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用铬矿熔融还原直接冶炼不锈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97A

    公开(公告)日:1997-04-02

    申请号:CN95111781.5

    申请日:1995-09-27

    Abstract: 利用顶底复吹转炉熔融还原铬矿直接冶炼不锈钢的方法,熔化还原时,双流道三层复合顶枪向炉渣自下而上分别吹入惰性气流、一燃氧流、二燃氧流,一燃氧流、二燃氧流搅拌加热炉渣,高效地加热铬原料,惰性气流冲击由底吹惰性气体搅拌形成的金属涌,使金属涌上方的金属液滴中的碳向炉壁弥散,与富集于此的含碳团矿充分搅拌混合,促进铬的还原。熔融还原结束后,采用同一顶枪向炉内吹入用惰性气体稀释的脱碳用氧,对高铬铁水进行吹炼,同时底吹惰性气体强烈搅拌熔池。

    低熔点合金粉末球化及微晶纳米化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75423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030135.3

    申请日:2006-01-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熔点无铅焊料合金粉末球化及微晶纳米化工艺方法,属金属材料加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将由高压气体雾化制得的不规则形状的低熔点合金粉末,通过采用有机球化剂葵二丁酸二丁酯和有机分散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按1∶1重量比配制而成的有机溶剂混合液,将合金粉末与有机溶剂均匀混合分散,并加热熔融,然后迅速液淬冷却,最终获得球化粉末及微量纳米化的合金微粒。本发明采用无毒、无色、无味的有机溶剂作为球化剂和分散剂,对人体无害。球化后的无铅焊料合金粉末可提高其材料性能和表面质量,并且可使其凝固组织微量晶纳米化。

    转炉用铬矿熔融还原直接冶炼不锈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061C

    公开(公告)日:1999-04-21

    申请号:CN95111781.5

    申请日:1995-09-27

    Abstract: 利用顶底复吹转炉熔融还原铬矿直接冶炼不锈钢的方法,熔化还原时,双流道三层复合顶枪向炉渣自下而上分别吹入惰性气流、一燃氧流、二燃氧流、一燃氧流、二燃氧流搅拌加热炉渣,高效地加热铬原料,惰性气流冲击由底吹惰性气体搅拌形成的金属涌,使金属涌上方的金属液滴中的碳向炉壁弥散,与富集于此的含碳团矿充分搅拌混合,促进铬的还原。熔融还原结束后,采用同一顶枪向炉内吹入用惰性气体稀释的脱碳用氧,对高铬铁水进行软炼,同时底吹惰性气体强烈搅拌熔池。

    低熔点合金粉末球化及微晶纳米化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1743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510030135.3

    申请日:2006-01-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熔点无铅焊料合金粉末球化及微晶纳米化工艺方法,属金属材料加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将由高压气体雾化制得的不规则形状的低熔点合金粉末,通过采用有机球化剂葵二丁酸二丁酯和有机分散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按1∶1重量比配制而成的有机溶剂混合液,将合金粉末与有机溶剂均匀混合分散,并加热熔融,然后迅速液淬冷却,最终获得球化粉末及微量纳米化的合金微粒。本发明采用无毒、无色、无味的有机溶剂作为球化剂和分散剂,对人体无害。球化后的无铅焊料合金粉末可提高其材料性能和表面质量,并且可使其凝固组织微量晶纳米化。

    用于焦炉煤气制取富氢气体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1685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71840.4

    申请日:2007-12-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焦化工业中焦炉煤气制取富氢气体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焦炉煤气催化裂解工艺及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催化剂由载体、活性组分和辅助组分组成。载体采用天然橄榄石粉体,占催化剂总重量的90~98%,活性组分为Ni,占1~5%;辅助组分为稀土或碱土金属元素,占0~5%;上述的稀土元素为La、Ce、Pr、Nd中的任一种;碱土金属元素为Mg、Ca、Si、Ba中的任一种。天然橄榄石粉体是橄榄石经粉粹、筛分。该橄榄石的组成成分为:(wt%)MgO 45~55,SiO235~45,Fe2O37.1~9.2,Al2O30.7~0.9,CaO 0.35~0.38,Cr2O30.55~0.65,NiO 0.34~0.38。它的制备方法包括载体的预处理及用活性组分和辅助组分浸渍、干燥和焙烧等过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催化剂对焦油的裂解反应活性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高温焦炉粗煤气制氢系统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239702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034740.1

    申请日:2008-03-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高温焦炉粗煤气为原料通过易冷凝成分的干气化、高温脱硫净化、低碳烃的部分氧化重整以制备氢气的系统装置及其工艺,属焦炉煤气制氢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高温焦炉粗煤气制氢的系统装置主要采用了干气化炉、高温脱硫装置、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和混合导体透氧膜氧分离器。本发明的系统装置包括有高温焦炉粗煤气供送系统、氧源空气供送系统、高温水蒸气供送系统、干气化炉供氧系统、高温脱硫系统和煤气重整反应产物输出系统。本发明制氢系统装置的优点和特点是:能把焦化过程产生的大量高温焦炉粗煤气的高物理显热和高化学含能组分尽可能的全部转换为氢气;由于采用干气化、高温脱硫和混合导体透氧膜来供氧,使制氢效率更高,并使氢气量大幅度提高。

    均恒强磁场下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96289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028151.3

    申请日:2006-06-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恒强磁场下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按设计的化学组分将金属粉末混合,经超声波分散、干燥、压制成型和破碎;然后将其置于反应釜中抽真空后通入氢气;随后置于1~14T均恒强磁场中经缓慢加热至400~750℃并保温,降温后可得储氢合金。本发明的专用装置主要特点是包含均恒强磁场发生系统和高温高压反应釜。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降低了镁基储氢材料的放氢温度,提高了其吸放氢速率。

    均恒强磁场下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32249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028151.3

    申请日:2006-06-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恒强磁场下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按设计的化学组分将金属粉末混合,经超声波分散、干燥、压制成型和破碎;然后将其置于反应釜中抽真空后通入氢气;随后置于1~14T均恒强磁场中经缓慢加热至400~750℃并保温,降温后可得储氢合金。本发明的专用装置主要特点是包含均恒强磁场发生系统和高温高压反应釜。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降低了镁基储氢材料的放氢温度,提高了其吸放氢速率。

    高温焦炉粗煤气制氢系统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239702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34740.1

    申请日:2008-03-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高温焦炉粗煤气为原料通过易冷凝成分的干气化、高温脱硫净化、低碳烃的部分氧化重整以制备氢气的系统装置及其工艺,属焦炉煤气制氢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高温焦炉粗煤气制氢的系统装置主要采用了干气化炉、高温脱硫装置、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和混合导体透氧膜氧分离器。本发明的系统装置包括有高温焦炉粗煤气供送系统、氧源空气供送系统、高温水蒸气供送系统、干气化炉供氧系统、高温脱硫系统和煤气重整反应产物输出系统。本发明制氢系统装置的优点和特点是:能把焦化过程产生的大量高温焦炉粗煤气的高物理显热和高化学含能组分尽可能的全部转换为氢气;由于采用干气化、高温脱硫和混合导体透氧膜来供氧,使制氢效率更高,并使氢气量大幅度提高。

    利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的焦炉煤气制氢系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14920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32413.2

    申请日:2008-0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3 Y02P20/124 Y02P20/126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致密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实现焦炉煤气催化、部分氧化重整煤气以制取氢气的系统装置,属焦炉煤气制氢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焦炉煤制氢系统装置采用的关键重要主体装置为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它是由陶瓷材料透氧膜、被透氧膜分隔的上下两空间即上侧的空气侧空间和下侧的重整煤侧空间,及外壳体组成;系统装置设置有以下各系统:(1)氧源空气供送系统;(2)焦炉煤气供送系统;(3)经氧化重整反应后产物的输出系统;(4)其他附属装置。本发明系统装置能把大量的焦炉煤气中全部含能组分全部转化为氢气,使焦炉煤气制得氢气的量成倍提高。由于用混合导体透氧膜来供氧,其成本有可能比空气分离法制氧降低达5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