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口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9628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2546.5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口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该河口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包括:构建河口生态系统服务体系,河口生态系统服务体系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服务类别,二级指标为服务类别对应的服务功能,三级指标为服务功能对应的评价指标;基于一级指标重要程度、二级指标重要程度和三级指标重要程度,确定三级指标的指标权重;获取目标河口生态系统的三级指标的多个评价指标数据;基于评价指标数据对三级指标进行赋值,得到评价指标得分;基于评价指标得分和指标权重,计算得到服务评价指数,对目标河口生态系统进行服务评价。本发明能够解决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问题。

    河口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760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19928.2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口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该河口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河口水生态系统各个生物物种的生物种群候选指标,生物物种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按照生物种群候选指标,采集多个目标区域内生物物种的生物种群候选指标数据;利用生物种群候选指标数据,对生物种群候选指标进行筛选,确定生物种群评级指标数据;以参照区域的生物种群评级指标数据为参照基准值,计算每个生物物种的生物群落完整性指数;基于每个生物物种的权重对生物群落完整性指数加权计算,得到系统群落完整性指数,对目标河口水生态系统评价。本发明能够提高评价结果合理性。

    一种环形柱式鱼礁圈及构建海岸带生态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75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49174.1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形柱式鱼礁圈及构建海岸带生态场的方法,鱼礁圈包括组合桩、第一连接件和连系梁,多个组合桩竖直设置在滩涂中,多个组合桩呈周向布置,多个第一连接件对应设置在组合桩上,多个连系梁并列设置,连系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组合桩上的第一连接件连接,连系梁与组合桩围合成环形封闭结构,本发明中当组合桩设置在滩涂中时,组合桩之间的连系梁可在滩涂上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组合桩下沉过深而导致环形柱式鱼礁圈整体陷入滩涂的淤泥中,围合成环形封闭结构成为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维持海岸圈生态环境的稳定,竖向设置的组合桩可实现归顺浅滩区域的流速,切断滩面窜沟、防止滩面进一步冲刷、稳定滩面。

    一种生态型植物纤维毯装置和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021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1020425.5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和水环境工程新技术领域的一种生态型植物纤维毯装置和构建方法,技术方案为:植物纤维毯包括骨架网格和种植网块;种植网块嵌于骨架网格内并固定;骨架网格包括主索和毛竹盘;若干主索纵横相交固定形成网状,构成网格状;毛竹盘为半圆形的毛竹,凹面向下,同一姿态串连在主索上;种植网块内填充种植土。本生态型植物纤维毯装置,既能种植水生植物,同时又能构建平面型鱼礁。该装置类似于软体排,既能保护滩面,又能为水生植物提供基床,为种子发芽成长提供了保障。本发明构件均为标准构件,具有通用性,因此,可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式施工;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一种检查井液位仪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7226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169784.6

    申请日:2020-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查井液位仪,电源及数据存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密封防水部,密封防水部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电池以及与电池电连接的数据及电源管理器;监测装置包括顶部支撑环和探头保护外环,两者之间通过多根第二连接杆相连接,探头保护外环中设有侧壁,侧壁的顶部与位于其一侧的探头保护外环的顶部密封连接,两者之间形成一个顶部密封、底部敞口的空腔和一个贯通部,空腔的顶部设有数据及电源连接部,内部设有接触式液位报警探头、超声波探头和气压气温探头。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装置分为电源及数据存储装置和监测装置,无需下井作业;2)可以利用空腔原理保护探头;3)使得装置在淹没及非淹没状态下均能实现液位测量。

    一种浮力支撑可伸缩大跨度挡潮闸及施工方法和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63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015707.4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力支撑可伸缩大跨度挡潮闸及施工方法和工作方法,该挡潮闸包括设置于河口底部且横跨河口的底座,所述底座两端分别位于河口两岸底部,所述底座顶面两侧对称设有伸缩门,所述伸缩门上游侧为挡水侧,下游侧为内河侧,所述伸缩门在内河侧连接浮力支撑组件,所述伸缩门外侧包覆有橡胶防水布,两侧的所述伸缩门伸出对接以关门,形成封堵河口的挡潮闸。该挡潮闸利用浮力支撑组件产生的浮力对所述伸缩门进行支撑,抵抗所述伸缩门挡潮时的倾覆力矩,有利于伸缩门的整体稳定,进而能有效减小伸缩门的尺寸,并能大大减轻伸缩门重量,从而能减小伸缩门的启闭力并缩短启闭时间。

    用于光滩生态型基床树礁装置及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196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54921.1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和水环境工程技术的一种用于光滩生态型基床树礁装置及其布置方法。技术方案为:基床树礁装置包括下部的种植基床和上部的树型鱼礁;种植基床包括基床主体和套在基床主体外的大浮力圈;基床主体为一个中间设有插孔的圆柱体;基床主体圆筒内填种植土料,用于种植沉水植物;树型鱼礁的底部插入插孔内并固定。该装置主要有3种布置方法:礁阵形式布置、丁坝形式布置、潜坝形式布置。其既能种植水生植物,同时又能构建鱼礁。该装置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式施工;既为光滩提供了种植基床,又同时提供了鱼礁,特别适用于长江口等的光滩生态建设;结构简单,生态环保,节省投资,施工方便,设施可靠。

    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986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41916.3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领域的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装置,技术方案为包括实验装置和底泥采样装置;实验装置的主体结构为一缸体,缸体下部位于底部平台以下设有多个储泥槽,储泥槽的大小与底泥采样装置的底部相配套;缸体设有出水和进水的循环水回路;缸体内储泥槽的上方,分别设置水平方向可拉伸及卷起的上层帘幕和下层帘幕;底泥采样装置可垂直插入储泥槽内,泥样采集罐带有活动密封斜底板。其更好地解决目前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所存在的问题,还原水体实地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拥有与实验装置配套的底泥采样装置,并注重底泥放置及装置充水过程中对底泥现有层级结构的保护工作,较好地还原水体实地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

    油膜漂移模拟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3900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25340.X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膜漂移模拟装置,包括:一个中央组件、设置于所述中央组件外侧的四个边组件和设置于所述中央组件外侧的四个角组件;中央组件、所述边组件和所述角组件均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组件底盘、组件面板和组件盖板,组件内腔中设有“井”字形收纳格,所述“井”字形收纳格将所述凹入部分隔为九个隔间。本发明的油膜漂移模拟装置弥补了现有的溢油模拟仅能靠数值模拟或者水槽模拟的局限,为溢油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环境的分析结果。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沉桩的隔污装置以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54259.8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沉桩的隔污装置以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上风电沉桩的隔污装置,通过将筒体本体套设在钢管桩外侧,将筒体本体置于泥面上方,将隔污顶板设置在筒体本体远离泥面的一侧,并将隔污顶板设置在筒体本体的内侧壁与钢管桩的外侧壁之间,使得隔污顶板、筒体本体和泥面围合形成隔污腔室,能够在沉桩施工过程中有效地隔离和收集产生的泥沙等污染物,避免发生扩散,减少沉桩施工活动对海域环境的污染。同时,隔污筒体的设计,避免施工过程中频繁进行清理,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沉桩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泥沙等污染物扰动的维护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