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68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64966.4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阻尼脱扣器中的铁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油阻尼脱扣器的铁芯的成分为Co‑Si‑Fe‑B合金;结构为两段式的圆柱体。用Co‑Si‑Fe‑B合金,经电弧炉熔炼成锭子,把锭子。本发明油阻尼脱扣器的铁芯表现出优异的软磁性能,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低剩磁,同时生产效率高,样品的一致性好。本发明油阻尼脱扣器的铁芯相比目前应用的铁芯软磁性能提高。应用此铁芯的脱扣器使用过程中脱扣灵敏度提高,在反复脱扣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低电流条件下能够顺利脱扣,减少了断路器的能耗。为生活、生产电提供更安全的过载、短路保护,同时也达到了了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4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17123.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F03H1/00 , C22C30/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8 , B22F5/00 , B22F7/02 , B22F10/00 , B22F10/366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Abstract: 一种梯度孔隙结构的敏捷型气体节流器及其制备方法,此节流器成分为Fe‑Ni‑Cr‑Mo合金;结构为外层致密,中间透气的圆柱形,用Fe‑Ni‑Cr‑Mo合金粉,经过3D打印,制备出节流器直径为7~15mm圆柱状,圆柱状侧壁是致密结构,相对密度为100%,孔隙度为零;圆柱状中部为多孔结构,相对密度5‑92%,其中孔隙结构尺寸为5‑53微米,即节流器在径向方向呈现由孔隙到致密的梯度功能结构打印的微型气体节流器在沿气流方向上进行纳米多孔覆膜,形成复合材料透气芯体。本发明梯度孔隙结构微型气体节流器,生产效率高,样品一致性好,克服目前金属多孔芯体流量的一致性差问题。本发明方法适合单件或小批量多孔芯体样品的灵活定制,控制精度高,力学性能优良、流量稳定性好、对推进器的安全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40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1417123.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F03H1/00 , C22C30/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8 , B22F5/00 , B22F7/02 , B22F10/00 , B22F10/366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Abstract: 一种梯度孔隙结构的敏捷型气体节流器及其制备方法,此节流器成分为Fe‑Ni‑Cr‑Mo合金;结构为外层致密,中间透气的圆柱形,用Fe‑Ni‑Cr‑Mo合金粉,经过3D打印,制备出节流器直径为7~15mm圆柱状,圆柱状侧壁是致密结构,相对密度为100%,孔隙度为零;圆柱状中部为多孔结构,相对密度5‑92%,其中孔隙结构尺寸为5‑53微米,即节流器在径向方向呈现由孔隙到致密的梯度功能结构打印的微型气体节流器在沿气流方向上进行纳米多孔覆膜,形成复合材料透气芯体。本发明梯度孔隙结构微型气体节流器,生产效率高,样品一致性好,克服目前金属多孔芯体流量的一致性差问题。本发明方法适合单件或小批量多孔芯体样品的灵活定制,控制精度高,力学性能优良、流量稳定性好、对推进器的安全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24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51699.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Hf‑Zr‑Ni‑Cu‑Er高熵形状记忆合金、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高熵形状记忆合金包括以下元素:15‑20at.%的Ti、15‑20at.%的Hf、15at.%的Zr,25at.%的Ni,24.7‑25at.%的Cu和0‑0.3at.%的RE;其中,RE选自:Ce、Er、Y和La中的一种。通过对高熵形状记忆合金的成分进行改进,加入合适的稀土元素以及最佳含量,可引入4f电子,改善Ti、Hf、Zr、Ni元素3d轨道间以及3d‑4f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该高熵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较优异的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进而能够有提高形状记忆效应,当MS在130‑200℃时,能够在未来5G智能联网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将其使用到5G断路器当中。记忆合金具有温度形变特性,可以加以利用达到改善断路器触头压力,减小触头间接触电阻的目的,从而实现节能和安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