组成,其重量配比为1~5%。将上述帽封材料投放于需要处理的受污染底泥的表面,一定时间后,帽封材料会膨胀粘连,自形成一层阻隔吸附层,使受污染底泥和上层水体隔离,通过物理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和晶格稳定、有机物物理化学降解和催化分解、物理包裹等方式抑制污染物质的上迁。

    电镀污泥水热铁氧体化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5709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16374.5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镀污泥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和处理方法,属化学与环境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电镀污泥水热铁氧体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电镀污泥固体废弃物为原料,通过补充适量铁源,在一定水热条件下,合成出浸出毒性低的复合铁氧体。本发明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技术,经处理后的电镀污泥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所述方法有利于环境保护,且能实现电镀污泥资源化,提高其附加值。

    电镀污泥水热铁氧体化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1722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116374.5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镀污泥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和处理方法,属化学与环境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电镀污泥水热铁氧体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电镀污泥固体废弃物为原料,通过补充适量铁源,在一定水热条件下,合成出浸出毒性低的复合铁氧体。本发明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技术,经处理后的电镀污泥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所述方法有利于环境保护,且能实现电镀污泥资源化,提高其附加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