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钢支撑落土清理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87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92083.7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钢支撑落土清理方法,在基坑钢支撑的表面安装可受控膨胀或收缩的气囊体,所述气囊体覆盖在所述基坑钢支撑的表面并处于落土范围内以对落土进行承接;当所述气囊体表面承接落土之后,令所述气囊体自未充气状态膨胀为具有向下倾斜面的充气状态,使承接的落土自向下倾斜面滑落;落土清理完毕后,令所述气囊体自充气状态收缩为未充气状态,使其继续承接落土。本发明的优点是:(1)固定牢靠,安装、拆卸便捷;(2)实现钢支撑上落土的清理,即使对于软粘土也能轻易清理,清理高效;另外,气囊质量轻,减小装置本身对钢支撑受力的影响,顶部覆盖有牛津布辅助定型和保护气囊体;(3)清理装置自动化程度高。

    一种结构错台自动化监测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122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10183.0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错台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错台自动化监测方法,在接缝两侧的结构之间设置倾斜测量装置,所述倾斜测量装置在接缝两侧的结构发生错台时产生转动,通过倾斜测量装置监测接缝两侧的结构在发生错台时倾斜角度变化,将所述倾斜测量装置所测得的倾斜角度变化换算为接缝两侧的结构之间错台的位移变化量。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检测高效、高精度、自动、连续的错台监测;不仅可以测量出位移值,还可以测量出错台相对位移方向;不仅可以用于水平面竖向错台测量,也可以测量垂直面水平错台测量;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可靠、能自动化测量并输出监测成果。

    一种结构错台自动化监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7541860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566785.5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错台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错台自动化监测设备,包括错台检测仪、固定架支架和固定轴支架,所述固定轴支架上设置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错台检测仪连接使所述错台检测仪可以绕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固定轴支架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朝向所述固定轴支架的一侧具有支撑面,所述错台检测仪搭接在所述支撑面上;所述错台检测仪具有倾斜传感模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现检测高效、高精度、自动、连续的错台监测;不仅可以测量出位移值,还可以测量出错台相对位移方向;不仅可以用于水平面竖向错台测量,也可以测量垂直面水平错台测量;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可靠、能自动化测量并输出监测成果。

    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373953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299469.2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包括底部设于河床底上且顶部延伸至河面外的内棱体和外棱体,内棱体和外棱体分别位于基坑侧和迎水侧,内棱体和外棱体均由充泥管袋堆砌而成,内棱体和外棱体之间设有防水结构,内棱体和外棱体上均分别插设有一排钢板桩且钢板桩底部延伸至河床底以下,位于纵向方向上的钢板桩之间通过钢围檩进行连接,位于横向方向上的钢板桩之间通过钢拉杆进行连接,钢拉杆穿过钢围檩和钢板桩并固定在钢围檩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增加单纯钢板桩围堰和膜袋围堰的安全性,通过把钢板桩施工从水上施工转变为陆上施工,可以减少大量的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相对缩短工期。

    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支撑轴力无人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542194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588119.1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支撑轴力无人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包括振弦传感器、无线振弦传感器读数仪和云平台,所述振弦传感器以分组的形式布置在地下结构支撑的各监测点上,所述无线振弦传感器读数仪无线连接所述振弦传感器且两者之间构成数据交互,所述无线振弦传感器读数仪检测所述振弦传感器的频率与温度并完成轴力计算,所述无线振弦传感器读数仪与所述云平台之间无线连接构成数据交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无线振弦传感器读数仪大大减少了线缆敷设,完成了对轴力计或者表面应变计的信号监测,提高了作业效率,保证了作业安全和降低自动化综合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可维护性,能实现轴力的无人化监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