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48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194677.8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桩安装垂直度测量的测量装置,包括两个定位盘、水平定位机构、激光发射模块、光电传感器、以及地面检测设备,所述激光发射模块中具有激光发射器;所述定位盘的一侧端面设有安装平面,且安装平面上设有安装基准位,两个定位盘分别固定安装在等径直桩外侧壁的上端处和下端处,两个定位盘在等径直桩周向上的安装角度相同,所述定位盘与安装平台之间设有水平定位机构,所述水平定位机构用于使定位盘的安装平面与安装平台保持相平行,两个定位盘的安装平面上分别安装有激光发射模块和光电传感器,并且激光发射器和光电传感器都位于安装基准位上,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垂直于安装平面,所述地面检测设备与光电传感器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5683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38805.3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栓松动检测机构、风电场塔筒松动的监测系统及方法,螺栓松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紧固被连接件的紧固螺栓组,所述紧固螺栓组包括穿过被连接件的螺栓、以及螺母,所述螺栓松动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螺栓上安装块、以及安装于安装块中的线性位移传感器,所述安装块与螺母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线性位移传感器具有检测头,且检测头与螺母的外侧端面相抵。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所述螺栓松动检测机构、以及数据处理中心,在连接机构中的多个紧固螺栓组上安装有螺栓松动检测机构,所述螺栓松动检测机构中的线性位移传感器都与数据处理中心信号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217504802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0432199.5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桩安装垂直度测量的测量装置,包括两个定位盘、水平定位机构、激光发射模块、光电传感器、以及地面检测设备,所述激光发射模块中具有激光发射器;所述定位盘的一侧端面设有安装平面,且安装平面上设有安装基准位,两个定位盘分别固定安装在等径直桩外侧壁的上端处和下端处,两个定位盘在等径直桩周向上的安装角度相同,所述定位盘与安装平台之间设有水平定位机构,所述水平定位机构用于使定位盘的安装平面与安装平台保持相平行,两个定位盘的安装平面上分别安装有激光发射模块和光电传感器,并且激光发射器和光电传感器都位于安装基准位上,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垂直于安装平面,所述地面检测设备与光电传感器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215865139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689985.5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栓松动检测机构、风电场塔筒松动的监测系统,螺栓松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紧固被连接件的紧固螺栓组,所述紧固螺栓组包括穿过被连接件的螺栓、以及螺母,所述螺栓松动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螺栓上安装块、以及安装于安装块中的线性位移传感器,所述安装块与螺母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线性位移传感器具有检测头,且检测头与螺母的外侧端面相抵。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所述螺栓松动检测机构、以及数据处理中心,在连接机构中的多个紧固螺栓组上安装有螺栓松动检测机构,所述螺栓松动检测机构中的线性位移传感器都与数据处理中心信号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8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049937.7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一种被遮挡的隧道表面裂缝识别方法及系统,采用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隧道图像,将其处理为灰度图像;步骤2:使用以VGG‑16为特征提取网络的Faster R‑CNN模型,对隧道图像中的裂缝进行识别,确定图像中裂缝位置,得到裂缝范围矩形框;步骤3:使用U‑net模型对图像中的遮挡物进行图像分割,用掩码图标记出其位置信息;步骤4:合并骤1和步骤2的识别结果,获得含待修复区域的裂缝图像;将其输入到图像修复模型,将被遮挡的裂缝信息进行修复;最后用图像分割方法分割修复后的裂缝图像,得到裂缝二值图,进而得到裂缝完整信息;此方法能得到更为准确的裂缝信息,在实际的隧道病害检测与综合评估中具有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81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58699.5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棱镜及北斗双定位观测墩,包括对中装置组件、墩身、基础、水准标志、供电通讯穿线管;对中装置组件包括上对中盘、连接杆、下对中盘、固定脚栓,墩身包括圆形管材、混凝土圆柱;墩身和水准标志设置在基础上,基础嵌入在地面,供电通讯穿线管设置在墩身、基础内;对中装置组件设置在墩身的上端。对中装置组件的上、下对中盘的中部均有对中螺孔,用于固定观测棱镜和北斗天线。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建造安装,可同时进行光学棱镜定位和北斗卫星定位,提高变形观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100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38803.4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灵活检测功能的风力发电站,包括发电基座、安装于发电基座的发电机,还包括安装于发电基座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移动块、驱动机构、监测仪器、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监测仪器包括固定在移动块上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波局部放电监测探头,且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波局部放电监测探头靠近发电机,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块沿着发电机往复移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电机的温度,所述超声波局部放电监测探头用于检测发电机是否出现局部放电;所述控制组件与监测仪器相连,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与控制台通讯相连。风力发电站能在工作过程中对发电机不同位置进行往复灵活监测,确保发电机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4295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336238.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漂浮式海上风电舱室液位监测装置,浮筒主体至少包括1个固定式压载舱和1个可调压载舱;在压载舱室的顶部分布安装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舱室液位数据;空舱内设置液位采集装置,用于测定液位和空舱出现意外进水时预警,液位采集装置和液位采集装置连接有计算机;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各舱室设置液位采集装置,采集所有舱室实时液位数据,将数据传输到外部计算机终端;外部计算机终端根据输入的液位数据,分析得到各个舱室的实时水量;在对舱室进行充排水,用于拖运或施工时的压载;重复步骤2,在外部计算机终端导入浮体的结构模型;获取舱室水位,并比对除预留压载舱的各舱室设置正常运行时的水位预设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018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610940418.X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响水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场钢管桩内壁与填芯混凝土接触状态的测量装置,钢管桩底部沉至新鲜岩石,钢管桩沉桩完成后内置填芯混凝土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和所述钢管桩的内壁之间留有均匀的间距形成保护层;测量装置包括护筒,所述护筒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上,所述护筒的端部与传压板相连接,所述传压板的一端面正对着所述钢管桩的内壁,另一端面上设有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护筒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测量装置测量钢管桩与填芯混凝土接触状态的方法,从而监测钢管桩与填芯混凝土的接触状态,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通过设置护筒避免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在浇筑施工时受到影响,确保数值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99178.0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三峡珠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艾华 , 林毅峰 , 刘运志 , 陈新群 , 刘俊峰 , 王维 , 薛洋洋 , 林成迪 , 徐兵 , 彭潜 , 向欣 , 董明知 , 许新鑫 , 倪道俊 , 霍旭佳 , 唐城 , 朱超 , 高智 , 陈鹏飞 , 安博文 , 陈元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浮式风机的动态海缆疲劳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将分布式光纤振动测量设备、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设备及分布式光纤衰减测量设备接入动态海缆中的光纤,并同步开启,以分布式光纤振动测量设备测得的振动量、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设备测得的光纤应变量、分布式光纤衰减测量设备测得的光纤衰减量,联合分析动态海缆的疲劳状态,从而有效解决了动态海缆晃动状态下的应变和衰减测量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