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显色指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146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8863.4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显色指数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器件由ITO玻璃基板、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磷光发光层、插层、荧光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复合阴极层组成。在ITO玻璃基板上依次制备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磷光发光层、插层、荧光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复合阴极层,其中,磷光发光层采用激基缔合物磷光染料,可同时发出蓝光和红光;荧光发光层采用绿光或者黄光染料,可以较好地补充磷光发光层发出的蓝光和红光,形成光谱较宽的白光。两个发光层之间用一个插层间隔开。这种结合激基缔合物发光和荧光发光的高显色指数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显色指数高、色度稳定、结构简单的特点。

    ITO玻璃表面的处理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00221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10702.2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TO玻璃表面的处理方法,采用高频放电方法对ITO玻璃表面进行了处理,具体为:将ITO玻璃表面清洗干净烘干后,使用A型电火花真空检测器对ITO玻璃进行表面处理,高频放电处理时间为0-5min。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ITO玻璃上,依次制备真空蒸发有机层和全反射阴极,本发明处理OLED阳极ITO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ITO功函数,从而使OLED驱动电压下降,亮度和效率提高。

    一种新型的增亮散射膜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30842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68630.9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42 G02B5/0215 G02B5/02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增亮散射膜,可以用于液晶、LED、OLED等显示装置和发光元件。本增亮散射膜包括:聚合物母体介质(1),嵌入母体内的散射介质(2)和非平坦的纹理化界面(3)。所述公开的薄膜在改善器件视角的同时,能够较高地提高器件的光取出效率,提高亮度,达到高功效与视觉均匀性相统一的目的,还能有效地节能降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具有金属增强荧光外转换层的OLED发光器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4155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59774.0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24 H01L51/56 H01L2251/301

    Abstract: 一种具有金属增强荧光外转换层的OLED发光器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增强荧光的制备方法及基于此方法的OLED器件。金属增强荧光发光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制备纳米金属粒子层,通过真空蒸镀一层金属膜,然后进行热处理,得到纳米金属粒子层;2)配制有机荧光材料溶液,将荧光材料均匀混合于高分子聚合物中;3)制备金属增强荧光的外转换层。该结构制备在OLED的玻璃外侧,该结构在OLED器件发出的光波与玻璃外侧的金属纳米粒子形成表面等离子,利用表面等离子体的强局部增强特性使荧光分子的发光强度增强,从而大大增强了金属增强荧光的OLED器件外转换层的光致发光强度。本发明金属增强荧光的外转换层OLED器件,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制备周期短。

    具有单发光层结构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219473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49098.2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单发光层结构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主要由ITO玻璃基板、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复合阴极构成,发光层由主客体掺杂系统复合形成单层发光层,构成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为mCPy,构成发光层的客体材料为激基缔合物磷光染料,其客体材料掺杂浓度在8wt%~20wt%之间,使发光层能同时发出蓝光和红光,蓝光和红光进而混合形成白光。电子阻挡层和电子传输层的三线态能级均高于发光层的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能有效地将激子束缚在发光层内,形成激子束缚结构。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色度稳定、效率稳定的特点。

    金属等离子体增强色转换的WOLED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0020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10807.8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等离子体增强色转换的WOLED发光器件和制备方法,依次由阳极基板、空穴注入层、色转换-空穴传输层、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金属阴极组成,在空穴传输层内设置金属粒子层,使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粒子层形成空穴传输层-金属粒子层-空穴传输层的复合结构,蓝光发光层由主体材料和蓝色客体材料组成,色转换-空穴传输层以空穴传输材料为主体材料并以色转换材料作为红光客体材料。本发明采用真空蒸镀来制备金属薄膜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与OLED的发光层发射光子与色转换层中荧光分子相互作用,不仅能提高WOLED的电致发光强度、发光效率、功率效率,而且能增强色转换层材料的色转换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并联结构型的复合发光器件

    公开(公告)号:CN203596354U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20674901.X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并联结构型的复合发光器件,每个发光单元均由两个以上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单元并联堆叠组合而成,包括顶发射结构型和底发射结构型,共用同一个基板,并在基板的同一侧进行并联型结构设置,在基板上形成发光单元的一个底发射结构型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透明阳极,任意相邻两个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单元之间共用同一个透明或半透明电极功能层,使发光单元最终实现并联方式连接的叠层发光器件,通过驱动发光单元中不同颜色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单元实现叠层复合发光。本实用新型发挥并联器件的独立性,避免电学上的相互影响,在可降低开启电压的情况下,为调节白光器件中不同颜色的发光层提供方便。

    一种用绒面层作为发光器件出光界面的OLED器件

    公开(公告)号:CN204011488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000132.X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绒面层作为发光器件出光界面的OLED器件,包括玻璃基板,在玻璃基板外侧的单晶硅绒面层,在玻璃基板的另一侧的有机层以及透明阳极和全反射阴极。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易行,制作成本低廉,改善OLED出光性能或外量子效率明显,不亚于其它部分复杂的OLED结构。不仅明显提高了器件的外量子效率或出光率以及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而且改善了此结构用于发光显示器件的视角。通过绒面层的加入很好的改善了OLED的器件性能。

    一种双面双指向的OLED疏散指示灯

    公开(公告)号:CN203535907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620989.7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双指向的OLED疏散指示灯,包括基板以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基板上的阳极、绝缘层、有机功能层、阴极和顶部封装层。阳极和阴极分别和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其中所述阳极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或半透明的金属薄膜,阴极采用半透明金属薄膜,顶部封装层采用玻璃或薄膜封装,如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双指向的OLED疏散指示灯能使指示灯两边的人都看到指示信息,具有节能环保、光线柔和、对人眼无伤害等优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于推广。

    具有顶发射OLED结构的器件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9154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20674974.9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顶发射OLED结构的器件,在硅片基板上依次主要制备阳极、有机功能层和阴极,形成TEOLED结构,在硅片基板上形成具有圆弧状或塔状的基片绒面,使硅片基板表面形成非平坦化结构,接着在基片绒面上面制作TEOLED,基片绒面的表面粗糙度RMS小于1μm。本发明改变传统的平坦化衬底结构,采用更加有利于光线传输的界面的图形化技术,在硅片基板表面制绒形成凹凸起伏的形貌,可以提高其光取出效率,提高OLED的外量子效率,还能增大视角,减小微腔效应。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硅片基板不同于传统的玻璃基板,可以与现已成熟的集成电路技术相结合,显示出极大地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