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16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03393.8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浮床的填料、组合模块以及组合模块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组分:生物质炭‑复合菌剂凝胶、陶粒、蛭石和沙砾;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生物质炭‑复合菌剂凝胶占所述填料质量的1%‑10%;所述陶粒占所述填料质量的10%‑20%;所述蛭石占所述填料质量的10%‑30%;所述沙砾占所述填料质量的50%‑75%。本发明的生态浮床的填料能够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以及根系微生物的聚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708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00944.2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泥处理处置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评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的工艺基础信息,并覆盖污泥产生与处理全流程;工艺基础信息包括:工艺环节运行特性和工艺参数;根据工艺基础信息分析污泥产生与处理全流程的各工艺单元特征,并构建活动性水平数据库和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于活动性水平数据库和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计算污泥产生与处理全流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得到待评估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本申请能够对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路线全流程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可以涵盖污泥从污水厂产生,到污泥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最后到处理产物和副产物被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或妥善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5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65649.1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市政污泥土壤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处理污泥进行预处理,获得浆化态污泥;B、将浆化态污泥送入水热反应器内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30℃~140℃,反应时间为30min~60min;C、将水热反应后的污泥送入水热氧化反应器,并通入空气,使污泥与氧气进行水热氧化反应;氧化温度为180℃~220℃,氧气浓度为0.5ppm~2ppm,氧化反应时间为15min~20min;D、将水热氧化反应后的污泥送入闪蒸容器中进行减压闪蒸;E、对闪蒸容器排出的污泥进行固液分离,获得脱水污泥;F、对脱水污泥进行破碎,并在破碎产物中混合复合土壤调理剂以获得营养土;本发明将水热反应和水热氧化反应相结合,有效减少难降解有机物的含量,促进腐殖质的生成,确保营养土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7778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00844.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卷积自编码器和随机森林算法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污泥样品及其图像,检测污泥样品含水率,并构建污泥样品图像数据库;基于卷积自编码器对所述污泥样品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降噪处理,获取所述污泥样品图像的样本数据集;基于所述样本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污泥含水率检测模型;基于所述污泥含水率检测模型对新污泥样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本申请基于卷积自编码器和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污水含水率检测方法,使其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可在移动端灵活部署等特点;且对使用人员的专业及经验要求低,相比传统实验方法,能够对污泥样品含水率进行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5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77587.7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减少污泥堆肥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生物质原料,破碎为生物质粉末原料;S2、将生物质粉末原料与铁盐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浸渍2h以上;S3、将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加热反应釜使反应釜内温度升高至150‑200℃,压力升高至2‑4MPa,在该条件下水热炭化反应持续6h以上;S4、对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清洗、干燥和粉碎处理得到改性生物炭;制备过程中,酸性盐溶液促进了生物炭成炭过程中孔隙结构的生成,提高生物炭的吸附能力,并在生物炭上负载了铁氧化物和铁盐可降低堆肥过程甲烷的产生,得到的改性生物炭可以显著减少污泥堆肥过程中排放的甲烷等温室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52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577587.7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减少污泥堆肥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生物质原料,破碎为生物质粉末原料;S2、将生物质粉末原料与铁盐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浸渍2h以上;S3、将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加热反应釜使反应釜内温度升高至150‑200℃,压力升高至2‑4MPa,在该条件下水热炭化反应持续6h以上;S4、对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清洗、干燥和粉碎处理得到改性生物炭;制备过程中,酸性盐溶液促进了生物炭成炭过程中孔隙结构的生成,提高生物炭的吸附能力,并在生物炭上负载了铁氧化物和铁盐可降低堆肥过程甲烷的产生,得到的改性生物炭可以显著减少污泥堆肥过程中排放的甲烷等温室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217103513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22340443.3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0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污泥热水解的机械脱水一体化设备,包括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水解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脱水仓、安装在脱水仓内的脱水筒组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水解装置与脱水筒组件之间设置有抽水管,所述脱水筒组件转动安装在脱水仓内部,所述驱动装置与脱水筒组件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水解设备与脱水仓设置在同一个工作台上,可以边将污泥进行水解边对污泥混合液进行脱水,设备集成化程度高,两道工序的设备占用空间小,实现了对污泥热水解和脱水的一体化操作,脱水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590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61132.8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空气的污泥真密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样品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仓内内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样品仓一侧设置有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安装于支持装置内,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包括气压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和限位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样品仓侧壁上,所述重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样品仓底部,所述重力传感器上端设置有样品托盘,所述限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样品仓与所述压缩装置连接处,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动力驱动座,所述动力驱动座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连接活塞,本发明提供的污泥真密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装置简单,测量时间短,非接触式的方法排除孔隙的影响,确保污泥真密度检测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40932.9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包括:电缆沟;电缆吊架,悬设在巡检通道内;所述巡检通道位于电缆沟的下方,所述电缆沟和巡检通道之间通过电缆井连通,控制电缆敷设在所述电缆沟内,动力电缆敷设在电缆吊架上。本发明电缆沟内的电缆通过电缆井进入电缆吊架进行敷设,电缆吊架上的电缆通过电缆井引出至电缆沟内。动力电缆与巡检通道整合布置。该方式布置动力电缆既有利于电缆散热,又节省了电缆沟的工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329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18062.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态环保技术领域的一种区域水环境治理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获取区域水环治理碳排放核算边界内的多个目标领域;获取目标领域的碳排放信息和碳减排信息;根据碳排放信息中的排放源活动水平和碳排放因子计算目标领域的碳排放量,根据碳减排信息中的碳减排活动水平和减碳因子计算目标领域的碳减排量;根据多个目标领域的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核算区域水环治理的碳排放总量。本发明识别了碳排放核算边界内的各个目标领域,并根据目标领域识别碳排放信息和碳减排信息,获取碳排放源活动水平和碳排放因子以及碳减排活动水平和减碳因子,提出了系统性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实现了区域水环境治理碳排放的定量核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