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08961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330703.1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和聚合物,平均粒径为0.1-20μm,粒径分布变异系数≤9.1%。所述的制备方法是膜乳化技术和溶剂挥发法的结合。本发明还涉及基于上述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的生物检测探针及该探针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可制备得到粒径均一的功能性纳米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制得的功能性纳米复合非交联微球属于微米级且粒径变异系数小、单分散性好、性能优良,在生物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960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30685.7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粉末包含有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和单体、交联剂及引发剂,平均粒径为0.1-20µm,粒径分布变异系数≤9.6%。所述的制备方法是膜乳化技术和乳液聚合法的结合。本发明还涉及基于上述复合交联微球粉末的生物检测探针及该探针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制备得到粒径均一的功能性纳米复合交联微球,制得的功能性纳米复合交联微球属于微米级且粒径变异系数小、单分散性好、性能优良,在生物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829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10111299.X
申请日:2010-02-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新型滑扣生物可吸收支架,支架植入前为一薄片状,外形包括网孔结构的支架本体部、起滑扣作用的支架头部以及支架扣组成;根据滑扣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插扣型、边缘滑扣型和中间滑扣型三种形状。插扣型支架:支架头部框内有几个小扣,支架本体为网孔状;边缘滑扣型支架:支架头部框内无扣,网孔状支架本体两边有许多朝向同一方向的小扣;中间滑扣型支架:支架头部内中间有一个小扣,与扣对应的支架本体部有许多朝向同一方向的小扣;随着球囊扩张支架滑动扩大,球囊撤除后,支架随即扣住而支撑血管。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828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10111308.5
申请日:2010-02-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F2/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新型滑扣支架递送到狭窄管腔的经导管递送装置。该装置由一外套管、内鞘管和球囊导管构成。外套管具有一近端、一远端以及二端之间延伸的内腔。内鞘管也具有一近端、一远端以及二端之间延伸的内腔,内鞘管的外径适合于滑动地插入外套管腔中。球囊导管也具有一近端、一远端和内腔,该球囊导管的外径适合于滑动地插入内鞘管管腔中。球囊导管远端为一球囊,球囊的长度、直径可根据支架的要求选择;球囊两端各有一金属标记物,可帮助支架定位。球囊的远端上附有一锥状体,可防止支架向远端滑动,锥状体近端部分可以插入外套管之中,使锥状体和外套管的外表面保持同一水平。内鞘管比球囊导管稍短,直达到球囊导管的球囊近端,这样可防止支架向近端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960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330685.7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粉末包含有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和单体、交联剂及引发剂,平均粒径为0.1-20μm,粒径分布变异系数≤9.6%。所述的制备方法是膜乳化技术和乳液聚合法的结合。本发明还涉及基于上述复合交联微球粉末的生物检测探针及该探针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制备得到粒径均一的功能性纳米复合交联微球,制得的功能性纳米复合交联微球属于微米级且粒径变异系数小、单分散性好、性能优良,在生物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961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30703.1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和聚合物,平均粒径为0.1-20µm,粒径分布变异系数≤9.1%。所述的制备方法是膜乳化技术和溶剂挥发法的结合。本发明还涉及基于上述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的生物检测探针及该探针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可制备得到粒径均一的功能性纳米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制得的功能性纳米复合非交联微球属于微米级且粒径变异系数小、单分散性好、性能优良,在生物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1734805U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20115574.0
申请日:2010-02-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F2/8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新型滑扣支架递送到狭窄管腔的经导管递送装置。该装置由一外套管、内鞘管和球囊导管构成。外套管具有一近端、一远端以及二端之间延伸的内腔。内鞘管也具有一近端、一远端以及二端之间延伸的内腔,内鞘管的外径适合于滑动地插入外套管腔中。球囊导管也具有一近端、一远端和内腔,该球囊导管的外径适合于滑动地插入内鞘管管腔中。球囊导管远端为一球囊,球囊的长度、直径可根据支架的要求选择;球囊两端各有一金属标记物,可帮助支架定位。球囊的远端上附有一锥状体,可防止支架向远端滑动,锥状体近端部分可以插入外套管之中,使锥状体和外套管的外表面保持同一水平。内鞘管比球囊导管稍短,直达到球囊导管的球囊近端,这样可防止支架向近端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201727614U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20115558.1
申请日:2010-02-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新型滑扣生物可吸收支架,支架植入前为一薄片状,外形包括网孔结构的支架本体部、起滑扣作用的支架头部以及支架扣组成;根据滑扣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插扣型、边缘滑扣型和中间滑扣型三种形状。插扣型支架:支架头部框内有几个小扣,支架本体为网孔状;边缘滑扣型支架:支架头部框内无扣,网孔状支架本体两边有许多朝向同一方向的小扣;中间滑扣型支架:支架头部内中间有一个小扣,与扣对应的支架本体部有许多朝向同一方向的小扣;随着球囊扩张支架滑动扩大,球囊撤除后,支架随即扣住而支撑血管。
-
-
-
-
-
-
-