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7251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95555.1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瓜果实刺瘤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合适发育时期的黄瓜果实刺瘤材料立即放入装有FAA固定液的容器瓶中,轻晃动容器瓶至少一次,待黄瓜果实刺瘤材料沉于液面后固定30min;(2)然后将容器瓶中的FAA固定液全部倒掉,再次加入新的FAA固定液到容器瓶中,然后用封口膜封住瓶口,固定至少48h;(3)然后将容器瓶中的FAA固定液再次全部倒掉,加入浓度50%乙醇到容器瓶中诱导1h;(4)最后依次进行整染、脱水、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及粘片及展片、脱蜡与染色、封片。通过本发明获得的切片组织完整,结构清晰,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是观察果实刺瘤解剖学结构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91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404279.0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黄瓜密刺和少刺基因共分离的InDel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及其应用。与黄瓜密刺和少刺基因共分离的InDel分子标记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其中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片段与密刺基因共分离,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片段与少刺基因共分离。本发明利用与黄瓜密刺和少刺基因共分离的InDel分子标记对F2群体中的1600个单株进行基因型鉴定,符合率达到100%。本发明的InDel分子标记具有高稳定性不仅有助于黄瓜少刺单株的鉴别及辅助育种,且为稀刺基因的图位克隆及解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5415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360535.6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花’月见草种苗的繁育方法,涉及‘黄花’月见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方法具体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试管苗的诱导、试管苗的增殖、试管苗的生根及移栽,以无病虫害的幼茎作为外植体材料,能在较短时间,诱导产生不大量不定芽,将不定芽切分成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生根后进行移栽,获得‘黄花’月见草再生植株。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培养基配制方便,外植体材料容易获得,诱导效率高,增殖系数高,生根率高,移栽成活率高,再生植株具有母本的优良性状,实现‘黄花’月见草组培苗的植株再生。为建立‘黄花’月见草微体快繁技术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736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13855.7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产水稻的防堵塞双排链输送槽,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传动装置和保护壳体,传动装置上设置有耙齿;传动装置包括输送链、大链轮、小链轮、大带轮、小带轮和动力轴;输送链、大链轮和小链轮的数量为四个,每一输送链、大链轮、小链轮组合成一个输送单元,两个输送单元为一组,耙齿均匀设置在每组输送单元上,两组输送单元上的耙齿错开排布;单排大链轮转动连接在机架的一端,单排小链轮通过动力轴转动连接在机架的另一端,大带轮和小带轮分别设置在动力轴的两端。本发明采用双排输送链的设计,有效减少了作物堵塞、茎秆回带、杂草缠绕等现象,更可以极大地提高水稻运输的效率,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49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36785.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施栽培中的追光补光系统,包括:智能追光模块及根据所述智能追光系统相配合运作的栽培机构;智能补光模块及根据所述智能补光系统相互配合运作的栽培机构;所述智能追光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光电检测单元,所述光电检测单元包括太阳光追踪传感器;当处于晴天时光电检测单元启动,所述光电检测单元中的太阳光追踪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太阳光追踪传感器可控制多个方向,且所述太阳光追踪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当处于阴雨天时,重复最近一次追光方案;所述智能补光模块预设不同作物光照需求阈值,当白天智能追光系统光累计值无法达到该种作物系统预设阈值时,自动开启补光系统以达到阈值。根据本发明,光照利用率高、光照环境均匀及通过多层栽培模式增大空间的利用率,使得能耗小,大大减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9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404279.0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黄瓜密刺和少刺基因共分离的InDel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及其应用。与黄瓜密刺和少刺基因共分离的InDel分子标记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其中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片段与密刺基因共分离,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片段与少刺基因共分离。本发明利用与黄瓜密刺和少刺基因共分离的InDel分子标记对F2群体中的1600个单株进行基因型鉴定,符合率达到100%。本发明的InDel分子标记具有高稳定性不仅有助于黄瓜少刺单株的鉴别及辅助育种,且为稀刺基因的图位克隆及解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0271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61595.X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花’月见草组培苗去玻璃化的培养基及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培养基是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生物活性炭,本发明通过将‘黄花’月见草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玻璃化丛生芽分离开来,转移所述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待玻璃化丛生芽恢复正常状态后,转移至生长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本发明可直接用于‘黄花’月见草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玻璃化幼苗去玻璃化,再经继代培养可以形成正常的再生植株。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针对‘黄花’月见草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玻璃化幼苗能够有效去玻璃化的同时,无需增加任何特殊培养成分,也不需要增加其它专用设备,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24499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011336785.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施栽培中的追光补光系统,包括:智能追光模块及根据所述智能追光系统相配合运作的栽培机构;智能补光模块及根据所述智能补光系统相互配合运作的栽培机构;所述智能追光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光电检测单元,所述光电检测单元包括太阳光追踪传感器;当处于晴天时光电检测单元启动,所述光电检测单元中的太阳光追踪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太阳光追踪传感器可控制多个方向,且所述太阳光追踪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当处于阴雨天时,重复最近一次追光方案;所述智能补光模块预设不同作物光照需求阈值,当白天智能追光系统光累计值无法达到该种作物系统预设阈值时,自动开启补光系统以达到阈值。根据本发明,光照利用率高、光照环境均匀及通过多层栽培模式增大空间的利用率,使得能耗小,大大减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85415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360535.6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花’月见草种苗的繁育方法,涉及‘黄花’月见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方法具体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试管苗的诱导、试管苗的增殖、试管苗的生根及移栽,以无病虫害的幼茎作为外植体材料,能在较短时间,诱导产生不大量不定芽,将不定芽切分成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生根后进行移栽,获得‘黄花’月见草再生植株。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培养基配制方便,外植体材料容易获得,诱导效率高,增殖系数高,生根率高,移栽成活率高,再生植株具有母本的优良性状,实现‘黄花’月见草组培苗的植株再生。为建立‘黄花’月见草微体快繁技术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28928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95934.0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M99/00 , A01D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手机的联合收割机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所述联合收割机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数据采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云平台通信模块和手机客户端,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数据采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和云平台通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联合收割机的重要工作参数,所述故障诊断系统对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重要工作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得出对应的诊断结果数据,所述微处理器将诊断结果数据发送给云平台通信模块,所述手机客户端与云平台通信模块连接,可接受诊断结果数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联合收割机远程检测终端数量有限且不可移动化,信息共享程度低以及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独立分割的缺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