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2704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780485.0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1D18/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星探测的热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火星探测从近地飞往火星的过程提炼成多个工况;步骤S2:每个工况均包含不同的运行姿态,轨道外热流各不相同,预测探测器各个工况的温度范围;步骤S3:将探测器上各大部件的有限元模型耦合在一起,联合热仿真分析。本发明解决了火星探测器轨道热环境复杂、姿态变化多、探测火星经验欠缺的情况下,仍然要求热控系统具有高精度的热分析能力,使得能够将探测器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的技术问题,具有节省热试验资源、工况覆盖全面和计算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460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065764.3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5D2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空光学类载荷主镜部件的高精度温控装置,包括载荷外壳、遮光罩、主镜、底板、主镜背板以及内置遮光罩,其中:所述主镜通过安装固定附件固定在主镜背板上;所述主镜背板光滑面一端与主镜的凹槽面一端相对安装;主镜背板通过安装固定附件紧固于底板表面;所述底板安装在载荷外壳上;遮光罩设置在所述载荷外壳的前端;主镜背板光滑面分多个区域粘贴加热片与铂电阻并喷涂黑漆,在主镜圆柱面粘贴加热器与铂电阻;主镜背板凹槽面和主镜凹槽面喷涂黑漆;所述内置遮光罩设置在所述主镜背板的光滑面的中部。这样通过辐射换热和导热的方式把主镜控制在高精度温度范围内,该设计具有超高精度、高适应性和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33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84133.6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用恒温加热器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绝缘薄膜、PTC材料、蚀刻铜电极板、聚酰亚胺薄膜、引出线;蚀刻铜电极板与聚酰亚胺薄膜提前复合在一起,在蚀刻铜电极板侧放置PTC材料,蚀刻铜电极板两端分别焊接引出线,绝缘薄膜覆在PTC材料表面后,对加热器整体进行真空封装,最上层绝缘薄膜和最下层聚酰亚胺薄膜将中间的PTC材料和蚀刻铜电极板完全包覆住,实现绝缘。本发明仅依靠加热器自身就可以实现自适应控温,允许弯曲,可为异形,适用范围广;加热均匀,PTC材料的居里温度在0~50℃可调,真空放气率低,质量损失小,耐粒子辐射,能满足航天器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5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57377.9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615 , H01M10/62 , H01M10/653 , H01M10/655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航天航空技术领域技术领域一种整片复合加热片及其锂电池组,加热片包括电加热丝、石墨膜、聚酰亚胺以及放气孔。石墨膜封装在电加热丝外部,且聚酰亚胺包裹封装电加热丝与石墨膜,加热片表面上设置有放气孔。电加热丝通电产生热量,热量通过聚酰亚胺传导至锂电池组上,热量用于补偿锂电池组在轨外因热流变化引起的温度降低,保证锂电池组的温度维持在适宜区间。本发明通过一次性整片与锂电池组单侧粘贴,可以减少加热片粘贴次数,以及减少加热片间接线次数,极大程度方便粘贴过程操作,明显缩短实施周期,显著降低误操作风险,适用于卫星星座商业化批量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39070.6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星环绕器热试验的模拟验证方法,包括环绕器和模拟验证的模拟方法,所述环绕器采用红外加热笼和灯阵的模拟方法,所述模拟验证采用准瞬态模拟方法;所述环绕器侧板散热面采用红外加热笼模拟轨道外热流;所述环绕器上定向天线采用灯阵模拟轨道外热流;所述环绕器设置有四个红外加热笼模拟外热流,所述定向天线设置有五个灯阵模拟外热流。本发明解决了火星环绕器轨道热环境复杂、姿态变化多、探测火星经验欠缺的情况下,仍然要求热控系统具有高精度的热试验模拟验证能力,使得能够准确模拟火星环境,确保环绕器地面热试验模拟验证充分的技术问题,具有外热流模拟精度高、节省热试验资源和试验准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6066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636146.3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柔性机构用新型热控装置,空间柔性机构用新型热控装置,包括薄膜型控温加热带、铜镍平纹导电布和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薄膜型控温加热带通过GD414C硅橡胶粘贴缠绕在柔性机构上;薄膜型控温加热带上缠绕有6层铜镍平纹导电布;铜镍平纹导电布表面上缠绕一层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本发明利用铜镍平纹导电布和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整体包覆空间柔性机构既能阻止外热流又能抗辐照,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控温加热带功率,节约能源。另外,薄膜型控温加热带、铜镍平纹导电布和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本身具有柔性,可适用各种结构的空间柔性机构,包括转动电缆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17789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274920.1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红外笼加热功率修正方法,包括通过卫星热仿真模型获得卫星在轨不同阶段的外热流密度和星体温度;在真空罐内开展红外笼标定试验,获得不同红外笼加热功率对应的星体温度、黑片温度,作为模型训练样本;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红外笼加热功率与星体温度、理论黑片温度的关系模型,通过对标定试验所得训练样本的学习,获得模型参数。本发明所采用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在高维特征空间内映射红外笼加热功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拟合精度更高,可有效提高红外笼模拟外热流的精度,提高卫星热平衡试验的准确度,确保卫星热控设计能够得到有效的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550146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60948.9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控隔热屏在轨使用系统,包括:光照角测量设备、数管计算机、电控隔热屏、电控隔热屏控制器。光照角测量设备,用于测量阳光与轨道面的夹角;数管计算机,用于接收光照角测量设备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测量数据发送不同的指令至电控隔热屏控制器;电控隔热屏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控隔热屏执行闭合或者打开指令;电控隔热屏,用于实现卫星设备的散热或者保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控隔热屏在轨使用方法,能够据光照角变化控制电控隔热屏开合,从而提高了电控隔热屏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7741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74718.9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控隔热屏,包括位置传感器、电机、丝杠、多层固定杆、导轨、驱动螺母以及信号感应装置;其中,多层固定杆的两端连接所述导轨;所述丝杠通过驱动螺母连接所述多层固定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丝杠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多层固定杆沿所述导轨移动;多个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信号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多层固定杆的两端,用于感应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本发明利用位置传感器信号控制隔热屏的开合面积,开合面积易于控制;本发明能够通过数控计算机在地面控制电机转向和步数实现隔热屏开合工作,提高了隔热屏在轨控制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