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5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83283.0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志敏 , 滕彦 , 梁晖 , 杭旭超 , 刘丹 , 张群 , 杨雅新 , 刘峰 , 邵飞 , 宋桂华 , 张贺 , 张栋 , 宋志鹏 , 戴维 , 罗成 , 李慧真 , 何立森 , 陈立强 , 杨琳
IPC: G06T7/60 , G06T7/10 , G06V10/764 , G06T5/7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与地下洞室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洞室超欠挖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多张地下洞室开挖围岩图像进行预处理,以生成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洞室的三维点云模型;将三维点云模型输入至预先设置的三维建模软件,得到三维点云模型的开挖轮廓,利用开挖轮廓得到地下洞室的开挖实体模型,将开挖实体模型和预先建立的封闭实体BIM模型进行剪切处理,以利用剪切处理结果得到地下洞室超欠挖的测量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测量断面,且测量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导致精准性较低,降低了地下洞室超欠挖测量的适用性和便捷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62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0772071.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40/126 , G06F30/13 , G06F16/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08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4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655552.X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与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轻量化BIM模型的几何体重构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初始几何体结构组织的变更需求;根据变更需求确定新的数据结构组织;基于新的数据结构组织,采用预设的几何体合并算法、预设的几何体切割算法和预设的几何体删除算法对几何体结构组织进行重构,得到新的几何体结构组织。由此,通过在BIM轻量化引擎端进行几何体重构,实现三维轻量化处理后的BIM模型也能够对几何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在BIM建模软件中进行BIM模型几何调整的问题,简化BIM模型数据处理步骤,提升工作时效,进而提升BIM模型在工程全周期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23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8588.2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26 , G06V20/00 , G06T7/80 , G06T7/73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点云分割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初始点云数据;对所述初始点云数据进行筛选处理,以获取筛选后的点云数据,所述筛选后的点云数据中不包含所述初始点云数据中包含的分类为室内环境中基本建筑结构的点云数据;基于所述筛选后的点云数据,获取若干个不同视角的图像,各所述不同视角的图像均与所述筛选后的点云数据相关联;对所述不同视角的图像进行分割处理以获取所述不同视角的图像的分割图像;基于所述分割图像获取分割完成的点云数据。所述点云分割方法的分割精度较高,能够适用于各种场景和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18939.4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52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48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岩性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质岩石岩性的识别分类方法及装置,获取地质岩石岩性影像,对所述地质岩石岩性影像进行影像处理,得到样本影像数据集;基于所述样本影像数据集,利用图像分类模型和区域生成模型进行类目判别,得到候选区域特征图;对所述候选区域特征图进行边框回归检测,得到地质岩石岩性的识别分类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地质岩石岩性的识别分类,提高了岩石岩性识别分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助于实际地质研究工作任务的开展和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62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72071.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系统的编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系统的编码方法包括:对主体对象进行层级划分,对各层级主体对象进行分类,编制中心编码字典,形成中心编码编制规则,以便编制主体对象的中心编码;将主体对象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划分为若干基础对象,将基础对象整理成若干层级,编制出各层级基础对象的分类及编码字典,形成业务编码的编制规则,以便基础对象编制业务编码;利用中心编码的编码字典与业务编码的编码字典设定映射规则,建立中心对象与基础对象的关联关系。本发明可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大量专门功能系统间数据交互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20013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94885.4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洞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围岩富水性风险的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围岩富水性风险的分析方法包括:根据隧洞的多个围岩样本对应的电阻率查询富水性指数适配表,得到多个围岩样本对应的第一富水性指数;根据多个围岩样本对应的第一富水性指数,构建多个围岩样本的富水性数据库;获取隧洞的围岩点云模型,基于富水性数据库,预测围岩点云模型中的多个目标围岩的第二富水性指数,目标点云模型;根据多个目标围岩的第二富水性指数对目标点云模型中的目标点云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得到目标点云数据对应的风险等级。本发明对多个目标围岩的富水性指数进行预测,以确定多个目标围岩的富水性风险,提高富水性风险分析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82951.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志敏 , 刘丹 , 张群 , 黄天成 , 李明治 , 杨琳 , 张贺 , 杨雅新 , 邵飞 , 李慧真 , 白青壮 , 罗成 , 何立森 , 陈立强 , 徐齐行 , 张超 , 付燕飞 , 李爽 , 章啸程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闸三维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的水闸设计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系统包括: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设计目标得到目标工程水闸的至少一个结构尺寸;建模模块,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结构尺寸构建目标工程水闸的结构模型;验算模块,用于基于结构模型进行目标工程水闸的稳定性验算,并在验算结果满足预设收敛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结构模型得到相应的至少一个稳定结构尺寸;输出模块,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稳定结构尺寸输出目标工程水闸的设计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成本较高,三维设计软件原生功能对水闸设计的支持度不够,且三维设计软件的产出成果难以满足交付要求,使得三维正向设计难以落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1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40964.9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T17/00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敷设可视化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电缆敷设可视化方法包括:获取电缆敷设规则,电缆敷设规则包括最短距离规则和路径容积率规则;获取清册文件,清册文件表征电缆的初始信息和设备的初始信息,清册文件为xml格式文件;根据工程预留土建通道,绘制电缆敷设通道;根据电缆敷设规则和清册文件,在电缆敷设通道中绘制电缆敷设路径,并生成三维可视化电缆图。本发明能够解决电缆设计的数字化实施困难的问题,提高电缆敷设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55552.X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与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轻量化BIM模型的几何体重构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初始几何体结构组织的变更需求;根据变更需求确定新的数据结构组织;基于新的数据结构组织,采用预设的几何体合并算法、预设的几何体切割算法和预设的几何体删除算法对几何体结构组织进行重构,得到新的几何体结构组织。由此,通过在BIM轻量化引擎端进行几何体重构,实现三维轻量化处理后的BIM模型也能够对几何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在BIM建模软件中进行BIM模型几何调整的问题,简化BIM模型数据处理步骤,提升工作时效,进而提升BIM模型在工程全周期的应用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