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50980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86258.7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硅包覆掺银氧化锌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属复合纳米微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产物其内核为掺银氧化锌纳米棒,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硅。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首先采用利用环己烷/曲拉通X-100/正己醇/水溶液的反相微乳体系制备Zn2+:Ag+微乳液和NaOH微乳液,并将两者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Ag+掺杂的[Zn(OH)4]2-前驱体,然后利用异质絮凝法向前躯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正硅酸四乙酯和氨水,搅拌一段时间后,经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硅包覆掺银氧化锌纳米晶体。本发明所得产物分散均匀、稳定性好、团聚少;它可应用于生物识别、药物分离和生物跟踪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696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63551.9
申请日:2011-03-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镁银共掺氧化锌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属复合纳米微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产物为镁银共掺杂氧化锌纳米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首先采用利用环己烷/曲拉通X-100/正己醇/水溶液的反相微乳体系制备Zn2+:Ag+:Mg2+微乳液和NaOH微乳液,并将两者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Ag+、Mg2+掺杂的[Zn(OH)4]2-前驱体,于140℃下水解5小时后,经洗涤干燥,得到镁银共掺杂氧化锌纳米晶体。本发明利用微乳夜法制备ZnO:Ag-Mg纳米粒子,Mg和Ag分别作为活性施主和活性受主,活性施主Mg和受主Ag元素共同掺入ZnO,利用施主的存在来提高Ag在ZnO中掺入量,并得到更浅的Ag受主能级,从而获得良好的p型ZnO纳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705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10061066.8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锑化铟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属复合纳米微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产物为锑化铟纳米晶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Sb2O3、In(NO3)3·9/2H2O、PEG200和乙二醇在250mL的三颈烧瓶中混和作为生长溶液;将NaBH4溶于乙二胺作为储备液。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将生长溶液油浴到140℃,保持30分钟磁力搅拌。然后将油裕温度调至反应温度(120℃~180℃)。用针筒将储备液迅速注入到生长溶液当中(~2S),保持油浴温度和磁力搅拌。从反应5min到5h中间对反应液进行抽样。向抽取反应液中加入适量乙醇,以15000rpm转速离心20min分离产物(InSb)。本制备方法是一种低温(120-180℃)制备InSb纳米晶体的高效、廉价、无需催化剂、相对安全的液相制备方法;所得产物性质稳定、颗粒均匀;它可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电子元件、磁性元件和远红外波段的光电元件的锑化铟纳米晶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705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61066.8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锑化铟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属复合纳米微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产物为锑化铟纳米晶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Sb2O3、In(NO3)3·9/2H2O、PEG200和乙二醇在250mL的三颈烧瓶中混和作为生长溶液;将NaBH4溶于乙二胺作为储备液。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将生长溶液油浴到140℃,保持30分钟磁力搅拌。然后将油裕温度调至反应温度(120℃~180℃)。用针筒将储备液迅速注入到生长溶液当中(~2S),保持油浴温度和磁力搅拌。从反应5min到5h中间对反应液进行抽样。向抽取反应液中加入适量乙醇,以15000rpm转速离心20min分离产物(InSb)。本制备方法是一种低温(120-180℃)制备InSb纳米晶体的高效、廉价、无需催化剂、相对安全的液相制备方法;所得产物性质稳定、颗粒均匀;它可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电子元件、磁性元件和远红外波段的光电元件的锑化铟纳米晶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696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063551.9
申请日:2011-03-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镁银共掺氧化锌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属复合纳米微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产物为镁银共掺杂氧化锌纳米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首先采用利用环己烷/曲拉通X-100/正己醇/水溶液的反相微乳体系制备Zn2+:Ag+:Mg2+微乳液和NaOH微乳液,并将两者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Ag+、Mg2+掺杂的[Zn(OH)4]2-前驱体,于140℃下水解5小时后,经洗涤干燥,得到镁银共掺杂氧化锌纳米晶体。本发明利用微乳夜法制备ZnO:Ag-Mg纳米粒子,Mg和Ag分别作为活性施主和活性受主,活性施主Mg和受主Ag元素共同掺入ZnO,利用施主的存在来提高Ag在ZnO中掺入量,并得到更浅的Ag受主能级,从而获得良好的p型ZnO纳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1850980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186258.7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硅包覆掺银氧化锌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属复合纳米微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产物其内核为掺银氧化锌纳米棒,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硅。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首先采用利用环己烷/曲拉通X-100/正己醇/水溶液的反相微乳体系制备Zn2+:Ag+微乳液和NaOH微乳液,并将两者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Ag+掺杂的[Zn(OH)4]2-前驱体,然后利用异质絮凝法向前躯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正硅酸四乙酯和氨水,搅拌一段时间后,经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硅包覆掺银氧化锌纳米晶体。本发明所得产物分散均匀、稳定性好、团聚少;它可应用于生物识别、药物分离和生物跟踪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851511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85691.9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9K1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碲化镉/硫化镉/硫化锌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其内核为碲化镉量子点,再依次包覆硫化镉、硫化锌。该量子点的合成方法是:首先,通过巯基水解制备出具有优异荧光特性的碲化镉量子点;然后,向反应生成的碲化镉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脲,利用硫脲缓慢水解和光解释放出自由硫离子与碲化镉量子点表面存在的镉离子悬键成键,在其表面生成一层很薄的硫化镉壳层;最后,向核壳结构的碲化镉/硫化镉量子点中加入醋酸锌溶液、硫化钠溶液,聚四氟乙烯消化罐水热生长形成碲化镉/硫化镉/硫化锌量子点。本量子点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量子产率高、生物毒性低,有望替代传统有机染料应用到生物标记领域。本合成方法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829557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52339.5
申请日:2010-04-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改性的纳米铈锆固溶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固溶体的化学通式为Ce(1-x)/2Zr(1-x)/2MgxO2,其中X为0.01~0.1。该方法是:将Ce(NO3)3·6H2O和H2O2以6∶1的摩尔比混合,得到Ce4+溶液I;加入与Ce4+摩尔比为1∶1的Zr(NO3)4·5H2O溶液,同时加入与Ce4+摩尔比为1∶5至1∶50的Mg(NO3)2·6H2O溶液,得到溶液II;再加入氨水,在40℃水浴反应5~20min,得到溶液III;用聚四氟乙烯消化罐,将溶液III置于180℃条件下水解数小时;冷却、静置、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镁改性的铈锆固溶体。本发明的镁改性纳米铈锆固溶体结构为单一均相固溶体,未出现MgO的衍射峰;Mg掺杂可提高Ce0.5Zr0.5O2的均相性及表面热稳定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