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2O3-SnO2/石墨烯三元复合纳米材料的水热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198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14928.9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e2O3-SnO2/石墨烯三元复合纳米材料的水热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石墨烯、氯化铁和氯化亚锡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出结构稳定的石墨烯三元复合纳米材料。从TEM照片可以看出,制得的复合纳米材料是通过片状氧化铁纳米粒子与二维的石墨烯纳米片以片片结合的方式自组装而成的,这种结合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该法制备的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在环境、能源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氨基葡萄糖助晶化的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9566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13583.X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葡萄糖助晶化的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一步法,以热解还原的氧化石墨烯、钛酸四丁酯(TBOT)为原料,纯水为溶剂,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方法,在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提供的碱性环境中,通过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助晶化作用,得到形貌均一的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所得复合材料中,结晶良好的锐钛矿晶相的超小氧化钛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其粒径在10nm左右。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环境治理和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双模板法制备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669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14892.4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模板法制备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本发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混合模板,乙酸乙酯为助模板,水和乙醇为共溶剂,通过有机溶剂丙酮等去除CTAB和SDBS等残留有机物,即得形貌均一的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从TEM图片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氧化硅纳米材料,具有多壳层介孔结构,粒径在200nm左右。该法制备的多壳层中空氧化硅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及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双模板法制备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6699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614892.4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模板法制备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本发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混合模板,乙酸乙酯为助模板,水和乙醇为共溶剂,通过有机溶剂丙酮等去除CTAB和SDBS等残留有机物,即得形貌均一的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从TEM图片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氧化硅纳米材料,具有多壳层介孔结构,粒径在200nm左右。该法制备的多壳层中空氧化硅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及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夹心中空双层碳/硅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4874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13252.6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B82Y30/00 H01M4/386 H01M4/587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心中空双层碳/硅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刻蚀的方法,以酚醛树脂和多巴胺为碳源,乙醇/水的混合溶液为溶剂,二氧化硅为硬模板,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合成参数的调控,从而制备出具有夹心中空结构的双层碳/硅复合纳米材料。该方法不仅能够制备出形貌均一、结构稳定的夹心中空双层碳/硅复合纳米材料,而且采用了酚醛树脂和多巴胺两种不同碳源进行了二次碳包覆,这种异质的双碳层,既能保证了其对硅的体积变化的极大的缓冲作用,又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库伦效率。本发明方法具有设计巧妙、合成灵活及可控性强等优点。该法制备的碳/硅复合纳米材料在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Au@SiO2介孔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4272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613146.8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u@SiO2介孔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乙酸乙酯(EA)为助模板,水和乙醇为共溶剂,通过丙酮去除CTAB等残留有机物,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修饰得到的SiO2,然后硼氢化钠(NaBH4)还原HAuCl4的SiO2的水溶液即得形貌均一、平行和发射状孔道结构共存的Au@SiO2介孔复合纳米粒子的纳米材料。从TEM图片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Au@SiO2介孔复合纳米材料,具有平行和发射状孔道结构,SiO2纳米粒子粒径在150 nm左右,Au纳米粒子尺度均一,分布均匀。该法制备的Au@SiO2介孔复合纳米材料在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Fe2O3-SnO2/石墨烯三元复合纳米材料的水热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198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14928.9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e2O3-SnO2/石墨烯三元复合纳米材料的水热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石墨烯、氯化铁和氯化亚锡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出结构稳定的石墨烯三元复合纳米材料。从TEM照片可以看出,制得的复合纳米材料是通过片状氧化铁纳米粒子与二维的石墨烯纳米片以片片结合的方式自组装而成的,这种结合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该法制备的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在环境、能源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步法制备Ag@TiO2纳米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834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77277.8

    申请日:2016-05-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步制备Ag@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材料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工艺过程中,乙醇既作为溶剂又作为还原剂,在高温高压的水热环境下,乙醇的羟基将Ag+还原成单质Ag颗粒,同时乙醇间醚化反应生成的H2O也促进了钛酸正丁酯(TBOT)的水解。为了降低体系的表面能,水解产生的TiO2小粒子逐渐与生成的Ag纳米颗粒一起聚集成球,并将其包覆到TiO2球内;随着反应的进行,最终得到了球状Ag@TiO2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过程可控等优点。通过此方法制备的球状Ag@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和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氨基葡萄糖助晶化的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956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510613583.X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葡萄糖助晶化的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一步法,以热解还原的氧化石墨烯、钛酸四丁酯(TBOT)为原料,纯水为溶剂,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方法,在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提供的碱性环境中,通过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助晶化作用,得到形貌均一的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所得复合材料中,结晶良好的锐钛矿晶相的超小氧化钛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其粒径在10 nm左右。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环境治理和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步法制备Ag@TiO2纳米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83444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277277.8

    申请日:2016-05-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步制备Ag@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材料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工艺过程中,乙醇既作为溶剂又作为还原剂,在高温高压的水热环境下,乙醇的羟基将Ag+还原成单质Ag颗粒,同时乙醇间醚化反应生成的H2O也促进了钛酸正丁酯(TBOT)的水解。为了降低体系的表面能,水解产生的TiO2小粒子逐渐与生成的Ag纳米颗粒一起聚集成球,并将其包覆到TiO2球内;随着反应的进行,最终得到了球状Ag@TiO2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过程可控等优点。通过此方法制备的球状Ag@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和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