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三维模型的质量特性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4297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859771.0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三维模型的质量特性仿真系统,包括: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在限定规则的坐标系下设置单机模型或分布式结构件模型的质量特性参数;所述协同计算模块利用参数设置模块设置的质量特性参数,在统一的整星布局坐标系下计算卫星各模型的质量特性参数并综合;所述合成应用模块利用协同计算模块输出的质量特性参数,针对大型活动部件不同形态、推进剂加注与否、配重块配置的场景工况开展合成计算。本发明将单机设备之外的分布式结构件也纳入仿真计算内,在整星方案和设计阶段便于各分布式结构件分系统的质量特性参数简化设置处理,在详细设计阶段及工程实施阶段则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质量特性数据。

    基于整星二维扫描运动的静止轨道微波成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681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906401.9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整星二维扫描运动的静止轨道微波成像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M1:根据微波探测仪探元大小及圆锥扫描周期确定星体匀速扫描角速度;步骤M2:根据微波探测仪探元大小及曝光时间确定星体扫描姿态稳定度;步骤M3:根据卫星区域总观测时间、观测区域大小、微波探测仪视场宽度和星体匀速扫描角速度确定星体二维扫加减速段时间;步骤M4:根据星体匀速扫描角速度和星体二维扫加减速段时间确定星体二维扫描路径;步骤M5:在当前扫描过程结束后,根据当前扫描区域的结束位置指向下一扫描区域的起始位置,利用绕欧拉轴机动方式确定当前观测区域指向下一个观测区域的快速机动路径。本发明可用于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的研制研发过程。

    遥感卫星观测恒星的姿态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614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82269.9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感卫星观测恒星的姿态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卫星观测恒星的姿态基准,约束恒星太阳阵朝向太阳,保证卫星平台能源安全;步骤S2:在所述卫星观测恒星的姿态基准上进行恒星搜索,获取目标恒星;步骤S3:计算卫星载荷观测到所述目标恒星的观测平台姿态;步骤S4:星敏感器对地球遮挡分析:确保星敏感器对所述目标恒星的定标,避免地球遮挡星敏感器,获取规避角度;步骤S5:根据所述规避角度对所述观测平台姿态进行优化,输出最优平台姿态。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工程可实现性,要求卫星平台的机动角度小,适用于各类高精度遥感卫星。

    地面模拟两轴太阳敏感器电流输出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7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27483.6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面模拟两轴太阳敏感器电流输出的建模方法,包括太阳光强度系数得出步骤,得到卫星所在位置的太阳光照强度系数;太阳光强度模型建立步骤,建立太阳光强度模型;两轴电流输出模型建立步骤,建立两轴太阳敏感器有效测角范围内的电流输出模型;滚动电流输出模型建立步骤,建立滚动方向太阳入射角超出有效测角范围时的电流输出模型;俯仰电流输出模型建立步骤,建立俯仰方向太阳入射角超出有效测角范围时的电流输出模型。本发明方法面向工程实际,综合考虑了星‑日距离以及地球、月球遮挡对太阳光照强度的影响,建立了精确的两轴太阳敏感器电流输出模型。

    基于整星二维扫描运动的静止轨道微波成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6813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06401.9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整星二维扫描运动的静止轨道微波成像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M1:根据微波探测仪探元大小及圆锥扫描周期确定星体匀速扫描角速度;步骤M2:根据微波探测仪探元大小及曝光时间确定星体扫描姿态稳定度;步骤M3:根据卫星区域总观测时间、观测区域大小、微波探测仪视场宽度和星体匀速扫描角速度确定星体二维扫加减速段时间;步骤M4:根据星体匀速扫描角速度和星体二维扫加减速段时间确定星体二维扫描路径;步骤M5:在当前扫描过程结束后,根据当前扫描区域的结束位置指向下一扫描区域的起始位置,利用绕欧拉轴机动方式确定当前观测区域指向下一个观测区域的快速机动路径。本发明可用于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的研制研发过程。

    一种SpaceWire统一星载信息网络

    公开(公告)号:CN10707053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18182.6

    申请日:2017-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18517 H04L1/0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paceWire统一星载信息网络,由3个子网构成,分别为星务测控子网、姿控子网和数据融合子网。本发明通过梳理整星信息流,并对整星信息进行了分类,根据各类信息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协议处理方法,能够实现整星信息流的统一星载信息网络化交互,既可以保证星务、测控、姿控等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信息传输,又可以保证载荷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信息传输,实现了整星信息流交互的接口统一。

    一种高精度高稳定的遥感仪器与星敏感器一体化构型

    公开(公告)号:CN10618482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66863.1

    申请日:2016-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36 B64G1/361 B64G2001/2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高稳定的遥感仪器与星敏感器一体化构型,包括遥感仪器,遥感仪器底部通过隔热垫片和钛合金螺钉安装有星敏感器支架,星敏感器支架上设置有若干销钉,星敏感器支架由支撑杆、星敏感器安装平台和精度光学测量装置构成,星敏感器安装平台的正面通过螺钉安装有若干台星敏感器,星敏感器上设置有若干销钉,星敏感器安装平台的背面通过螺钉安装有一根外贴热管,外贴热管通过螺钉安装至卫星散热面,星敏感器伸出卫星本体不小于5mm。本发明为实现在一定时间和温度范围内星敏感器具有角秒级的指向精度稳定性提供了解决方法,是实现遥感仪器和星敏感器的共基准要求的基础,是高轨遥感卫星高精度图像定位实现的一个前提。

    基于卫星三维模型的质量特性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429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59771.0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三维模型的质量特性仿真系统,包括: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在限定规则的坐标系下设置单机模型或分布式结构件模型的质量特性参数;所述协同计算模块利用参数设置模块设置的质量特性参数,在统一的整星布局坐标系下计算卫星各模型的质量特性参数并综合;所述合成应用模块利用协同计算模块输出的质量特性参数,针对大型活动部件不同形态、推进剂加注与否、配重块配置的场景工况开展合成计算。本发明将单机设备之外的分布式结构件也纳入仿真计算内,在整星方案和设计阶段便于各分布式结构件分系统的质量特性参数简化设置处理,在详细设计阶段及工程实施阶段则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质量特性数据。

    GEO卫星光学遥感仪在轨热变形抑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7583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130308.0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总体技术领域内的GEO卫星光学遥感仪在轨热变形抑制系统包括光学遥感仪、舱板结构、卫星外部对地面、卫星散热面;所述光学遥感仪由仪器主体和遮光罩组成,所述仪器主体安装至卫星内部的舱板结构上;所述遮光罩安装于卫星外部对地面上;所述仪器主体通过热传输措施将热量传输至卫星散热面进行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提高仪器在轨指向精度10倍以上,是保证GEO卫星光学遥感仪视轴实现高精度指向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